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麦演唱技法及舞台表演研究

2023-06-27 23:49:03彭虹棋
艺术大观 2023年9期
关键词:呼麦舞台表演

彭虹棋

摘 要:呼麦是一种用来歌唱的乐器,由两片带齿的皮哨和一根长约二米的软木组成,中间用竹管相连。呼麦是蒙古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是由蒙古族民间艺人和民间歌曲相互结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歌唱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呼麦的发展史、演唱技法及舞台表演等方面来研究呼麦,并为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传承和创新呼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呼麦;演唱技法;舞台表演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9-00-03

呼麦作为蒙古族传统歌唱艺术之一,因其独特的演唱技法和舞台表演形式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起源于公元14世纪蒙古族民間歌手和民间歌曲相互结合,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在中国各个民族中都有其身影,但从诞生至今,呼麦一直不受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呼麦才开始得到关注并被大量地创作,呼麦演唱技法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呼麦发展史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乐器,起源于古代的狩猎。在中国民间,呼麦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阿尔罕勒木笛”“阿尔罕”和“阿尔罕勒木管”[1]。它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乐器,也是蒙古族民歌的主要演唱方式。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大型仪式上,都会有呼麦表演,例如祭山、祭水、祭祀神灵和举行盛大节日等。

呼麦这种乐器是由两片皮哨和一根长约2米的软木组成,中间用竹管相连。它最早是由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时发明和使用的,并且在他率领蒙古大军攻打金国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成吉思汗通过“呼麦”这种乐器来激励将士们英勇作战。在当时,“呼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鼓舞士气、鼓舞军心。另外,在战争中可以用来传达军令、指挥军队。在蒙古语中,“呼麦”为“歌声”或“歌”的意思,因为蒙古族人民都是以唱歌来表达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过因为时代变迁、历史原因以及音乐风格等因素,呼麦这种乐器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随着时间流逝,人们逐渐遗忘了它和它的作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流行音乐的盛行,呼麦作为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后,很多艺术家开始对呼麦进行创作,但是由于呼麦复杂的结构和演唱难度太大等因素影响,呼麦在中国仍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和很好的保护。

(一)新时期呼麦的发展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出现,人们对民族文化开始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社会中,呼麦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并且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中[2]。自20世纪80年代起,内蒙古民族艺术团就开始学习和研究呼麦音乐和演唱技巧。随后内蒙古民族艺术团就举办了“呼麦”培训班,由乌兰牧骑的老艺术家来教授呼麦。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后,呼麦在内蒙古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从此,呼麦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中。在内蒙古地区,人们不仅对“呼麦”这种乐器进行了研究、创作、演唱等,还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例如,根据演唱类型将呼麦分为“男调”和“女调”两种类型。在内蒙古地区最常见的是女调呼麦,而男调呼麦一般由两位男士演唱;蒙古族男子也有唱女调的,但是一般由一位男士来唱,并且还会带上一位女高音歌手;在蒙古族传统节日中会有男调和女调共同演唱的情况出现。

(二)呼麦音乐特点

首先,呼麦的演奏形式主要是通过两片皮哨,中间用软木塞相连而成,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三部分组成。其中在管体中间的是一根长约1米的管子,管体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孔,用来容纳皮哨。皮哨上有一个可以上下摆动的皮绳和两个可以调整音高的哨片。另外,在呼麦中间还有两个竹管相连。在演奏时,就是通过两片皮哨上的两个小圆孔,再由两片竹管与两片皮哨相连,然后通过一根长约2米的短杆、一根长约1米的竹竿或者是一根长约2米的木棍来进行吹奏。最后通过哨片控制音调高低和长度,并用来进行歌唱。另外,在演奏时也有一定的技巧,如果用力过猛,很容易就会导致哨片断裂或者损坏;如果用力过小的话,也不利于气息流通和气息控制。呼麦作为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乐器,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因此,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艺术作品。

其次,呼麦是由蒙古族人在狩猎时发明和使用的。因为牧民在生活中非常喜爱唱歌,因此呼麦这种乐器就被带到了游牧民族中来。当牧民狩猎或者是祭祀等时候都会使用呼麦。此外,还有很多汉族也开始对呼麦进行研究和学习。可见,人们对呼麦这种乐器是非常喜爱的,并且这种乐器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呼麦演唱技法

(一)吐纳气息

吐纳气息是呼麦演唱的重要技法,呼麦艺人通过吐纳气息来控制呼吸,这种演唱技法在蒙古族地区特别普遍。蒙古族人认为,呼吸需要吸气和呼气,只有经过这两个步骤才能够发出有磁性、有穿透力的声音。呼麦艺人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胸腹联合呼吸的方式,即在演唱的过程中用上腹部带动下腹部进行呼吸,利用下腹部进行扩张和收缩来控制气息。例如,著名歌手敖特根演唱《母亲》时,为了让观众听到更多的音乐内容,在演唱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胸部与小腹相结合、上腹与下腹相结合、深吸气与吐气相结合的呼吸方式[3]。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呼麦歌手演唱时用气的准确性。例如,在演唱《母亲》这首歌曲时,敖特根演唱时就采用了“吸气-扩张-呼气”的方式进行演唱。当呼气完成后,再用胸、上腹部、下腹部等不同部位进行气息的控制,并以小腹为中心点,同时控制着这一区域的扩张与收缩来达到气息稳定及流畅的效果。敖特根在演唱时采用这种吐纳气息的方式非常具有代表性。

(二)声音控制

呼麦的声音控制与其他声乐演唱技法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在气息的使用上,呼麦的气息运用与其他声乐演唱技法有很大的不同。在呼麦的声音控制中,主要以吸气、呼气、出气为主。而其他声乐演唱技法,如真假声转换等,主要以“吸”为主。其次,在发声上,呼麦采用不完全闭口发声方法,呼与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呼就是开口发音的意思,吸就是闭口发音,呼与吸形成一个闭合系统。再次,在咬字上,呼麦在演唱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呼麦不仅要求咬字清晰明确,而且对声音要求也非常高,主要表现在每个音节要“咬”准母音和韵母。最后,在高音处理上,呼麦根据不同的旋律需要使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比如,在演唱《敖包相会》时使用“啊呜——啊”进行演唱;在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要以高声部为主;而在演唱《成吉思汗》时则要用假声进行演唱。

综上所述,呼麦所具有的独特演唱技法以及舞台表演形式,为我们研究蒙古族传统歌唱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蒙古族传统歌唱艺术进行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控制呼吸

呼麦的呼吸与其他类型的发声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呼麦的呼吸更注重“气”,而不是“声”。呼麦的呼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呼,即口鼻同时吸气;第二是吸,即用鼻子和嘴同时进行吸气;第三是呼,即口鼻同时呼出气体。通过这三个过程的控制,实现呼麦演唱中气声的完美结合。呼麦在演唱时,歌唱气息和声音的配合,使得呼麦演唱者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并且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歌曲所蕴含的音乐情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唱歌要像唱歌”,这种说法并非是盲目而没有根据的。歌唱时气息必须稳定、持久、有力。而呼麦演唱时所采用的呼吸技巧是:吸时要快、慢结合,吸到一定程度时呼出,时间要保持在20秒左右;呼时要均匀、柔和、有力。此外,还可以将气息运用到生活中去,如唱歌时可以将其运用到吐字发音中去,这就是唱时与呼气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四)吐字与咬字

吐字与咬字是呼麦演唱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演唱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要想让呼麦的演唱更具感染力,就要做到吐字清晰,让听众能够听清每一个字,清楚地理解每一个旋律,这样才能保证呼麦演唱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呼麦的演唱水平,必须重视呼麦吐字与咬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人在说话时不清楚自己说了什么,有些人说话时也会咬着牙齿。在唱歌时咬着牙齿的情况也同样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唱歌时没有将吐字与咬字分开来处理。在唱歌时将吐字与咬字分开来处理,能够保证每一个字都被清晰地表达出来,避免咬字不清楚而影响呼麦演唱的质量。呼麦的演唱方式不同于其他声乐作品,它必须将吐字与咬字相结合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因此,在歌唱时要将吐字与咬字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只追求吐字清晰而忽略了咬字的作用和意义。要想使呼麦演唱更加生动形象,就需要表演者根据歌词内容以及歌曲意境来进行吐字与咬字处理,以此来保证呼麦演唱具有更加深远的艺术价值。

(五)发音与共鸣

呼麦的发音方法,是以“呼”字为中心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五个音节,主要是为了突出音声的高低起伏和虚实对比。而在音色上,要追求圆润、厚实、明亮的效果。在气息方面,要注重使用“气”来进行演唱和控制。呼麦的发音方法很独特,就是只有“呼”字的韵母发音都是以“呼”为音源进行发音,所以要注意保持气息稳定,以保证演唱时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现象。在吐字时要注意气和音之间的变化,并且还要把口腔开大,同时还要注意吐字过程中气息和口形之间的配合问题。呼麦在共鸣方面也具有独特之处,共鸣分为头腔共鸣、胸腔共鸣以及其他共鸣等几种方式,在演唱时要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合适的共鸣方式。因此,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吐字和共鸣之间的关系问题,否则会对呼麦演唱造成不良影响。

三、呼麦的舞台化表演方式及形式

“呼麦”在蒙古族民间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祭祀、庆典和婚礼等重大场合。因此,蒙古族“呼麦”的舞台表演也较为丰富,形式多样。在现代的舞台表演中,呼麦主要用作独唱或伴奏,演唱风格自由[4]。根据演唱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独唱、对唱、合唱三种形式。独唱主要是指歌手单独演唱;对唱主要是指歌手与其他人一起演唱;合唱主要是指多人同时在一个较大的舞台上合唱。在现代演出中,呼麦还经常和其他民族乐器配合表演。比如,传统蒙古族民间舞蹈《鄂尔多斯婚礼》中的呼麦就是蒙古族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其独特的唱法和韵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呼麦伴奏一般使用笛子、三弦等,通常是以独奏或合唱两种形式进行演出。这种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可以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和流派之间鲜明的特色。

另外,还有一种以呼麦为主要伴奏乐器,类似于中国民族打击乐中的响板、铜钹、锣等乐器演奏形式。这种形式不受舞台表演场地、时间限制,演出效果非常好。还有一种形式是以呼麦为主奏乐器进行独奏。这种形式适合在大型舞台表演中进行演出,可以充分展现出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情感的表达能力。比如,著名的蒙古族原生态民歌《四季蒙古人》就是以呼麦为主奏乐器进行演唱,这种表演方式既能展现出歌唱者独特的唱法与演唱技巧,又能充分展现出歌唱者内心最深处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作为一种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呼麦的演唱形式虽然是由歌手现场即兴发挥演唱的,但从实质上讲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通常在演出时,歌手要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内容和观众不同的文化层次以及审美情趣来选择音乐。在演出中,呼麦具有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就在于它可以将歌词与舞蹈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整个节目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别具特色的艺术效果。例如,在蒙古族传统文化《赛马》节目中,歌手在演唱《巴特尔》时,为了充分表现出马儿在奔跑中所呈现出来的英姿,在演唱时需要根据歌曲内容和舞蹈动作来合理地选择呼麦演唱姿势。例如,呼麦歌手在表演《巴特尔》时,由于歌曲比较欢快、流畅,所以歌手一般是站在舞台上纵情歌唱的,而在演唱《赛马》时则需要表现出马儿奔跑中所呈现出来的英姿,因此呼麦歌手站在舞台上一般是把马儿和自己融入歌曲中去演唱的。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呼麦的发展史、演唱技法及舞台表演的研究,首先,可以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呼麦提供参考,在保护传承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其次,可以对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风貌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其艺术形式使更多人了解蒙古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再次,在舞台表演方面,通过合理地运用一些特殊的技巧来展示歌曲的魅力,同时利用呼麦独特的音色进行演唱,能使观众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并体验到蒙古族音乐之美,同时通过与观众互动交流、互动演绎等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利于不断推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额日登夫,张天彤.近年来呼麦艺术研究述评——以2010年至2021年“中国知网”文献为例[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2,19(02):162-168.

[2]董晶.呼麦艺术初级训练刍见[J].歌唱艺术,2021(08):44-48.

[3]斯琴畢力格.“呼麦”基本演唱方法概说[J].内蒙古艺术,2010(02):110-111.

[4]李甲骐.传统与创新——浅析呼麦艺术在当今舞台上的应用[J].人文天下,2018(20):58-61.

猜你喜欢
呼麦舞台表演
草原呼麦
草原歌声(2017年2期)2017-04-28 08:16:01
呼麦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52
世间梵音
——呼麦
浅谈歌唱中的舞台表演艺术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6:20:15
论舞台表演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策略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19:45
试论提高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35:18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40:03
浅析如何在舞台表演中把控紧张的心理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8:28
内蒙呼麦与外蒙呼麦文化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