崔方方
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如何不让“先学后教”流于形式,使之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成为我们育红人这个学期不断探索的问题,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也成为我们教师的备课内容。下面我作为我校教师,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谈三点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必须研读教材、教参
不充分的备课,试图完全靠学生自己学习,是无稽之谈。备课就是去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醒,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去领会它。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重视呢?在备课时要提醒自己在讲这些问题时,除了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外,还可利用板书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重视。如果在引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时,能有意识地带启發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难点和重点了。
二.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
在课堂结构中,我们一般出示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自学,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先学”时,通过巡视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就不要讲。如果教师仍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势必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相反,教师如果集中精力对症下药,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点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的教程中,教师也不要“一言堂”,老师教的方式是: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
1.注重即时训练:课上讲了什么,及时巩固训练;今天学习了什么,当天训练强化,不至使学生产生遗忘,这是艾滨浩斯总结的一条认知规律。
2.注重训练容量:我们可以看到,课内的训练,可以说是大容量的。有时一节课就是真正以训练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在高度专注、高效的学习情形下展开教学过程的。
3.注重训练节奏。我们在训练中还注意调节训练的节奏和变换训练的形式。训练的形式,有口头的、有书面的、有"开头练"的,也有"开小组会"的等等,这些都因学科、因教师、因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而有所不同。
4.注重调动情绪。学生始终是训练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积极、愉快的参与十分重要。我们的训练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的训练中,享受到机会,感受到成功,满足自己表现的欲望,从而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给他们所带来的快乐。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指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启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导、尝试、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到关键, “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抓实学生的“先学”,也要把握好讲在“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