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含宇 刘凤林
摘 要:随着社会群体心理的不断变化,网络负面语言开始不断增多,因其具备的传播性,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也反映出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消减大学生群体的奋斗热情。文章从大学生心理成长视域入手,分析大学生群体负性情绪的主要特征,认为其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危害性、传导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文章探讨了大学生群体情绪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心理教育引导实效性不足,教育支持没有贴近目标群体,心理教育支持环境缺失,大学生群体自我调适技能缺失。针对问题研究制订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和内容设计,营造积极向上环境,加强群体教育支持,旨在推动相关领域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及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成长;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103-04
作者简介:丛含宇(1994—),女,硕士在读,佳木斯大学,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刘凤林(1965—),男,硕士,佳木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基本原理及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
大学生群体作为情绪较为敏感的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易出现很大变化。如部分大学生选择控制欲望,消灭社交,不恋爱、不结婚、不消费,这些现象就是负性情绪的表征[1]。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心理状态在外界环境作用下产生了很大的波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大学生群体就业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教育内卷逐步升级,以本科为主的就业大军逐渐向硕士研究生方向转化;同时,成人生存压力的传导机制对其影响极大,大学生群体危机意识在不断增长,负性情绪逐渐增加,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因此,高校需要持续加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帮助其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一、大学生群体负性情绪的主要特征
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消极情绪)是个体不愉快投入和紧张体验的一般性情绪维度,包括一系列令人不愉快的心理体验[2],如耻辱、愤怒、内疚、厌恶、恐怖等等。根据负性情绪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较低的负性情绪属于情绪的平稳状态,而较高的负性情绪则属于情绪不稳定状态。
(一)危害性
情绪是人生存体验的重要衡量指标,而负性情绪表明个体处于不愉快的情绪维度。如紧张、恐惧、烦闷、压抑等等,由于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当负性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个体的心理状态、思维意识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对个体生活产生一定的危害,小到情绪失控,严重可能会危及个体的生命安全。最危险的影响在于确定性,由于负性情绪爆发点存在差异,不确定在何种条件下爆发,因而危害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
(二)隐蔽性
由于人是理性的动物,控制情绪是人重要的社会属性之一,不是所有的负性情绪都能够被直观地表露出来,大多数的负性情绪都处于隐藏状态。在人的自我调适下,轻微的负性情绪状态可直接消除,而严重的负性情绪可能会仍然存在,在某个时候集中爆发。如2004年2月,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事件就是情绪问题积累,逐渐衍化为显性危害行为[3]。
(三)传导性
由于负性情绪本身具有隐藏特征,其传播和感染过程往往也是隐蔽的,而且负性情绪内在的传导机制能够做到集体传染,经常会出现“一对多”的现象。比如,大学生群体出现潜在的负性情绪后,尚未找到出口,但在网络上负性语言词汇出现后,会让存在负性情绪的年轻群体感觉负性情感瞬间找到宣泄口,不是真正有情绪改善,而是通过特定的词汇让他们找到了群体认同感。
(四)不确定性
负性情绪的隐蔽属性让其发展方向和深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在于负性情绪的爆发点无法准确判断,可能是单点爆发,也可能多点爆发。简而言之,负性情绪发生质的变化诱因具有组合特征,导致在对学生进行调适和疏导时策略选择也存在差异。由于负性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在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内因,注重在帮助大学生心理成长上下功夫,以此提升其自我防范能力。
二、大学生群体负性情绪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教育引导实效性不足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文化快速交融,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知思维受到极大的影响。大学生在“象牙塔”中,对外界充满美好的幻想和期待,但离开校园后发现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是无限大的,尤其体现在就业方面。例如,腾讯公司2022年秋招提供5000个岗位,23.2万人报名;浙江大学计算机博士向外投送7份简历,仅有2份得到回应,面试后最终落选[4]。目前,985博士生就业尚且如此困难,普通本科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为何70000名研究生和170000名本科生会选择送外卖[5]。目前,社会需求本身就处于混乱状态,学校教育又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必然受到影响,大学生群体由于自我认知不足,可能会产生好高骛远、自我膨胀、欲望失控等负性情绪,而学校仅在最后一年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且学校指导大多流于形式,不足以讓学生在毕业后圆满就业,最终可能“毕业即失业”。
(二)教育支持没有贴近目标群体
心理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群体,但在具体实施时,教育内容、方法、模式的选择并未做到有效贴近,来帮大学生解决问题,导致大学生群体出现自我定位不准,自我效能感差等问题。如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的极限在哪里?有时候很坚强,有时候很软弱,无法准确分析和判断自己的心理指标。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群体自我调适能力相对较强,目标明确,能够准确判断和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但多数大学生都会存在定位偏差,进而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数据显示,各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大多针对焦虑、抑郁、成瘾行为等内容,针对潜在负性情绪的教育几近于零,而当负性情绪转化为显性行为时,简单的教育就很难解决问题。
(三)心理教育支持环境缺失
负性情绪是由负面的心理体验产生,而心理支持环境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什么样的环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人员密集度越高,产业越集中的空间越容易产生群体性的情绪问题,比如,大学校园、大型厂区、物流园、产业园等,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心理环境作为支撑。然而,艾媒咨询服务中心数据显示,大学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缺失率高达总比例的23.8%[6]。此外,心理支持环境极为重要,能够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心理学领域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实践转化效果相对较差。西方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心理医生,而国内心理医学大多体现在理论层面,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医生仅占总体的51.9%[7]。当大学生群体负性情绪出现时,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或技术支持,可能会让其负性情绪日益严重,逐渐演化为心理疾病。
(四)大学生群体自我调适技能缺失
心理学领域认为,负性情绪大多都是可以自愈的,但需要大学生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技巧,及时发现和解决,但当前的大学教育很难提供系统、完善的心理教育支持,社会面能够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机构少之又少,学校系统性教育不够配套,导致大学生无法有效调整负性情绪,甚至没有意识到负性情绪的影响和危害,大多以“最近心情不太好”“工作压力大”为由自我安慰,部分大学生知道心情不好的原因,却无法进行自我调适。负性情绪受内外部因素影响较大,随时都可能会出现,80%左右的负性情绪能够通过运动、交谈、游戏或者其他的行为进行自我调适而解决,但部分大学生缺乏调适技巧,在负性情绪向病态方向发展后,才会想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8]。数据显示,2020~2022年,大学生中失眠群体增速在每年9.5%左右,说明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调适能力正在减弱[9]。
三、基于大学生心理成长视域下负性情绪教育策略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大学生群体必须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只有提升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能力才能够克服负面情绪。因此,必须要高度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成长,创设有利于消解负性情绪的教育环境,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最大的价值。
(一)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高校必须要将负性情绪疏导作为重要的教育工作,通过预测性分析,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大学生群体走出心理困境。首先,认识自己。俗语说“求不得”是失落心理的根源,但从人性视角分析,欲望是生存之根本,有不满足的心理才会有向上的动力。但要让欲望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成为人性的主人,先充分认识自己,再选择对应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才能够让自己快乐[9]。其次,准确定位。大学生群体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选择正确的赛道才能够控制和消除负性情绪,提升思想认知水平,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处于哪个竞争水平,谁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选择何种竞争策略,才能够让自己始终保持向上的动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是完全错误的[10]。最后,加强指导。学校是大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恐惧感,必须要加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通过适当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就业信心,将负性情绪消灭于萌芽之中。
(二)加强教育内容设计,确保情绪止于未发
教育支持不贴近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内容选择失当或大学生群体心理需求分析不准,导致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相关教学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原则,确保负性情绪止于未发。首先,定期分析。高校必须定期组织大学生问卷调查或者座谈,了解大学生群体当前的心理状态、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确保负性情绪能够被有效控制[11]。也可以根据心理变化规律进行教育,比如入学后、毕业前及重大选择等时机,及时贴近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够帮助大学生快速成长。其次,培养健康心理习惯。大学生群体要培养积极的思考习惯,即传统认知中的“凡事都要往好处想”,在面对同样情况时,积极的人往往会迅速脱离负性情绪,而消极的人可能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对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管理而言,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规避负性情绪的重要举措[12]。比如,天性乐观的人不容易被负面情绪干扰,而很多天生悲观的人,眼睛里则全是绝望,所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习惯极为重要。
(三)营造积极向上环境,有效消除负性情绪
环境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基于当前大数据、物联网、云端技术、智能AI、5G技术全面发展的环境下,情绪影响的定位也是多元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能够对个体产生影响的不超过20人,如今能够与个体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至少3000人,所以大学生群体选择积极向上的环境是极为必要的[13]。首先,创设环境。环境是指所有人共同努力形成的具有一致性方向的氛围,国家要采取积极的政策,鼓励大学生群体树立信心,进行引导,培养健康的思维方式;院校也要积极组织各项活动,让大学生的负性情绪有更多的宣泄口。其次,培养心理服务力量。学校应当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设置专职心理医生,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广泛的心理支持,为大学生负性情绪管理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自我调适方法[14]。最后,开展群体性社交活动,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群体性社交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引导。社交是人的基本属性,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能让人从群体中汲取力量,逐渐消除负性情绪。
(四)加强群体教育支持,培养自我调适技能
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自我调适技能培养,让每个人都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首先,注重贴近支持。依托大数据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群体建立心理服务档案,并对大学生心理动态进行跟踪与支持。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部应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常识教育,对社会和身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群体规避负性情绪影响[15]。其次,注重实践转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互动小组,小组内成员互相关心、互相倾诉,遇到问题时互相解决,帮助他们将掌握的心理调适技巧转化为服务力量。加大院校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结果牵引法进行培养,以期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最后,加强自我诊断。每名大学生都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能够分析和判断负性情绪,并且进行自我引导,保持足够健康的心理状态。正常而言,负性情绪中80%的情绪都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而消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适当的转换心情,能够将负性情绪减轻或消除。
四、结语
负性情绪在大学生群体中极为常见,不能将其归类于心理疾患或心理问题范畴,在很多特定的环境下,都会产生负性情绪,可能来源于环境、认知、群体、未知、欲望等等,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内外部环境进行自我调适,有效控制负性情绪的影响,不让其影响自身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从大学生心理成长视域入手,分析大学生群体负性情绪的主要特征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研究制订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大学生群体需要不断增强自我认同感,才能够对未来充满信心。要想从根源上消除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必须要从内外部环境入手,持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掌握主客观综合评价的技巧,能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评价,消除不必要的负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崔琦,王建國,张家祺,等. 大学生孤独感与负性情绪的关系: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的链式中介作用[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22,45(04):248-251+256.
[2] 傅俏俏. 生命意义感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智能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2,24(03):115-121.
[3] 胡伟,王建军,袁付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信息过载、负性情绪与无意传谣行为的关系[J]. 大理大学学报,2022,7(03):109-113.
[4] 张春阳,徐慰. 儿童期创伤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情绪: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38(04):584-591.
[5] 马靖雯,王桂枝,王云峰,等. 特质正念和情绪有效性在大学生神经质人格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9(12):721-728.
[6] 吴静涛,赵新娟,赵文楠,等.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06):930-934.
[7] 冯琳琳,王艳红,钟浩,等. 利他意愿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05):723-729.
[8] 杨嘉炜,李东玲,刘建榕. 感知社会敌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负性情绪体验的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19(03):382-388.
[9] 葛丹丹,王薇薇,邓旭阳. 自我控制及负性情绪在江苏省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睡眠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J]. 医学与社会,2021,34(05):125-128+133.
[10] 谭清宇,朱玲,彭朕磊,等. 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21,37(08):1113-1116+1121.
[11] 刘朝辉.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中介和调节作用[J]. 体育学刊,2020,27(05):102-108.
[12] 林琳,杨亚楠,杨洋,等. 大学生人际关系对自伤行为的影响: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09):146-150.
[13] 韩拓,马维冬,巩红,等.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2(01):132-136.
[14] 陈盈,周海丽,胡茂荣,等. 高职大学生心理灵活性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3):445-448.
[15] 刘朝辉,焦洁,庞亚俊,等. 河南女大学生生活方式负性情绪与肥胖程度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2):239-242.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