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2023-06-26 23:35陈鸿青程丽云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陈鸿青 程丽云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青少年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事关民族文化的兴衰。高中历史课堂是培育学生文化认同的主阵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责任感。文章主要从创设历史情境、精研史料教学、注重精神引领、课堂内外联动四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通过相关策略的实施,能有效培育学生文化认同,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认同教育 高中历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2-88-03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青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年的文化素养高低关系着民族文化发展的前途命运,提升青年文化素养,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文化认同指的是人们对某种文化的认可、接受和自觉实践,并按照该文化形成自身的思想体系以确认自我身份、融入同类群体和追寻价值意义。”[1]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广博丰厚的文化资源,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高中历史课堂是培育学生文化认同的主阵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责任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依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学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培育学生文化认同的独特优势。

一、创设历史情境,体验文化魅力

历史事件具有不可复现的特点,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历史对于学生而言是与现实生活有距离的过去,学生对于历史本身有着强烈的探索意愿,然而历史教材中部分语言较为凝练,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反映历史细节的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形成历史学习的思想实验现场,引导学生形成对历史更为全面、立体的理解,形成更加多元的解释”[2]。学生可以在生动鲜活的历史场景中唤起情感的共鸣,感悟历史的风采,体验文化的魅力。

《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纲要(上)》)第4课包括四个子目,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现了两汉充分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的模式,以及社会危机导致王朝覆亡的过程。本课的“学思之窗”欄目包含三条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解读这些材料,带领学生开启一场“品诗词歌赋,论家国人生”的历史文化之旅。

第一条材料是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对于君主驰骋游猎、贪图享乐的讽喻,劝谏君主在游猎享乐的同时不要忘记民生和国政:“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汉赋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对仗工整、辞藻华美,在内容表达上体现出作者对国计民生的殷殷关切之情。在反复吟咏诵读之中,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在心中自觉产生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关怀,真正实现家国情怀的落地生根。

第二条材料是乐府诗《江南》中的名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是汉乐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被学界誉为乐府诗中的明珠,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的愉快场景,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朴素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在品读该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诗词文化的韵律美和画面感,加深了其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

第三条材料是东汉《古诗十九首》中的代表作《行行重行行》中的名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反映了东汉末社会动荡,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诗中的生离死别不是个别人的离愁别恨,而是对动乱岁月的记录。学生在阅读该诗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国诗词等文学作品中不仅仅包含对于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和赞颂,更重要的是一种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变迁、人民苦乐的历史过程的别样记录,从而品味到中国诗词涵盖的历史厚重感和穿越千年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词等文学作品作为一定时期内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独具魅力的特殊史料。学生在诗词意象反映的特定情境中,理解诗词赋等文学作品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感知在强大繁荣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文化繁荣的魅力,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引发对于文学作品中涵盖的家国之思的情感共鸣,初步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精研史料教学,品悟文化内涵

历史研究的意义在于鉴古知今,人们能从以往发生的事件中寻找规律和启示,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生活。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梁启超曾对史料有这样的表述:“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3]史料的搜集与分析作为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路径,既能充分体现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又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高中历史教材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配备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史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从所给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对其真实性和研究价值作出判断,以一个历史学者的视角研究历史、找寻真相,从而激发其历史学习的深层次动力。

以《纲要(上)》第3课为例,本课讲述了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过程,结合课文重难点内容,本课提供了两则史料。第一子目“秦的统一”,对秦统一历史意义的认识是本课重点,教材提供了来自西汉、东汉、唐朝和明朝的史论作为史料。这些史料代表了后世对秦统一和秦制的历史价值、历史意义的充分肯定。学生通过阅读不难发现,在这些评价中,对秦始皇的肯定主要集中在统一中国的功绩方面,秦统一全国后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为后世王朝长期沿用。

第二子目“秦的暴政”,秦的速亡与之前建立的空前统一、强大繁荣的帝国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议题。课本在此处选取了西汉贾谊《过秦论》中分析秦二世而亡教训的相关史料。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贾谊认为秦统一之初原本有一个大好的政治局面,“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这是一个巩固统治的大好时机,秦始皇却不顾民意,继续以法家“暴虐”之道治国,废弃了王道治国理念。事实证明,秦始皇的重大失误在于忽视了“取与守不同术”,兼并战争时期与和平治国时期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如果固守原有政策,必将导致灭亡。

同样是对秦制的分析,看待问题的时间跨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短期而言,秦的多项巩固统一措施加重了人民负担,致使其二世而亡的悲惨结局,但从长时段的角度看,“百代皆行秦政制”,秦的多项制度为后代沿用,开创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帝制社会的政治传统,不可谓其不伟大也。由此可见对于史料的分析,不光要明确史料的基本含义,更要通过对史料撰写人所处时代环境和其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去分析史料的深刻内涵,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科书中精选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史料,为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考证史料来源、分析史料内涵、探究史料价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在对不同类型史料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形成对于中华文化内涵的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注重精神引领,内化文化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中华精神历久弥新。历经五千多年历史长河的激荡,千千万万人民群众铁与血的斗争,历代先贤的去芜存菁,中华精神文化传统在阵痛中不断积淀下来,火尽薪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折射出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走向,成为联结民族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体系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先秦诸子百家优秀思想可谓思想典范,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的第三和第四子目详细介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发展概况。其中,儒家的“为政以德”观念为当前推进以德治国提供了范例,“克己修身”成为青年学生涵养自身品行的重要途径;法家的“法治思想”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了解道家的“朴素辩证法”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可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和崇尚和平的意识。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抗争的赞歌。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革命传统文化,其中革命精神是其重要内容。革命精神主要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劳模精神等。学生通过了解革命故事、认识革命先辈、感悟革命精神、树立革命理想,能够加强对中华优秀革命文化的认同,从而自觉传承和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筑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和革命信念。

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这决定其在落实基础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应熟练掌握历史知识,运用所学技能解决相关问题,而且要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盛衰荣辱的合理评价,形成对中华优秀精神文化的高度认同,将其融入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素养。

四、课堂内外联动,践行文化认同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要实现这一目的,仅仅依靠传统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新时代的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条件不断开辟历史课堂的新形式,确保素质教育在历史课堂中落地生根。第二课堂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形式、感性等问题上的缺陷,以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

历史学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根据开展活动场所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两个方面。校内活动主要有:建立关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小组,每周开展一场文化专题演讲,演讲主题可以围绕历史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文化遗迹、历史文化故事等进行设置;学生自主搜集材料,撰写有关历史文化的小论文,或者创办历史文化主题小报,学生在搜集和辨析史料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认识,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思维;在重大纪念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例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在五四青年节开展弘扬五四精神的主题朗诵活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等。

校外实践主要有: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陈列馆、历史纪念馆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场所,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访问当地的英雄人物,例如抗美援朝老战士、抗疫英雄模范、各行各业的先进人士,学习他们为祖国繁荣甘愿奉献终身的伟大精神;开展田野调查,调查当地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遺迹、古建筑等,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言献策等。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校内外活动,学生对于中华文化产生了自豪感,增强了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责任意识。

在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处理上,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对文化的认同过程也是一个由知到行、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主要让学生形成对文化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并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得以展现出来,从而在课堂内外的联动过程中真正实现文化认同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事关国家文化命运的兴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要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文化认同为其提供了一种方向指引和精神支撑,为高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形成核心素养的同时强化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从而达到以“史”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星星.现代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23.

[2]杨晓伟.细节、情境与想象: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刍议[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12):29.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9:57.

[4]杜英美,贾乐永.历史第二课堂在高中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1):119.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