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下问题引领、结构化教学复习课的思考

2023-07-10 06:13叶海荣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新课标

摘 要:复习课是主旨是唤醒学生对已学过的内容重新回忆与认识,体现在“复”字,重点应该是“习”字,通过往返的学习,达到“温故而新”的效果.除了查漏补缺的功能处,还是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在复习课中,通过教师利用新课标的理念,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使过程突出了结构化教学,突出学生学习为主体,突出问题引领教学,突出几何教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从而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也为平时的教学提供教学设计的范本.

关键词:新课标;结构化教学;问题引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7-0023-03

收稿日期:2023-03-15

作者简介:叶海荣(1972.7-),男,浙江省丽水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笔者在网络视频中有幸观看了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邵传经老师执教的一节复习课: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这是一节新课标引领下的经典复习课,对同行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为此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1 复习课的认识

1.1 复习课教学的一般环节

复习课为了能达到查漏补缺的功效,一般有“忆、梳、析、练、测”环节.

其中“忆”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

“梳”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

“析”是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

“练”是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测”是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与反馈.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复习完成时,可进行当堂检测.

1.2 复习课常见的编排顺序

平时的教学中,根据课节内容、学情的需要,编排顺序有以下几种:(1)忆-梳-析-练-测;(2)梳-忆-析-练-测;(3)测-忆-梳-析-练;(4)练-忆-梳-析-测.

2 课例优点分析

邵传经老师执教的“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复习课,突出了结构化教学,突出问题引领教学,突出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2.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复习课更是如此!上面讲的四种编排顺序的前两种,突出的是教师主导地位.如今的课堂教学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1].

邵老师设计了三个开放性问题:

问题1 以∠A为基础,借助于刻度尺和圆规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说明作图步骤.

问题2 梳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体会各特殊四边形的相互关系.

问题3 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交AD于点M,交BC于点N,你有什么发现?

問题1、2都是实践操作问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依据学生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掌握情况作出不同的回忆与梳理,通过学生的展示与教师引导达到举一返三的复习效果.

问题3,则是通过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标.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思考、操作、分析、解决问题为主,教师充当的只是学生的学习助手.

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代表课堂要完全交给学生.“学习方式的被动或主动,关键并不是在于它是“接受的”还是“发现的”,而在于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参与程度[2].在教学中,注重同一知识点多角度的设问,发挥初中生的充分思考作用和教师的辅助作用,让师生间相互配合,让学生主动思考,营造一种轻松、畅所欲言的课堂,并以此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初中生在多解问题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逐渐善于运用数学语言.

2.2 突出结构化教学

“课程内容结构化整合是教学改革的需要[3].”改变碎片化式的教学设计,推进了整体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邵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也体现了教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的规律,促进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中问题2的学习:“梳理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体会各特殊四边形的相互关系.”

学生利用列表格(表1)呈现了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方法,采用了知识结构化教学理念.列表的过程也就是“忆”与“梳”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知道知识从哪里来,如何来,去哪里.体现了要“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要求.

2.3  突出问题引领、能力的生成

本节课的3个问题,层次分明,也符合平行四边形复习的要求,从学生参与度与完成问题的结果看,邵老师的三个问题是有效的,也达到了预期的复习目标.其中问题1是一维的知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忆”与“梳”,学生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整理清晰.理清了学习四边形是从边、角、对角线等维度思考的.

问题2,从单纯的平行四边形扩展到矩形、菱形、正方形,知识内容复杂化、综合化,学生利用这个开放性问题生成更多的学习能力:利用画图、列表、思维导图进行类比学习,也是问题1的再生成应用.

问题3,从知识的回顾到综合应用.老师睿智地把问题的变式融入到问题的追问中,使深度的学习如春雨润万物,自然、无声.三个开放问题恰到好处,既能完成复习课的“忆、梳、析、练”的目的,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2.4  突出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需具备用实验、观察与归纳的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并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能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证.

2.4.1 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猜想与推理能力

良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猜想欲望,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的三个环节都是以开放性问题为导向.问题1通过动手、动脑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作出心目中符合要求的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知識再现与应用的过程.

问题2列知识关系图,就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关系回归到形式逻辑的过程.问题3的开放程度是广的,可以从线段的关系、解的关系、三角形、四边形、周长、面积等方向思考,而且又要能证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这个过程是猜想的过程,也是推理的过程.

2.4.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增强其推理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缜密的学科,始终以抽象、严谨等特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思维水平不仅仅指演绎论证,还包括观察、归纳、猜想等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一直强调思维缜密、结果唯一.学生也要具备数学直觉思维与猜想的能力.直觉思维是进行数学猜想的基础.猜想也是合情推理的基本成分[4].

在整理学生平行四边形的作法时,邵老师特别在黑板的左上角,请学生讲了不能说明是平行四边形的反例: “AB=DC,AD∥BC”.学生在1、3两问题解决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推理能力提升的机会.从低维度思维到高维度思维,这个过程学生个体的思维锻炼量是巨大的,这恰是几何复习课的精髓.

3 两点建议

3.1  问题串的顺序作新的调整

问题的设计需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本课中

问题1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应用.问题2是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的梳理.问题3是平行四边形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综合应用问题.问题1与问题3联系更为紧密.现在的编排是按内容的维度考虑,这样三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连续.若把问题2与问题1互换位置,问题3不变,可能更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习惯——从知识到应用.

3.2 设计问题时考虑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几何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素养.这节课邵老师已把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推理能力培养全面,但对运算能力的培养稍弱些.能不能在问题3中加入以计算边或角,甚至面积的变式小题,以便让学生的能力锻炼更全面.

总之,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只要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强化单元备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设计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可以顺利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潘福成.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思考[J].家长,2021(03):29-30.

[2] 曹才翰,章建跃. 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 史宁中,曹一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卜丽梅.浅谈初中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57.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结构化教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引导探究,开展结构化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结构化教学探讨
结构化教学,彰显数学整体系统的教学力量
让语文教学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善用关联思维 促进主动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