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2023-07-04 14:55:56张珂
求知导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互联网初中数学

摘 要:“互联网+教育”是初中各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重点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路径,并结合实例探究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联网+”;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张珂(1990—),女,贵州省松桃民族寄宿制中学。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较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视野存在一定的局限。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课堂,充分利用微视频、线上教学平台、电子白板等智能化教学设备工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路径

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增长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互联网技术能够确保教学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学生倘若有学习上的问题,即便不在学校,也可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答疑区向教师进行实时提问。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处理的优势,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匹配。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重要作用,开展多元的教学活动,开辟数学资讯收集渠道,充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教师可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结合教学以及微视频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收集学生的各项学习数据,通过构建学生画像的方式调整后续教学方案,匹配学生的实际学情。

互联网技术为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方向。要想有效实现教学创新,教师不仅需要明确互联网教学的本质,还需要不断优化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互联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教材知识处理、教学方式转变以及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难以构建信息化教学体系

信息化教学体系能够为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提供制度保障,是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的先决条件。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部分教师虽然利用了线上教学平台、微视频等向学生开展信息化教学,但是由于尚未构建完整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塑造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难以实现有效监测,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虽然在互联网平台上为学生搜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但由于缺乏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支持,因此无法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或构建知识图谱对教学资源进行分析。最终,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缺乏规范、质量参差不齐的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再如,由于缺乏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支持,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难以借鉴其他一线教师的经验,这不利于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学生之间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的思维认知以及知识掌握情况不相同。由于缺乏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支持,教师无法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情,致使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教学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滞后性

虽然电子白板、实体投影台等智能化教学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初中学校,但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部分初中教师因教学理念尚未转变,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例如,部分教师喜欢在黑板上板书,平时不使用智能化教学设备,仅在考评展评环节中使用投影仪。部分教师虽懂得利用课件开展教学,但只通过生搬硬套的方式将教材内容全部复制到课件中,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整合优化数学知识方面的作用,无法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甚至部分教师将智能化教学设备应用于“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利用电子白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量习题,并上传至教学管理系统。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滞后性,就无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对数学知识的习得,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

(三)尚未构建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

网络监管是确保互联网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依托网络监管机制,教师能够从多个维度分析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了解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是否存在异常行为,比如在课堂测试中通过上网直接搜索答案等。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部分初中学校并未构建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学生的线上学习处于监管缺失的状态。

(四)难以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考评中的价值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向。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这种新型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进一步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從目前教学实际来看,部分教师在利用后台管理系统监测学生各项数据时,依旧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依旧对互联网教学存在认知偏差,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学理念。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为实现互联网技术与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教师应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特点优化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三维”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习得、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教师需要结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发布的信息化教学文件要求来进行设计。

以知识技能习得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时,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情。依托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为学生开辟一条新的学习路径,通过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现存的学习问题,让学生更加灵活有效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学习过程与方法为例,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其与课件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互联网教学的重心。

以情感价值观为例,教师需利用互联网平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微视频+翻转课堂”或“慕课+线下教学”为主。

以“微视频+翻转课堂”为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向学生布置一个教学题目,要求学生通过组间合作的方式,利用教材资源以及互联网平台解决各种学习问题,最终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独特见解,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微视频是指教师结合教学知识制作的短视频,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微视频,能够以图文声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尽快明确后续学习方向。

以“慕课+线下教学”为例。慕课是一种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可利用其向学生发布学习视频以及各类学习资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看学习视频,完成随堂习题。慕课的后台管理系统能够帮助教师实时监测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各种行为,并利用各项教学活动产生的学习数据,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重心调整提供数据支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慕课+线下教学”的融合教学方式,在线下教学中为学生讲解重要知识点以及理论基础知识,在线上教学中用慕课为学生提供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评价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将后台管理系统监测到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线上学习随堂测试数据、线下试卷测试数据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教师可通过分析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学习过程期间问题解决情况以及各类测试结果,对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进行全方位评价[1]。

四、“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应用实例

下面笔者以“一次函数图象”章节为例,分别从学情分析、案例设计、课堂实施以及考评分析四个环节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应用策略[2]。

(一)学情分析

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对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分析,有利于构建高效精准的课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3]。由于学生之间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开展互联网教学活动前,需要开展为期一周的学情调查。首先,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播放时长为5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展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以引导学生在后续线下教学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4]。其次,在线下教学期间,教师定期为学生准备随堂测试,利用互联网平台观察、整理学生的错题情况,并利用习题库为每一个学生推送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5]。最后,教师构建与习题对应的知识编码以及能力图谱。例如,一次函数图象对应的知识编码为图象基本性质,对应的能力图谱为数学建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依托知识编码以及能力图谱,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并在后续线上教学期间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6]。

(二)案例设计

知识技能:学生能利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图象或结合一次函数的k值和b值画出图象,能判断k值与b值的大小关系,能利用图象平移将正比例函数图象转化为一次函数图象[7]。过程方法:学生能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不同函数图象的形状特点,掌握函数图象平移方法以及函数图象的多种形式;能在相交的函数图象中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其交点坐标。思维与能力:学习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8]。

(三)课堂实施

首先,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展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根据图象探究函数的基本特征,并向学生讲解:“自变量一次整式表示的解析式为一次函数,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b,请大家组建学习小组,探究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异同点。”

其次,教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派出一名同学,基于函数图象角度探究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异同点,在电子白板上绘制正比例函数图象,并通过平移的方式得到一次函数图象,最后得出该函数图象对应的表达式[9]。

再次,教师结合学生绘制的图象,要求各学习小组探讨正比例函数图象分布的象限与k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当k值分别大于0或小于0时,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学习工具,为学生演示k值变换对应的函数图象动画,便于学生理解。

最后,教师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在班级群中为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在平台上完成有关题目,写出正确的答案和详细的解题过程。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还可以提供辅助资源,满足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考评分析

在本节课的线下教学期间,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图象绘制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当学生对一次函数概念产生认知偏差时,教师应了解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翻阅书籍或与其他同学探讨解决问题。学生应用线上平台学习期间,教师需利用后台管理系统了解学生的视频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时长以及解题思路,全面分析学生的学情。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价值,开辟一条数学教学的新路径。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数据监测、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功能,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志科.走在时代前沿 合理应用网络:互联网环境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J].亚太教育,2022(13):14-17.

[2]丁延梅.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J].數学学习与研究,2021(22):140-141.

[3]孙雪娇.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7):94-95.

[4]吴清梅,赵慧敏,邸得志.“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1(16):37-38.

[5]朱小清.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6):16-17.

[6]陈宜琳.“互联网+”背景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9):63-64.

[7]陈冬.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7):3.

[8]张多浩.借新时代之风,扬高效教学之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3):101-102.

[9]何建霞,王兴军.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39.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互联网初中数学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2:22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3:20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6:13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