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晨 周春淼
摘 要:大学生攻击性行为是造成大学生伤害事件的重要原因,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产生的原因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为了探讨大学生容纳性与攻击性行为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两变量是否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线性回归关系,文章的实验研究采用王莉容納他人量表、Buss攻击性行为问卷,对佳木斯大学2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一学生与大二大学生的容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攻击性行为变量在各年级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容纳性与身体攻击和敌意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文章旨在引起教育界重视,以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缓解大学生群体产生的负向情绪,降低大学生选择做出攻击行为的概率。
关键词:容纳性;攻击性行为;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107-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改革项目“基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师范生心理学素养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JGY202007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毅晨(1998—),男,硕士在读,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周春淼(1980—),女,硕士,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角色的转折与变更时期,面对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重要十字路口,缺乏明确目标的大学生群体会充满焦虑,大学生群体所处社会环境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1],这种情景对大学生群体的容纳性造成巨大损耗,从而使大学生更加容易冲动,更倾向做出一些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的行为[2],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3]。近年来,一些事件在社会和网络舆论上对大学生群体和涉事高校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但通过对网上舆论的收集与观察发现,大部分网友只对事件中的暴力行为做出评价,却对暴力行为的根本原因提之甚少[4]。本研究根据社会上发生的以高校大学生为主的冲突事件为主要观察对象,调查研究大学生做出攻击行为的动机。
容纳的意思是接纳、认同、可信赖,在心理学范畴上来讲,容纳表达为心理层面上个体对其他客体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情绪反应[5]。容纳性则指在个体在社会上与其他客体进行交往和接触的一系列沟通过程中,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和除自己外他人所表现出的外部行为和内部思维情感等方式方法的心理认可态度的一种体现[6]。正处于大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其生理、心理都已经成熟,但就埃里克森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在上一阶段遭到困难和挫折的小部分群体仍带着上一阶段的问题步入大学,这就代表部分大学生群体仍然具有不成熟性[7]。且随着新阶段任务的进行,自我价值、自尊、成人感愈加明显。在这种状态下,尚未发育完全甚至迟缓发育的部分群体遇到问题,在多重压力和心理弹性的复杂相互作用下,可能会以较为偏激、危险及不成熟的解决方式进行解决。以往研究对容纳性和攻击性行为方向的问卷设计被试群体多为青少年,但对青年大学生的适用性是新的研究方向[8]。
本研究通过查阅与总结以往的文献发现,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正在逐渐发展成为数量庞大的新兴社会群体。近年来,随着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和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增多,对大学生这一群体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也逐渐受到较之以往更多的关注与重视[9]。大学生虽然心理发展趋于稳定但仍可能保留上一阶段心理问题造成的影响,心智也达不到完全的成熟,如此一来,大学生由于对情绪调节的把控不熟练,在受到他人言语和肢体刺激后容易产生冲动,将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10]。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大学生生长环境及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引发了大学生做出攻击性行为的出现频率和可能性的激增。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源(学业、就业、生活及配偶等因素)越来越多,可能在偶然的一次事件影响刺激下,大学生之间爆发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就变得难以预测[11]。
一、大学生容纳性和攻击性行为问卷设计及测量工具
(一)问卷设计
研究利用问卷星平台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21年12月01日至2021年12月03日。调查对象为227名在校大学生,依据被测者的答题时间和题项分布情况,共剔除48份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9份,问卷回收率为78.85%。其中,男性94名,占比为52.51%,女性85名,占比为47.49%;大一学生68名,占比为38%,大二学生51名,占比为28.5%,大三学生30名,占比为16.8%,大四学生30名,占比为16.8%。
(二)测量工具
1. 容纳他人量表
此次研究采用王莉设计的容纳他人量表,共20个条目,其中15个条目正向计分,“我喜欢我所了解的人们”“我几乎能与所有类型的人愉快相处”“我喜欢和很多人在一起”“跟价值观与自己不同的人在一起时我能够感到愉快”“人人都想做好人”5个条目为反向计分,被测者使用5点李克特量表进行作答(1=强烈同意,5=强烈不同意),本研究中容纳他人量表的信度为0.758。
2. 攻击性行为问卷
此次研究采用了1992年Buss设计的攻击性行为问卷,这份问卷共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四个方面的内容,总计29个条目。其中,身体攻击指与他人出现的身体冲突(我比一般人更容易与人打架);言语攻击表示为与他人的口头矛盾(与人们意见不合时,我会忍不住与别人争论);愤怒维度则是对个体愤怒特质的测量(不知道为什么有时我会对一些事情感到愤恨);敌意是对个体敌意认知的测量(有时候我觉得在生活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条目9和16为反向计分。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66,对攻击性行为量表进行了KMO和Bartelett球形检验,量表的KMO值为0.894,p=0.00<0.05,因此本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效度良好。
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大学生容纳性与攻击性行为研究结果
(一)被试容纳性与攻击性行为得分情况
男性被试容纳性总得分为52.37±11.79,女性被试容纳性总得分为49.67±11.03,性别在容纳性变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男性被试攻击性总得分为86.17±9.43,女性被试攻击性总得分为87.06±10.11。性别在攻击性行为变量上亦没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检验独立样本t发现,大一学生的被试容纳总得分为48.46±11.45,与大二学生的被试容纳总得分53.28±8.6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3<0.05)。大一与大四学生的容纳总得分53.43±14.66存在显著差异。在攻击性行为变量上,大一学生总得分为86.45±10.66、大二学生总得分为85.34±7.52、大三学生总得分为87.39±9.32、大四学生总得分为88.51±11.51。综上,攻击性行为变量在各年级学生身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被试容纳性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容纳性维度与身体攻击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与敌意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这表明大学生的容纳性越高,各种攻击性行为发生概率越低。大学生言语攻击维度与身体攻击维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5),身体攻击维度与敌意维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1)。这表明大学生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产生敌意时,更容易对他人进行攻击性行为。
(三)被试容纳性与攻击性行为的回归分析
研究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容纳性为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且是负向影响,即大学生的容纳性越高,那么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低,容纳性对攻击性行为的回归方程为Y=-0.41X+107.62,即大学生容纳性对攻击性行为出现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三、大学生容纳性与攻击性行为分析与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容纳性和攻击性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大一与大二及大四学生的容纳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因为在大一时期的大学生尚未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另一方面也尚未适应来自五湖四海的室友和同学的生活作息,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摩擦和冲突出现就比较频繁,合理地解释了在大一时期的学生群体容纳性较低。对于研究结果中体现的大学生群体在宿舍中日常生活及学习处于大二时期与大一时期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已经经过一学期的相性磨合,大二學生在自身对他人的容纳性上获得了经验和成长。另一种可能是大学生通过一年的经验积累,在形同小社会的大学环境中,习得了有效的人际冲突解决方式。而在大四时期,大学生经过了四年大学寝室生活,在人际关系方面也获得了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人际交往能力获得完善发展,故容纳性较高,发生人际冲突可能性降低。并且马上将要结束的寝室关系也会有效减少大学生间发生人际冲突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年级这一人口学变量中,只有大三学生群体与大学其他三个学年的大学生群体在容纳性变量上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大三学生将要面临毕业寻求工作或继续升学深造等一系列可能影响人生的抉择,在该阶段学生的焦虑程度与以往相比更甚,人际关系压力较大,易导致大三群体学生情绪波动较大,故而对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某些情况做出攻击性行为,解释了大三学生群体不同于其他三学年的结果分析,也说明为何大三学期学生群体容纳性较低[12]。
大学生群体容纳性与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容纳性越高的大学生在遭遇某些事件后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容纳性格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运用了更加有效的人际交往策略,有效的人际沟通降低了这类大学生群体使用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另一种可能是因为高容纳性学生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愿意用理性、文明和更加有效的方式对待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另外,这种情况也包含来自社会氛围的影响,社会氛围鼓励高学历分子遇事使用社会鼓励的、支持的理性解决方式。而通过对攻击性行为的方式进行批判和否定,甚至严厉惩罚等行为来遏制大学生群体做出攻击性行为的措施,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人际冲突中,相比做出攻击性行为而遭到严厉的制裁,更加倾向使用文明理性的人际交往手段。
大学生群体攻击性行为在性别上没有显著相关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女大学生皆受到以往教育经验和了解到已有做出攻击性行为后遭到严厉惩罚的案例影响。故解释了为何男女大学生群体是否做出攻击性行为上不存在差异。
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容纳性对攻击性行为是否存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容纳性对攻击性行为起到负向预测作用,容纳性对攻击性行为的回归方程为Y=-0.41X+107.62。这可能是因为,宽容(容纳性)的大学生群体接受过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自身修养水平较高,故出现社会所不接纳的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较低,可以在社会呼吁文明解决问题的社会背景下,以更加理性和文明的态度对待生活中让自身产生消极情感体验的因素。
四、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教育建议与解决策略
(一)辅导员积极关注
辅导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以及走访学生日常生活中,应该合理运用课堂观察表以及走访寝室等方法,以寝室为单位及时了解与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概况,一方面对学习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学生给予认可,另一方面对态度消极的大学生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激励,必要时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与咨询,激发学生内心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产生内在的负面情绪。缓解因学业方面可能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负向情绪体验,降低大学生选择做出攻击性行为的概率[13]。
(二)培育集体荣誉感
教师应该鼓舞号召学生进行学术探讨,开设集体合作课程,增加彼此的心理认同感。或举办团体活动和以团体为单位进行项目比赛,该方法曾被证明可以迅速增加团体内各个成员间的认同感。在某一学生群体进行项目比赛时,参与其中的学生自主进行合作,形成“荣辱与共”的团队意识,从潜意识层面增加对其他学生的认同感。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形成更高水平的认知,为后期的情绪把控提供条件[14]。
(三)培养“君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理念
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应开办入学大学新生心理讲座,对大学期间可能出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典型问题和行之有效解决方法进行科普。其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对人际关系全新的认知方式,让大学生群体及时调整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理认知,让大学生群体明白自己的理念不能强迫他人认同,对交往中的其他人的不同观念和行为也应表示理解和宽容。
参考文献:
[1] Craig A A,Brad J B. Human Aggress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01):27-51.
[2] 李宏利,宋耀武.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 心理科学,2004(04):1005-1009.
[3] 梁译方. “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研究[D]. 吉林:长春工业大学,2021.
[4] 聂力. 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
[5] 谢静. 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0.
[6] 周金燕,谢玲平,张红霞.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J]. 现代交际,2019(04):10-11.
[7] 尤达. 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1.
[8] 陈容,崔文肖,雷浩,等. 大学生自我控制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08):751-753.
[9] 周蕾.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校园暴力问题防范对策研究[D]. 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9.
[10] 徐朋辉. 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感觉寻求和挫折承受力的链式中介作用[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11] 徐家林,裴德超,李飞. 大学生运动攻击性行为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 四川体育科学,2009(03):65-68.
[12] 王金霞,王吉春. 寬恕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综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0):694-696.
[13] 洪丝语,颜春晖,彭聪,等.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017:1-3.
[14] 杨晨玺,符永川,张煜烜,等. 精神病态对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拒绝敏感性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校园心理,2022,20(06):445-450.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