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在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3-07-08 06:52周春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年7期
关键词:溶栓缺血性病情

周春锋

(惠安县总医院,福建 泉州 362100)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的特点[1,2],若是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是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救治极为重要。溶栓治疗有助于堵塞血管快速疏通以及缺血组织血流的恢复,而在有效时间窗进行溶栓治疗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院前急救延误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法及时接受溶栓治疗的一项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院前急救流程进行优化。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一体化有助于抢救有效率的提升[3],本次研究就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观察,旨在为临床更好地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中心接诊的8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时间范围:2021 年2 月至2022 年1 月。根据电脑随机分组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40 例/组。纳入标准:(1)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专家共识》[4]中有关诊断标准相符合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2)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者;(3)凝血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其他脑血管病变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精神障碍者;(3)未能配合完成此次研究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急救流程。(1)急诊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3 min 内出车,期间同家属或目击者联系,指导其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急救护理,叮嘱其不要随意移动患者头部或身体,将患者的头部适度垫高并予以冰敷,维持呼吸道通畅。(2)急诊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快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开展病情评估,建立气道,及时将口鼻腔内异物清除。予以吸氧,注意控制氧浓度和氧流量。针对血压升高者,将舒张压、收缩压分别稳定在100/180 mmHg 左右,之后将患者运送至救护车上。(3)转运期间将患者的病情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回医院,叮嘱其做好溶栓准备,开启绿色通道。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监测,予以静脉输液。与患者家属就溶栓治疗情况进行沟通,并注意安抚家属的情绪。(4)到达医院后,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快速完成交接。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1)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调度中心按照任务紧急情况的确定派遣代码,A、B、C、D 级依次表示生命危险、高风险、紧急情况、非紧急情况。卒中优先代码的发送数量来自于调度中心。EMS 调度中心针对A/B 级派遣代码,急救车应用急救灯光与警报器,应提高行驶速度,对于C/D 级派遣代码,急救车则保持正常速度。(2)EMS 调度中心利用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快速对患者进行面肌运动、上肢运动、语言的查体,针对怀疑为卒中者,于溶栓时间窗内启动卒中A/B 级响应。转运期间,EMS 人员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卒中情况;利用车载信息系统与急诊科室远程共享数据,同时进行血糖监测、心电监测以及采集血液标本。(3)将患者运送至放射科,快速完成头颅CT 扫描,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EMS 反应时间、EMS 现场时间与发病至溶栓时间(OTN)、就诊到溶栓开始时间(DTN)、入院至获得影像结果时间(DTI)、入院至获得实验室结果时间(DTL)。

(2)统计两组的预后情况,主要包括救治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5.0 软件展开统计检验,经χ2检验获得计数资料检验结果,表现形式为n(%);经t检验获得计量资料检验结果,以±s作为表现形式。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类型比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n(%)/±s]

表1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n(%)/±s]

组别例数(n)性别年龄(岁)合并疾病男女对照组观察组χ2/t 值P 值40 40 23(57.50)24(60.00)17(42.50)16(40.00)0.052 0.820 56.52±3.80 56.60±3.89 0.093 0.926高血压18(45.00)16(40.00)0.205 0.651糖尿病8(20.00)7(1.50)0.082 0.775高脂血症10(25.00)8(20.00)0.287 0.592

2.2 比较两组的救治相关时间

观察组各救治相关时间同对照组对比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的救治相关时间(±s,min)

表2 比较两组的救治相关时间(±s,mi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40 40 EMS 反应时间44.24±6.14 38.05±4.27 5.235 0.001 EMS 现场时间14.63±1.98 8.00±1.51 16.840 0.001 OTN 204.52±24.71 185.85±14.94 4.089 0.001 DTN 59.46±5.83 47.13±3.20 11.726 0.001 DTI 23.15±2.37 16.08±1.50 15.942 0.001 DTL 37.24±4.12 30.22±3.06 8.651 0.001

2.3 比较两组预后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更高,而致残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预后情况[n(%)]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骤、病情危急,即使在得到救治后,患者仍会出现后遗症,预后效果较差[5,6]。静脉溶栓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时间窗内完成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因此急救效率十分重要[7,8]。常规急救流程能够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处置以及开启卒中绿色通道,有助于患者在第一时间接受院内急救治疗和溶栓治疗,因此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9,10]。但是常规急救流程未能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采取早期干预治疗,预后效果并不理想[11,12]。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静脉溶栓为主要方式,但居民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度并不高,加上院前救治能力不足、院前院内急救延误等因素,导致患者错过溶栓时间窗,进而降低了溶栓率。通过分析此次研究数据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救治相关时间更短,救治成功率更高,致残率更低,充分表明了优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效果更加显著。本次研究中所实施的优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在常规院前急救流程的同时根据美国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模式充分利用卒中优先派遣代码、CPSS 评估、分级响应等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代码升级、降级处理,有助于EMS 反应时间缩短。EMS 急救人员能够快速识别缺血性脑卒中并评估严重程度,迅速完成分流、转运工作,并在急救车上完成静脉输液、生命体征监测、NIHSS 评估等工作,能够促使EMS 现场时间缩短。转运期间进行院前预警、传输共享相关数据,有助于院内急诊卒中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和溶栓救治准备。通过优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能够让患者快速进得到静脉溶栓治疗,可更快地控制病情,进而有助于预后改善[13]。

总而言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对于提升抢救效率以及救治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溶栓缺血性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