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芳
【摘要】文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核心素养相结合,细化为七个方面的精神特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并采用三种方式融合到课程授课过程中,为今后中职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课;挖掘与融合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中职校园中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诠释、宣扬、教化,利用思想引导、理论传输、精神感化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与社会主流意识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以文化人、以文固本方面担负重任。思想政治课是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思政课程中挖掘相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既能让学生在寻根溯源上提升文化自信,又能丰富思想政治课育人的方式方法,完成立德树人、固本培元、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次次的深入要求反映出我党深刻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所谓守正创新,中职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要不忘本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将其思想理念和精神智慧与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相结合,实现深度融合,以推动新时代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挖掘的标准
根据2020年教育部制订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了思想政治课育人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因而,课题组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时,以此为出发点,使之与思政课各科达到有效融合,传承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在传统文化挖掘过程中,我们结合核心素养,将其细化为七个方面的精神特质:(一)不可触犯的爱国精神;(二)一丝不苟的劳动精神;(三)国家安稳的大局意识;(四)守法明智的为人之道;(五)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六)积极向上的处事风格;(七)主动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在挖掘中,杜绝“回到过去”的思想,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传承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结合中职思想政治课授课内容及方法,使之达到有效融合,创造出适应中职学生、适应当前时代的思政课课堂文化形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并把“能让学生应用到生活中”作为实践目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有效地融入思政课育人实践中。
三、具体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庞大,为便于使用,课题组在整合过程中,按照七个精神特质,对照相关书籍,对与中职思政课相关的内容进行摘选,摘选后课题组进行汇编摘录,汇编成册,在授课过程中选取对应的融入方式与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引入到思政课授课过程中。在融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事例法、忆古法、比较法。本文中,以三个方法在某一堂课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实施举例,从确定融入点、具体内容以及评价三个方面来展示。
1.以事例法论述积极心理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事例法主要以人物传记、历史事例切入课程关键点,以事实为依据,让学生明事理,促进思想进步。
(1)确定融入点。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直面挫折我能行”章节中,授课一般采用心灵故事—心灵解读—心灵体验(活动)—心灵感悟—青春导航五步法的授课思路,在心灵故事环节,在原有现代案例的基础上,从“积极向上的处事风格”精神特质内容中寻找中华传统人文案例,融入课程内容。
(2)具体内容。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逐年上升,大部分产生的原因是情感得不到宣泄或支持,困境中无法走出自己思想的泥潭,面对挫折选择了粗暴的解决方式。鉴于此,在本节课程案例选择中,在原有案例突出外部困境的基础上,突破外在可见的困境,以自己思想陷入困境为出发点选取案例,选取了学生都熟知的李白,以李白的《行路难》为切入点,讲述该诗在创作时,李白经历了什么,并借助诗中文字,将李白“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饮食,想要行路却处处艰难,迷茫的无所适从”给学生剖析出来,但是却迎来转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论当时身处何种境地,李白都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广交天下友人,游遍天下名山,即使一辈子抱负不得施展,却也不妨碍他成为“诗仙”。
(3)评价。《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是培养中职生能够以积极姿态分析自我,并寻找适合自己发展途径,形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课程开设时间是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这个时间,学生已经度过了中考后的迷茫,并在中职职业教育下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面临着从基础向专业精细化转变,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加之还有各式各样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会有找共情之人的趋势,在遇到各种困难挫折时候怎么去化解,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多。在这里引入学生从小就学习的李白,学生会豁然开朗,原来李白也有茶饭不思、怀才不遇、迷茫艰难的情形,那怎么还能成为诗仙呢?在这样的心理预设下,迅速达到共情,顺理成章地引出李白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为课程最后要告知学生遇到挫折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形成铺垫,继而完成教学目标。
2.以“忆古法”来传承文化的力量
忆古法,主要以传统的文化风俗、器皿、传统手艺等为载体,结合当前社会文化思想,为学生回首过往、立足当下、开创未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1)确定融入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章节,引入海南传统文化“黎锦”“儋州调声”“竹竿舞”“海南粉”等项目,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具体内容。考虑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课题组借助一些具体的实物或当地传统表演来与学生引起共鸣,海南省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早餐常见的海南粉、宣傳颇广的黎锦、学生兴起时会来一段的儋州调声、外乡人听不懂的琼剧、各大景区常见的竹竿舞,在授课前先安排学生分组在课堂上展示家乡的特色文化节目,并提前了解其由来、发展。通过在展示过程中,学生领略自己家乡文化的特色,感知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首先会融入一个观点,即传统文化在身边;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海南有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到现在为什么减少了很多,引出“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学们表演的这些传统文化节目能够被流传下来,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怎么做,从生活实际出发实现教学目标。
(3)评价。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到教学中,学生会把这一抽象的概念进行具象化,进而深入学习。本土文化是唤起学生兴趣与记忆的一个重要点,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保留习俗、传统手艺都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极大的支撑。比如黎锦工艺,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劳动精神。海南粉的演变适应了很多外地人的口味,这也是一个传承,学生在本土文化中探究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了解不是一成不变,不是老古板,也不是回到过去,忆古思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承中去。
3.以“比较法”学习传统哲学中矛盾的观点
比较法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观点,与课程需要学习的理论相近或相反的,拿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同时加深课程教学目标,指导生活实践。
(1)确定融入点。《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揭示了矛盾的两面性及对事物发展的推动性,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许多关于矛盾关系的思考和观念,可以在这里融入。
(2)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是指事物中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或性质。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相关的逻辑体系,但却通过一些比喻、语言、故事等形式来表达事物中的这种矛盾关系。
(3)评价。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与唯物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传播以及发展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传播的思想基础。其中蕴含的中庸之道与统一观点,对维护人际和谐、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和平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实施效果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多方位渗透中国元素,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在课程教学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当前的复古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学习课本中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全面学习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指导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提升文化自信。
2.为中职思想政治课程内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参考
当前,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较多,但是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渗透却并不多见,课题组通过挖掘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整理成册,以三种方式将七种精神有效融合到授课过程中,是一种创新,也为今后中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五、思考
1.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广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困扰课题组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广度,因传统文化涉及面广,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積累,并能熟练运用,因此,需要授课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并研读相关材料,扩大知识面,才能更好地实现融入。
2.学校的投入
学校的重视程度对于课题的研究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重视相关内容的培训,以保证授课质量,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并引导教师开发有吸引力、贴合当地实际的校本读本,以便更好实现文化育人。
【参考文献】
[1]王晓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J].新西部,2022(11).
[2]包小燕.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功能与定位[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32).
[3]万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