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典诗歌文本细读路径初探

2023-07-06 05:51:03李耀伟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文本细读统编教材

李耀伟

【关键词】统编教材;古典诗歌;文本细读;《惠崇春江晚景》

文本细读,即仔细、认真、深入地阅读和思考文本。作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术语,“文本细读”最早由英美新批评派提出,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就语文学科诗歌经典的“文本细读”而言,当然不应局限于新批评派对文本本身形式特点的分析范畴,还应当结合语文课程的目标要求与内容特点,积极关注诗歌文本的背景、语词、意脉、美感乃至内蕴的文化精神,不断丰富和拓宽小学语文经典文本阅读的方法与路径。

《惠崇春江晚景》为题画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惠崇,福建人,北宋初期著名僧人、画家。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四记载:“(惠崇)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宋代王安石在《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中也评价其:“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惠崇所作的《春江晚景图》原有两幅,今均已不存,仅留苏轼的两首题画诗,本诗为《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经典作品,《惠崇春江晚景》历来为人称颂,清人王文诰评价其:“此乃本集上上绝句,人尽知之。”

一、意象组合与意境构设

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选取与组合对于诗歌意境的构设与精神的表现极为重要。清人刘熙载曾探讨诗歌意象的具象性功能:“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中,诗人选取的典型景物有竹、花、水、鸭、蒌蒿、芦芽、河豚等。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中,竹与桃花两类意象均为初春江畔的典型景物,竹子翠绿,桃花染红,红绿相配,色彩明丽。次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以江水与鸭群为意象:日光映照江面,鸭群游动泛起粼粼波光,仿若桃红点点,恰与桃花意象相映衬。“蒌蒿满地芦芽短”中,以蒌蒿与芦芽为意象。“萎蒿”,绿色植物,其根茎较长且细。《尔雅·释草》云:“购,蔏蒌。”郭璞注曰:“蔏蒌,蒌蒿也。生下田,初出可啖。江东用羹鱼。”宋人诗句中常有“蒌蒿”出现,如“莼丝色紫菰首白,蒌蒿芽甜蔊头辣”(黄庭坚《次韵子瞻春菜》),“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陆游《戏咏山家食品》)。“芦芽”,即芦苇的嫩芽。古诗中亦常有“芦芽”出现,如“短短桃身尽著花,微风细雨响芦芽”(敖陶孙《晚霁湖边独步》),“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萨都刺《过嘉兴》)。至今,蒌蒿、芦芽仍是常见的春季时蔬。河豚,每年春季溯流而上,进入江中繁殖。诗人由前面的桃红、鸭群、蒌蒿、芦芽等景物,“推算季节,联想到‘河豚欲上”,以虚笔勾勒画外之物,展现出自然景物发荣滋长的景象。整体而言,诗歌所选初春江畔诸类景物各具特点且搭配自然,富有生趣与美感。

《人间词话》指出,文章之妙在于“有意境而已矣”“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实际上,意象是有形的,意境是无形的,意境的体验需要阅读主体借助诵读、涵泳、联想、补白等手段,沉浸文本来体味。《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所涉景物类型丰富,这些景物多两两组合,形成前后关联的意象群,营造出整体性的诗歌意境。首句选取的景物为竹与桃花。竹往往成片生长,诗人仅以“竹外”来描写竹而未展开,表明描摹的重点在桃而不在竹。“三两枝”,一方面说明桃枝上的花瓣还比较稀疏,另一方面也说明此时的江畔已然桃花点点,再配以竹林之绿,自然地营造出朴素明丽的意境。“春江水暖鸭先知”中,诗人于静态的江水中,融入动态的景物——嬉戏的鸭群,在动与静的融合中展现出鲜活的生活气息。“蒌蒿满地芦芽短”承接前文的景物描述与意境构设。蒌蒿与芦芽均属春季常见的植物,而在春江水暖、桃红鸭戏的此刻,已经展现出破土蔓延的勃勃生机,借以强化诗歌的意境。这样绿意渐浓的时节,恰是“河豚欲上”之时,那么河豚又欲上何处呢?这将带给阅读者无尽的联想与想象,使其主动填充、补白诗歌,强化对诗歌意境的独特体验。此时,阅读者不妨在内心想象这样的画面:初春的江畔,翠竹簇拥,近旁桃枝的花瓣逐渐生发;江水渐暖,群鸭在水中追逐游弋,水面泛起涟漪;青绿的蒌蒿长满江畔,芦苇露出新生的嫩芽;此时,连河豚也欲争涌而上。日光斜照,岸上花竹交错、绿意遍地,江中则春水微涟、鸭豚游水,实在是一幅色彩明丽、饱含生趣的春江晚景图。

二、语言锤炼与手法运用

诗歌是诗人生活体验、內心情思物化的结果,而物化的重要表现在于对字词的着意选取与有机运用。《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的用词用语朴素自然,音韵和谐。除描写日常景物的词语外,还有描写方位的词“外”,形容词“暖”“满”“短”,动词“知”“上”,副词“先”,以及数量词“三两枝”,等等。同时,诗歌平仄工整,音韵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整体来看,本诗语言自然朴素而意涵丰沛,无生僻晦涩之语,有效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性和语言的亲切感。此外,本诗尤其注重炼字炼词。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根据意境创设与情感表达的需要,斟酌选取最贴切的字词来写意传情。“竹外桃花三两枝”中,“三两枝”如何理解?其说明桃花数量偏少,表明此时还为早春时节。既然写数量少,诗人为何不说是“两三枝”呢?一方面,两三枝偏重实指,在增强确定性的同时会弱化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诗歌中颠倒常规语序(即语言错位的非逻辑搭配),往往能够给人新颖独特的阅读体验,强化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神韵。“春江水暖鸭先知”中,“暖”字用得极为精妙。“暖”,本义为温暖。暖作为触觉,主要靠身体感知,然而画作并不能直接描绘出江水之暖。作为题画诗,诗人没有完全拘泥于画作,而是在敏锐地感知到这种暖意之后即诉诸笔端——“春江水暖”,同时,这种暖意又极为自然地借助江中嬉戏的鸭群传达出来,可谓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蒌蒿满地芦芽短”中,“满”与“短”也用得极为妥帖。“满”字写出了蒌蒿的密集、繁茂,“短”字不仅说明芦芽刚刚破土且色泽鲜嫩,也暗含着芦芽迫不及待的生长姿态。这些都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节候变化与植物生发的敏锐感知。

本诗技法圆融,作者巧妙地将动静、虚实、联想等技法进行有机融合。首先,就动静组合而言,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和“蒌蒿满地芦芽短”为典型的静景描摹,“春江水暖鸭先知”表面看起来是对江中静景的描写,实则是静中藏动。诗句虽然没有明确的动词和动态场景的描摹,但不妨碍阅读者通过联想想象、情境还原等方法,再现江中春景的动态之美。可以设想,初春时节的宽阔江面必然不会如死水般静谧,而往往是春风微澜、鱼游鸭戏,这本身便是充溢着生机的动态场景。尾句“正是河豚欲上时”虽为虚景,却包含明确的心理、具体的动词,阅读者通过沉浸涵泳、联想想象等便可真切地感受到词句间的画外之景与画外之意。可以说,整首诗既有直观的静景描摹,又有典型与非典型的动景构设,动静相融而意趣自然生发,展现出初春时节江畔景物的活力。其次,就虚实构设而言,这首诗作为典型的题画诗,描绘画作景象显然属于实写。但诗人在实写的同时,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自然地融入想象性元素使其实中有虚。竹林、桃花、春水、群鸭、蒌蒿等为实景,而河豚或为实景,或为虚景。若画中象隐约可辨,河豚当为实写;若画中并无该象,河豚当为虚写。不过由于原画作已不存,读者自然无法得知。相比于河豚的意象,“河豚欲上”或借诗人心理表明描写对象的心理状态,或表明该时节的风物特点,显然属虚景的勾勒。事实上,尽管尾句整体偏虚景描摹,但其本身也蕴含实景元素,也是此时江河自然景象与诗人生活体验的写实性描述。同时,“春江水暖鸭先知”尽管整体为实景,但“水暖鸭知”实际融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内在想象,诗人以己身代彼身,如江中游鸭般触水而知温,也体现出虚实结合的特点。

《惠崇春江晚景》作为题画诗,并非简单、机械地摹写画中景,而是能够基于真实生活与画作实际展开联想与创生,传达出画外景与画外意。诗人综合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笔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也有助于增强诗作的审美内蕴与情感抒发。清代学者纪昀曾感慨:“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这里的兴象,即诗歌的意境与情致)

三、情志寄寓

就《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情感表达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作者对江畔春物、春景的喜爱和内心的愉悦,二是作者内心素来的豁达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而在浏览、观看语文教师关于这篇文本的教案设计以及教学实录后,笔者发现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关注到诗歌情感的显性层面——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忽略或遗漏了情感的隐性层面——诗人内心素來的豁达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等。

其一,喜爱与愉悦之情。首先,诗人所选景物典型且搭配自然,描摹的画面真实且富含生趣,展现出初春江畔景物发荣滋长的蓬勃生机。其次,诗人由初春的典型景物桃花写起,先言江畔桃花初绽,次言春江水波及鸭群嬉戏,再言岸边新生的蒌蒿、芦芽,末言江中归来的河豚,并联想到河豚欲上之态。诗作摹物写意,远近兼顾且动静结合,视角变换有序,意脉自然畅通,可谓不言情而情自现。同时,诗作在字词锤炼、意境构设、情感抒发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含蓄、暗示、留白等特点,极为巧妙地展现出江畔初春的美好景致,“因而更能挑逗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可见,本诗无疑展现出苏轼对初春江畔景致的喜爱及其内心的愉悦。其二,豁达与期盼之情。本诗还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期盼。文本的情感抒发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文本的写作背景等密切相关。这首诗写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这年宋哲宗继位而大赦天下,苏轼由司马光举荐,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后又被召还朝。而就在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遭捕并险被“置死地”,后被贬黄州、汝州等地,复遭丧子之痛。他在贬谪的清苦、困顿中乐观淡然、自食其力,并创作出《初到黄州》《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经典作品;同这类作品一样,《惠崇春江晚景》也寄寓着作者对待生活素来所秉持的乐观、豁达心态。元丰八年,苏轼在历经磨难后获赦返京,看到惠崇的这幅春江晚景图,此刻的他是否“为此而怦然心动”并满怀期待?初春的暖阳驱散严寒,江畔的桃花、蒌蒿、芦芽等无不展现出勃发的生机,而刚刚复职还京的诗人内心恰若水中熬过漫长冬日而跃然“欲上”的河豚,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期盼着新的生活。正如研究者所言,苏轼的诗歌作品往往表现出其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首小诗中就正跳动着诗人这样一颗憧憬美好生活的赤诚而率真的心”。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文本细读统编教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浅谈古典诗歌对学生情操的陶冶
文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9:14:17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用“文本细读”探讨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49:36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6: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