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岌
【摘 要】舞台表演作为一种需要直面观众的艺术,其美学特征是建立在表演中舞台空间之上的,而这个空间是由演员、观众两方面构成的。随着现代观众审美取向的不断改变,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已经难以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而时代的不断进步也在倡导舞台表演的创新探究,而互动媒体艺术的科学运用则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
【关键词】舞台表演;互动媒体艺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20-01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其审美需求也在随之不断增加。而面对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舞台表演艺术要想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就应积极突破传统表演形式的束缚,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不断尝试互动媒体艺术等各种新颖、多样化的表演形式。
一、互动媒体技术的应用
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为艺术发展创造了更优质的条件。在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的舞台表演中,LED显示技术已经的得到了广泛推广。同时声光电等元素在舞台表演艺术中也得到了普遍运用,并逐渐成为了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2012年播出的《中国达人秀》中表演的激光舞就科学、灵活地运用了光的手法[1]。
现阶段,很多国际表演艺术家,除了对声光电,以及LED技术进行科学运用外,也有一些艺术家在利用互动媒体技术开展舞台表演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例如,Golan Levin表演的作品《Messa di Voce》。其表演者在投影幕前表演吹泡泡的动作,其背后的投影幕就会出现一些小圆点,对其吹出的泡泡进行模拟,虚拟的泡泡可以实现逃离以及下坠等一些真实泡泡无法呈现出的各种拟人形态。
这项表演是由投影、幕布,以及音响等视觉、听觉输出装置,再加上图像采集、处理,以及传感器等输入装置组合而成的。整个过程是利用相关装置内配备的传感器、麦克来对表演者的各种活动做出准确捕捉,并通过软件处理后,传输给视觉、听觉装置,最后则由其装置结合表演者的运动、发出的声音来输出最终结果。整个表演最特殊的部分就是其装置会结合表演者的实际演出情况,对投影显示图形做出恰当调整[2]。
二、电影语言的应用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互动媒体艺术包含了数字艺术特有的非线性叙事功能。对于传统舞台表演来讲,表演者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来进行相应故事的表演,简单讲就是无法突破时空局限。而通过电影语言的灵活运用,就可以利用技巧转场、蒙太奇剪辑手法等,真实地模拟虚拟空间,构建出原本“不可能”的舞台表演。比如:某年湖南卫视播出的元宵晚会上,黄渤在表演《创意秀 美人鱼》过程中,就成功地运用了电影镜头语言,实现了作品中对时空的巧妙变换,通过对真假时空的灵活转换,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
三、全息影像的应用
全息技术主要是采用干涉、衍射原理,对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进行记录与真实再现。人们实际观看全息影像过程中,可以在原物基础上,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在转换观看视角过程中,全息影像也会随着视角变化而改变相应的位置,从某种层面来讲,全息可以说是真正的三维图像[3]。
现阶段,在舞台设置过程中,若能够恰当地融入全息影像,不仅可以为观众呈现出平面、立面显示效果,也能够带领观众观看全息投影到平面、立面之间的影像,甚至是存在于空间的影像,这样观众不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看到不同角度的影像,进而在增强舞台表演效果的同时,给观众带来真正的三维空间体验。
四、身体与影像间互动应用
皮影是通过人们的灵活操控,将一张原本静止、平面的图转变成一个能活动,且可以表情达意的“人”,这种传统的表演艺术给很多艺术家带来了灵感,思考着是否可以实现表演者与影像之间,也就是与皮影中的“人”进行互动。比如:2012年播出的中央春晚中表演的《除夕的传说》,其中过程就是紧紧围绕投影中“年兽”与真人间的互动进行的,投影中呈现的“年兽”不断地对真人扮演的角色发起挑战,而真人则运用各种功夫与其开展决斗,最后取胜。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真人的动作与投影之间不仅呈现出非常完美的互动,也使得观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真正突破了真与假、现实与梦幻之间的局限性,在不断提升舞台表演水平的同时,也将互动媒体艺术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五、结语
总之,互动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以及快速更新发展,不仅给舞台表演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使舞台表演形式出现了质的飞跃。因此,舞台表演不应该局限于传统表现形式,应注重艺术创作、技术改革的同步实施,进一步拓展互动内涵与意义。同时,应善于从观众角度去设计舞台表演内容与形式,全面发挥互动媒体艺术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梅倩.舞台表演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旬刊),2013,(7):75-77.
[2]任亚飞.互动媒体艺术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
[3]戎宁.浅析舞台表演艺术中的新媒体动画互动[J].华章,2014,(27):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