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的,适度“用力”

2023-06-23 21:57:03马常英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缺勤师幼花样

话题中的教师尝试变换了多种点名的方法,但幼儿的兴趣都只维持了一阵子,新鲜感褪去后,他们对待点名又不那么积极了。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似乎过于在意幼儿是否对点名的过程感兴趣了,以至于想尽办法变换花样引发幼儿的兴趣,却还是不能如意。

其实,我们需要回头去思考,点名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在班级管理方面,点名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统计出勤的人数,以便幼儿园准备餐点;二是发现缺勤的情况,了解缺勤的原因,做到家园无缝衔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我们来分析一下教师们采用过的那些点名方式。

一种是常规的点名方式,即教师叫幼儿的名字,幼儿答“到”。用这种方式点名,互动形式似乎有些单一,幼儿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但一旦幼儿熟悉这种点名方式后,一般来说每天的点名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可能还没等幼儿因为无聊而坐不住,名就已经点完了。

另一种是花式点名。实际上,教师很多“创新”的方式是不太实用的。特别是有的教师把点名环节设计成让被点到名的幼儿回答一个问题,或讲述一段话,或伴着音乐唱歌、跳舞,这样一来,整个点名环节可能就需要很长时间,导致有的幼儿都坐不住了,还影响后面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班级的一日活动流程基本是稳定不变的,过于放大点名环节,甚至让它变成集体教学活动,肯定是不合适的。况且,同一种形式的点名,重复的次数多了,幼儿也会失去兴趣,而教师不可能一直变换花样,就算想变也不可能花那么多精力去研究点名环节。

也有教师利用各种形式的自主签到或分组统计的方式来替代点名。但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幼儿自主签到或分组统计不一定能及时获得准确的出勤信息。所以,我觉得自主签到或分组统计仍可以在班里进行,但不宜让其直接替代点名。

通过以上分析,我来谈谈我的建议。我认为,在点名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渗透一些其他领域的学习内容,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且始终围绕点名的主要目的去设计活动,不宜把点名搞得过于复杂,更不宜让点名成为变相的集体教学活动。

首先,點名环节时长要短,一般要在5分钟以内完成,以减少幼儿不必要的等待。点名的方式应易于操作,花样不宜过多,以既稳定又有一些变化为宜,且以不过多占用师幼的时间与精力为佳。教师要分工明确。幼儿来园后一般先自由活动,负责晨间接待的教师会对出勤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但有时在做操时间里还会有幼儿来园,所以,点名环节安排在上午的集体教学活动前比较合适。完成点名后,保育老师负责上报人数、准备餐点,一名教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另一名教师则负责了解幼儿缺勤原因,做好缺勤记录。

其次,在点名方式上,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设计。比如,在小班时,可以由教师叫幼儿的名字,既有利于幼儿熟悉同伴,又有利于师幼互动;在中班时,可以请幼儿按座位或学号顺序轮流起立自报姓名,如“1号×××”,师幼一起关注哪些人缺勤了,这样能够让幼儿集中注意听哪个学号的小朋友没来,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大班时,可以集体用数数、报数等方式知道总的出勤人数,若发现与班级总人数有差额,大家再一起找出是哪些人缺勤了。

总之,点名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个固定环节,它再怎么变花样,也必定会有重复的时候。所以,教师不要在这个环节过度“用力”,也不要盲目跟风,做些不符合实际甚至徒劳的工作。

(山东日照市岚山区实验幼儿园 马常英)

猜你喜欢
缺勤师幼花样
产科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2:24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幼儿100(2023年36期)2023-10-23 11:41:40
国外中小学教师缺勤现象述评与启示
花样童年
洁齿的花样
学生天地(2020年26期)2020-06-01 02:17:40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什么类型的员工更易缺勤?
——从企业员工档案的角度分析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32
绽放花样
母子健康(2015年8期)2015-12-12 08: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