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林江,张胜冰
1.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2; 2.上海市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属于慢性肝病之一[1],是指无过量饮酒史,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综合征。NAFLD属中医学“肝癖”“邪痛”“积证”等范畴[2],症状轻微无特异性,主要临床表现为纳差、气短、叹息等,且该病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有关。有研究显示[3],我国NAFLD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重度脂肪性肝病患者出现肝硬化的概率为1.5%~8.0%。因此,针对该病给予积极有效治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多在改善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给予调血脂、降血脂药物等进行治疗,但存在肝损伤等不良反应[4]。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局部和整体统一,采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施以化湿清热、兼以疏肝化瘀之法,通过多途径、多角度进行治疗[5]。消脂方加减是笔者在临床中以益气健脾化瘀法为治疗原则而自拟的方剂,对于湿热型NAFLD具有较好疗效,可起到降血脂、保肝、利胆的作用,广泛用于代谢综合征、肝炎及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笔者采用自拟消脂方方减治疗50例NAFL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0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9~72(52.83±6.13)岁;病程6个月~15(4.63±1.73)年。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0(52.17±6.34)岁;病程7个月~16(4.98±1.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癖痰湿证的诊断标准[6];②经B超或CT检测确诊为NAFLD;③年龄≥18岁;④受试者对此次研究知情,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3 病例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血管、肝、肾等疾病;②精神意识不正常者;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④妊娠期患者;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⑥因个人信息资料丢失无法进行统计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均控制饮食、禁酒等,并进行健康教育,强调饮食清淡重要性,积极运动,严格控制体质量。对照组给予易善复片[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59010],每天3次,每次2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消脂方加减治疗,具体药物组成:醋柴胡9 g,荷叶、薄荷(后下)、何首乌各10 g,当归、菊花、泽泻 15 g,生山楂、决明子各20 g。肝气郁结者加郁金 10 g,香附10 g;肝胆湿热者加茵陈12 g,龙胆草 12 g;肝阴不足者加生地黄15 g,沙参18 g;气滞血瘀者加桃仁9 g,红花15 g。每日1剂,水煎400 mL,早晚分服。
1.5 观察指标
1.5.1 血脂水平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包括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
1.5.2 肝功能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包括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等。
1.5.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症状为痞满、胃脘痛、体倦乏力、纳呆少食、大便稀溏,按照症状重度、中度、轻度和正常进分别计9分、6分、3分和0分,分数与患者症状呈正比。
1.6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肝细胞脂肪病变<5%、B超检查肝内回声均匀、肝内小血管清晰;显效:若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明显,肝细胞脂肪病变为5%~33%、经诊断TC和TG比原有值下降≥30%,B超显示肝内回声轻度减弱、小血管显示尚可,肝病回声轻度减弱;有效:当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TC和TG下降原值的10%~30%,且肝脏B超显示肝内回声、小血管显示较之前有所改善,肝细胞脂肪病变为33%~66%;无效: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等无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病变>66%,且血脂下降幅度未达到相关标准,B超显示结果无好转。
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100%
2.1 两组NAFLD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HDL-C低于本组治疗前,LDL-C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AFLD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2 两组NAFLD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和GGT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AFLD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NAFLD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AFLD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2.4 两组NAFLD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有效率为86.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NAFLD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NAFLD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为肝失调达、肝络失或失养[7-8],肝郁脾虚是NAFLD产生的起始原因,贯穿于病程始末,由其产生的“痰”“瘀”互相聚集,并在肾气亏虚或肝郁脾虚等基础上产生循环,可加重病情,故治疗时应以活血散结、理气化瘀等为主[9]。现代中医学从多方面对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患者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NAFLD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流变学者较正常人升高[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G、TC、HDL-C、AST、ALT和GGT低于对照组,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自拟消脂方加减治疗NAFLD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水平、肝功能。顾立梅等[11]研究发现,湿热、痰湿与AST、ATL等关系密切,易导致其水平升高。湿热型NAFLD是代谢综合征肝病的常见症型,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若脂肪较多会使得肝脏脂肪发生改变,促使肝功能受损[12]。肝郁气滞及其所致的“血瘀”与血流变化密切相关,血液黏度上升、血流流速变慢,其脾虚所生的“痰浊”和血清TC、TG相关,可将TC、TG作为微观指标[13]。自拟消脂方加减方中柴胡可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丹参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并发挥行肝经之瘀的功效;山楂消食化痰;决明子疏肝行气、散结化滞,又可以起到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保肝、泻下通便、抑菌等多重作用[23];荷叶、薄荷、菊花具有疏肝行气、清肝、散结和化痰等作用;何首乌、当归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疏肝和络之功[14]。有研究表明[15],柴胡能够促使糖皮质激素分泌上升,而辅酶色素C还原酶和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下降,保肝效果较好;菊花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清除羟自由基;泽泻可降低肝细胞内的TG、LDL含量[16],可有效提高HDL的含量;生山楂可调节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有效减少炎性反应;薄荷中的石油醚萃取物,可起到保肝效果,而山楂内有脂肪酸,能够加快脂肪代谢和胆固醇的排泄,使得三酯甘油及胆固醇的浓度得以下降[17]。因此,自拟消脂方可有效抑制体内脂质合成,延缓肝硬化形成,改善其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协同作用明显[18-19],相辅相成,可改善脂代谢,减少肝脏脂肪沉积,治疗效果更好。
另外,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在西药基础治疗上采取自拟消脂方加减治疗效果更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20]。痰湿为NAFLD产生的主要原因,自拟消脂方加减方可发挥化痰利湿、理气通络之功效,通过化痰除湿以绝其本,诸药合用,共奏湿清热消滞、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之功[21-22]。当归补血、活血,发挥润燥滑肠、大便不通等效果,可有效改善其痞满、胃脘痛症状,可促进其消化功能增强。另外此类患者多伴有体倦乏力,醋柴胡可起到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23],而泽泻可发挥益气健脾的效果,并根据肝阴不足、气滞血瘀分别添加地黄、沙参或加桃仁、红花等,可起到健脾益气、理气和胃的作用[24],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脂质代谢,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综上所述,自拟消脂方加减治疗NAFLD湿热证,可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和肝功能,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此次研究只是初步探讨,样本量较少,今后需加大样本量,并延长治疗疗程,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制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