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培养审美创造素养的三重境界

2023-07-06 07:21周娴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略读课文

周娴

摘要:审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借鉴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审美的三个层次,根据略读课文的特性和单元语文要素,结合每课学习提示,用悦耳悦目赏美文、悦心悦意悟内涵、悦志悦神启心灵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略读课文,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审美创造;略读课文;学习提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中指出,审美创造是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略读课文是语文教材中标有*号的课文,小学阶段从三年级开始每单元安排1至2篇。从文本上看,略读课文比精读课文多了学习提示。学习提示是对本单元习得的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编排的篇数多,内容广。笔者以略读课文教学为载体,尝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论述如何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一、悦耳悦目,品读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略读课文中,有的文章语言细腻,画面灵动。对于这样的文章,反复品读,感受语言文字描绘的优美境界是学习的主要方法。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秋晚的江上》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刘大白,诗歌描写了诗人在秋天的黄昏所看到的美景。全诗语言优美,描写生动,意象丰富,充满想象。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借助关键词展开想象,再加上自己的感受,用流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在描述画面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纯粹地重复诗歌语言,而是用上自己想到的词进行表述,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妙和浪漫,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学习提示是反复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结合文体特点,基于此学习提示,教师以“我为秋晚江上代言”明信片制作为真实任务驱动,搭建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支架。一读诗歌,读准字音和停顿,为秋晚江上明信片勾勒图中物。学生借助拼音与标点符号,读准字音和诗句,捕捉到秋晚江上的事物有归巢的鸟儿、西斜的太阳以及被夕阳染红的芦苇。二读诗歌,读出画面色彩,为明信片着色。学生再读诗歌,交流分享诗中优美的画面:成群的飞鸟往家赶,金红的夕阳已经偏西,雪中带粉的芦花在江边随风摇动,美丽的色彩赋予了景物灵魂。三读诗歌,为画面点睛,填画图中最美的瞬间。美丽的秋晚江上的图画已跃然脑海,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再以自己的语言积累描述画中最美的瞬间。明信片制作任务在这“三读”中完成,秋晚江上的美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三月桃花水》是“乡村生活”主题单元中的略读课文。课文描绘了春回大地、河流苏醒、桃花盛开、万物复苏的生动场面,展现了乡村生机盎然的景象。课文语言充满浓浓的抒情味。开篇用整齐的短句,节奏明快地展现出动态的画卷;接着把河流解冻当作人苏醒,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铺陈春水滋润万物、装点大地带来的美好感受;最后写春水的流动,既写出了水的灵动,又描绘了春耕繁忙的景象。

本课的自学提示是“在课文中,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基于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和自学提示,教师安排了“抓关键语句,梳理全文;品读优美语言,体会感情”两个步骤学习本课。学习之初,教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语文训练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边读边思考能否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课文内容,课文3、5、7自然段围绕课题,概括春水的特点,独立成段,方便学生聚焦。學生找到课文中写春天河流苏醒以及描写春水的声音和样子并抒发对春水的赞美之情的语句。随后,教师提出问题:说说这些优美语句引发了你的哪些想象,从哪里体会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感受表达的妙处。

新课标在学段要求的“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让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并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用语言文字表现美的能力。略读课文中,这类文质兼美的文章悦耳悦目。

二、悦心悦意,体验情感精神的深邃

有的略读课文语言平实、意境高远,读起来令人意犹未尽。对于这样的文章,细读品味,充分体验和表达情感是学习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挑山工》是作家冯骥才写的登泰山见闻。作者登泰山时见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从而悟出生活的道理: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文章先整体介绍,勾勒人物形象,再选取典型人物,通过对动作、外貌、语言的具体描写,刻画出挑山工的具体品质。文中配有一幅插图,描绘了作者在登山途中再次遇到那位挑山工时,挑山工挑着扁担拾级而上的样子,图文映衬,呈现了挑山工认真、勤恳的形象。

本课被安排在“人物品质”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自学提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山民的话包含了怎样的哲理。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挑山工怎样登山,初识挑山工。文章第一自然段,通过画图和实地试走,学生基本可以理解“折尺形路线”。结合外貌描写,学生看到了一位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的挑山工,这是人物的初步印象。接着,教师找到山民讲得最长的一段话,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认为,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就能成功。学文至此,师生都受益良多。

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是冯骥才的另一篇名作。本课安排在“万物有灵”主题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本课自学提示为默读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找出描写珍珠鸟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谊。围绕单元训练要素,在自学提示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学生走近珍珠鸟。初读思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珍珠鸟。学生交流之后回答,一只怕人的小鸟、漂亮的小鸟、可爱淘气的小鸟等。再读思考,珍珠鸟熟睡在主人肩头,和开头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是否矛盾。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发现小鸟和“我”的亲近有一个过程,表格呈现小鸟的活动范围和变化,看得见的是小鸟一步一步靠近“我”,看不见的是“我”的反应。让学生根据文中寥寥数笔对“我”的描写,想象“我”其他时候的反应,双线并走,帮助学生体会珍珠鸟对“我”产生信赖的原因。“我”对小鸟的爱跃然纸上,虽然文中没有一处直接写“我”喜欢珍珠鸟,但又处处能感受到“我”对小鸟的喜欢。言尽此而意无穷,学生阅读文字,走进了“人鸟和谐”的美好境界,身心 愉悦。

三、悦志悦神,内心致敬人格的伟大

还有一类略读课文能启迪人、教育人、鼓舞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这类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品读人物形象,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底色。

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清贫》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他被俘时,两個国民党士兵认为他是共产党大官,身上肯定能搜出钱财,结果一无所获的事。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感悟先辈们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本课自学提示为“默读课文,说说从方志敏的自述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交流对‘清贫的理解”。上课伊始,教师以开展“清贫与富有”的交流分享,开启课文的学习。学生通读课文,交流他们找到的“清贫与富有”:方志敏被捕时身上没有搜出一个铜板,他交代自己的“财产”是让妻子藏在深山坞的几套旧衣旧袜,但是士兵认为他富有,肯定是把钱藏在哪里,以至于士兵佯装拉木柄榴弹恐吓他。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人活着不可能对一切都无所追求,只不过不同的人追求不同,之后提问学生方志敏和国民党士兵的追求有何不同。学生展开讨论,认为国民党士兵追求的是物质钱财与享受,而方志敏追求的是共产党员的美德。随着交流的深入,“清贫”的含义逐渐清晰,它是方志敏及无数共产党员克己奉公的气节。再联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生活清贫,廉洁自律,但是精神富有。通过对“清贫与富有”的辨析交流,学生对什么是高尚的、有益于人民的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臧克家在1949年11月1日鲁迅逝世13周年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

这首诗被安排在“走近鲁迅”单元,本课的自学提示为“有感情地读一读,结合本单元课文和查找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学完之前的课文,学生对鲁迅先生已有了初步了解,教师补充本诗的创作背景:新中国成立后,胜利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纪念鲁迅先生活动,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心里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教师以对比手法切入,初读诗歌,思考“有的人”分别指谁。随后,围绕单元要素和自学提示,聚焦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诗中哪些语句是描写鲁迅先生的,读懂诗句大意。结合已有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诗句是鲁迅先生的,你从哪里找到先生的身影。最后,揣摩作者的表达,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通篇称呼,行文前后为何如此安排。在一次次交流和诵读中,鲁迅先生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愈发高大清晰。

在新课标倡导培养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当下,笔者尝试将审美创造融入语文学科,根据略读课文的特性和单元语文要素,结合每课学习提示,用悦耳悦目赏美文,悦心悦意悟内涵,悦志悦神启心灵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略读课文,就寻到了教学的捷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泽厚. 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叶枚举. 找准问题·明确定位·优化方法: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Z1).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略读课文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依托略读课文提升拓展阅读实效
走进略读课文,探索简约之美吴铮铮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研究
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课文导与学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
浅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些认识
用略读课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