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国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是获得文化知识和基本文学素养的途径。语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阅读,从而让写作促进阅读,让阅读滋养写作,两者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对这两大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策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的,大语文时代的语文教学让我们明白了語文阅读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又会激励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学习。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和写作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那么,语文教学过程中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教学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呢?
1 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的瓶颈
1.1结合方法不当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意识到阅读和写作两者结合教学的重要性,也了解两者结合后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益处,但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将两者结合的方式不当,造成阅读和写作被强硬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导致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没有取得实质成效。
1.2阅读积累量少
“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作业量还是相对较多的,所以教师并没有十分重视课下阅读和写作的作业布置,甚至教师布置了阅读作业,因为没有有效的监督政策,学生课下根本不去完成,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少之又少,所以当他们面对写作时,总感觉无从下笔。
1.3写作缺乏灵魂
教师意识到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后,也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学生虽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积累了一定量的好词好句,也进行了文学作品的仿写训练,但是其写作内容还是缺乏灵魂,没有新意,这是因为教师在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仿写,没有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
常言道: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进步。通过分析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明确了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不能按部就班、按图索骥,应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积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2 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的策略
2.1优化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如果一个学生连学习的热情都没有,纵使教师用尽浑身解数,也是没办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所以教师要想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可以完美融合,就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美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大的动力,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为了追求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感觉而奋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帮助学生分析好词好句,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美、发现美,然后再通过写作来表达美、传达美。教师应通过优化教学方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选择优美的文章、配合精彩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边看视频边阅读,感受美好。比如,教师播放一段附有文字的江南美景图:“风,柔柔地吹;枝头,悠悠地闪;明媚的太阳,晒在身上,暖在心里,烂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鸟,透露着春的灵性,春的音乐,春的欢乐。啊,迷人的春天,孕育着一个多美好的春天。”学生通过文字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通过优美的图片感受着文字的优雅,从而激发学生想要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情感的想法。因为探究万物皆因兴趣使然,所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逐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从而为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快速结合打开了一扇门。
2.2调整教学方案,适应不同学生的学情
在分析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阻碍两者结合教学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一味强硬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两者更好地结合,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策略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查。它需要教师课下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准备课上的教学内容,并能预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处理突发事件。所以,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观察学生阅读分析的过程,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及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文章。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习作内容,基本掌握了学生的具体学情,并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尽最大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让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比如,在七年级朱自清的《春》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文章优美的词句,然后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层次,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春》这篇课文呈现出来的春天的气息,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再总结文章的重点和表现突出之处,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学会勾画文章的重点信息,掌握大致的阅读技巧,丰富学生的情感,领略作者的文采,鼓励学生根据视频书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可以模仿课文的脉络、剧情、句式,但是必须加上自己的创意。教师在播放视频时就是通过美好的春景图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的写作不至于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充满灵魂。所以,教师的这种依托学生具体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的教学策略,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顺理成章地结合起来,让教学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2.3提升学习技巧,让两者相辅相成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仅仅依靠提升审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审美能力是创作的灵魂,而阅读积累和写作技巧则是写作的衣料,没有漂亮的衣料,再美的事物也没办法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让阅读成就写作,让写作提升阅读,使两者能够充分地结合起来。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呢?下面我们以初中作文趣味训练人物篇为例,讲解教师怎样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住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2.3.1抓住人物外貌描写的突出特点
以作文人物篇写作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学生要想写好人物篇,可以从哪些方面下笔。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给出答案,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描写班里的某个人,让大家来猜这个人是谁。学生写好后,教师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让其他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很多学生写的人物外貌特点大同小异,都是圆脸、黑黑的头发,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所以同学们根本猜不出来。还有一位同学描写得非常详细,连脸上有几个小黑痣都写出来了,但是这样太过精细的描述,甚至连本人自己都不知道,像这样的外貌描写都是不成功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描写人物外貌首先要描写突出的特点,如小酒窝、西瓜头、黑皮肤等。教师可以写一段关于人物的描写让学生猜一猜是谁,如“他是一个特别帅气的小伙子,黑黑的头发十分密集,酷似西瓜太郎,圆圆的脸,总是挂着迷人的微笑。”因为班级里只有一个留着类似西瓜太郎发型的男生,所以同学们一下就猜出来是谁了。描写人物外貌的第一要求就是应该描写人物突出的特点。
2.3.2外貌与人物的性格、品质相结合
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外貌特点,所以教师应接着引导,如果这个人外貌上实在没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表述呢?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以前阅读过的一些文章,它们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方式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呢?教师通过引导把写作和阅读技巧结合起来,让写作引导学生去阅读,又让阅读总结的经验服务于写作。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关于鲁迅的外貌描写,“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在一个人没有突出的外貌特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外貌与人物的性格、品质结合起来进行描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掌握了人物写作的技巧,其中有个学生是这样描写自己的爷爷的,“他满头的银发,戴着一副黑边老花镜,消瘦的脸上爬满了岁月的皱纹,皱纹里盛满了辛酸的故事。”
综上所述,我们明确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就是在模仿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作文的创新,从而让写作变得拥有灵魂。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创新策略,对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久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共同坚持,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雪云.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写作(下),2017(4):53.
[2]杨叶红.初中语文阅讀教学与作文指导有效结合的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2):15.
[3]杨天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探讨[J].山海经(上半月),2017(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