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文科”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WSR 模式

2023-06-27 02:58张华斌
英语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人理事理新文科

张华斌

引言

自2019 年教育部推出“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高等教育改革计划以来,大学英语教育界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探索符合新形势要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以“四新”计划2019 年5 月出台至2022 年12月为时限,在中国知网以“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为关键词,共搜索到相关文献38 条。分析发现,这些文献从课程思政、“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OBE 模式、SPOC 模式等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内涵与途径,但鲜有应“新文科”要求而展开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对此,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2019)明确指出,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功能上,向明友(2020)认为大学英语教学要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结合上述学者观点,以系统学为理论框架,将“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界定为融语、人、社、科、工、艺为一体的大成智慧教育(张华斌2022)。“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内涵的不断充盈要求其课程评价体系及时作出调整。

一、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是大多限于课程性质、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等方面,而评价体系改革进展缓慢。客观地看,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一些固有顽疾,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首先,评价主体一元化特征明显。在现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评价主体不外乎是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实施者(教师)。前者负责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后者负责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评价。从评价主体看,这两种评价都是单向度的评价,即权力强势者对权力弱势者展开评价,其他评价主体缺位。

其次,评价客体(对象)单一。在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中,上述两种评价的对象分别为教师与学生,忽视了诸如教学材料、教学规律、教学长短期效果细分等因素,其结果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致使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和客观。

最后,评价方式的选择存在厚此薄彼、不够系统的问题。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大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近年来,过程性评价日渐受到青睐,终结性评价则被边缘化。评价方式总是呈现“极端化”倾向,致使评价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延续性。

二、系统学评价体系之WSR 模式

钱学森及其团队在数十年航天科技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学中国学派,在方法论上将还原论与整体论有机统一,为解决复杂性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20 世纪90 年代,钱学森等(2007)相继提出开放复杂巨系统(OCGS)理论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论以后,顾基发(2011)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系统学理论,总结出“物理”“事理”“人理”(简称“物事人”或“WSR”)的系统科学方法论。所谓“物理”,指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知识。所谓“事理”,指宇宙中事物的机理。所谓“人理”,指系统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团体之间主观上的相互关系(赵丽艳、顾基发1997)。

系统学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个巨系统包含若干子系统,子系统又有若干子系统。如此层层细分,客观世界构成一个由各级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系统(巨系统)。系统由物质、信息、人等成分组成,系统内部、系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因而系统总是呈现开放性特征。顾基发提出的“物理”概念已然超越了狭义物理学的范畴,堪称“万物之理”,泛指客观世界中物质运行或演变的一般规律,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事理”则指做事情所应遵循的道理。如果说“物理”是处理世间万物之间关系的学问,那么“事理”就可视为研究物质与人的关系的学问,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人理”则指为人处事所应遵循的道理,其对应的是人际关系,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物”“事”“人”三维评价体系在决策系统中分别承担独特的功能,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三、大学英语课程WSR 评价模式

WSR 评价模式不断被应用于社会各部门运行效果的评估,“物理”“事理”“人理”三大范畴的内涵也日渐具体化。在实际操作中,顾基发(2011)认为评价系统中的“物理”层指标应强调事实,“事理”层指标应强调效率,“人理”层指标应强调效果。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同样属于决策系统,其评价体系仍可借鉴顾基发提出的三个指标的思路。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功能或目标看,“物理”与“事理”层指标应重点考查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一面,因而宜采用定量方法,客观描述课程运行现状。“人理”层指标应主要考查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对人性格的塑造、态度的改变、动机的增强等方面,“人理”层评价主要由教育系统、社会和学生负责实施,实行多元、多维评价。在此基础上,受顾基发(2011)“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物理事理人理工作图”启发,尝试绘制大学英语课程WSR 评价体系图(见下页图)。

大学英语课程WSR 评价体系图

“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应借鉴理、工、艺等各类课程中的范式与内容(张华斌2022)。在大学英语课程WSR 评价体系中,“物理”(事实)层应重点考查以下两大类指标。

1.基本情况:(1)文、理、工、艺各类课程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数量;(2)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从事文、理、工、艺各类课程教学的师资情况(以职称、学历等为变量进行分类量化);(3)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学生人数及生源情况等。

2.教学成果:(1)承担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在EI、SCI、SSCI、A@HCI、CSSCI 等中外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2)承担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中立项并结项的总数;(3)学生在CET-4、托福、雅思等各类标志性考试中的及格总人数;(4)学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竞赛中的获奖总人数;(5)大学英语课程任课教师及其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服务的总人数等。

“事理”层评价指标以效率为主要参考,重点考查人均效率,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文、理、工、艺各类课程在大学英语总课程中的占比。

2.拥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的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全体任课教师中的占比。

3.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拥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的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

4.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在EI、SCI、SSCI、A@HCI、CSSCI 等核心期刊上的人均发文量。

5.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中的人均立项、结项数量。

6.学生在各级各类标志性考试中的及格率。

7.学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竞赛中的人均获奖量等。

“人理”层评价要体现“效果”,是评价主体依靠对评价客体(对象)的主观感受进行综合判断,具有十分浓厚的主观色彩,因而在方法上要采用定性为主、性量结合的方式。大学英语课程“人理”层评价主要关涉教师和学生2 个不同层次的对象,其评价指标(变量)分别为知识、态度、情感、动机和关系5个方面内容,教师、学生这2 个评价对象在上述5个变量上的具体评价指标可分别进行细化(见下表)。

大学英语课程“人理”评价主要指标

按评价对象划分,“人理”层评价主要可分为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2 个层次,评价主体包含教学主管部门、社会(用人单位等)和学生(教育对象)。第一层次为对教师的评价,以教学主管部门和学生为主、社会为辅进行评价。第二层次为对学生的评价,以教师为主、教学主管部门和社会为辅进行评价。在具体评价中,不同评价主体可大致按照上表指标,根据自身需求设置更为细化的评价指标。

四、大学英语课程WSR 评价体系的实施

(一)增强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互动

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实行主体对客体的“背靠背”评价,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如此,这种评价还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评价,这就导致评价结论存在片面性,缺乏科学性。

有鉴于此,“新文科”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要加大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力度,评价主体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客体。对于取得的成绩,要进行表彰和激励;对于存在的不足,要以适当的方式督促其改进。设置评价主体时要兼顾多方需求,尽量将大学英语课程参与各方均纳入,体现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具体来说,应将社会(主要指用人单位、家长等)评价、教育系统内部(主要指教育决策部门、教务管理部门、教师同行等)评价与学生评价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考虑。上述各类评价者的主观意图、评价动机、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等不尽相同,因而在各类评价者的权重分配上又需采用定量分析,按照一定占比予以量化,然后加权平均求得最终数值。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客体。以学生为评价客体(对象)的评价属于“事理”层内容,“学生评价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肖磊2019),因而“事理”层对学生的评价应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

(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近年来,虽然形成性评价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共识,但是依然面临诸如教师缺乏评价相关知识和能力、设计和实施评价时间等困难(金艳2020)。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掌握评价的一般规律,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另一方面,教学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能满足新形势要求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方式上,一方面,要破除“唯定量论”的单一模式,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杜绝“极端化”倾向,在凸显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充分彰显终结性评价的优势,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大学英语课程绝不是一个静态系统,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因而,评价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

结语

聚焦“新文科”新形势的新要求,从系统学视角对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进行论证,将顾基发提出的“物理”“事理”“人理”评价模式与大学英语课程评价进行对接。上述三个层面的评价分别注重事实、效率与效果,并据此分别提出三个层次的具体评价指标。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开放发展的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涉及面广,牵涉多个层次的系统。有些系统处于同一层次,有些系统则分属不同层次,这些系统始终处于变化中,存在信息交换。因而,在具体实施中,评价主体必须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复杂巨系统,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一步细化指标,实施系统化多元评价。

猜你喜欢
人理事理新文科
谁 啊
生来孤独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语 丝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XRWS+SWOT分析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王夫之、朱熹《诗经》经文评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