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中考改革有效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2023-06-21 04:42:38谈思源
教育界·A 2023年14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探究生物知识,积累探究经验。在开展生物教学时,教师要将实验教学当作重要内容,并通过有效的生物教学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201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了,新中考改革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教师还应基于新中考改革的要求有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关注学生在能力上的生长,多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切实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新中考改革

作者简介:谈思源(1994—),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海陵中学。

在最开始进行生物实验时,初中学生更多是在模仿,教师怎么做,学生就会照着做,只要结果对了,他们就觉得实验的目的达到了。这样的实验理念不利于学生深度探究生物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生物教学改变学生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让实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发展相关能力的帮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实验热情

在对实验感兴趣的情况下,学生会更愿意参与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方案时,应当考虑如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主动尝试实验[1]。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讲解基本知识后,特意带领学生到学校旁边的菜园观察农民种植苋菜的过程。在观察活动中,学生发现,农民们会在松土之后播种,浇水,然后用一块厚黑的布罩在泥土上。观察这一种植过程后,学生产生了疑问:农民们为什么这样做?这有什么科学依据吗?笔者随即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疑问设计实验。为了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实验习惯,笔者不急着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提醒学生先提出相应的实验假设,再据此设计具体的实验流程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1.用厚黑布罩上,是为了不让苋菜的种子进行光合作用;2.用厚黑布罩上,是为了阻止鸟儿偷吃苋菜种子;3.用厚黑布罩上,是为了创造黑暗环境,因为苋菜种子在暗处才能萌发。在提出自己的猜想后,学生组成了实验小组,从自己更感兴趣的假设出发设计实验。此后,学生进行了对照实验,在两个盒子里放入等量的苋菜种子,其中一个盒子不做处理,另一个盒子用厚黑布罩上,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验证方式控制实验变量。可以看出来,笔者创设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了探究兴趣,学生纷纷积极地参与实验,在实验中进行观察、思考。

在设计生物实验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基本学情,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尽可能地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实验热情,在真实而又熟悉的情境中完成实验,更好地积累经验、丰富认知。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演示过程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获得体验,也需要通过实验发展能力。但是一些初中生物实验对实验条件有较高的要求,部分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无法让所有学生都到实验室进行动手操作。此时,如果教师直接将实验内容讲给学生听,学生可能也无法有效理解相关知识。也有教师会采取演示实物模型的方式讲解实验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学习实验的原理。然而模型是静态的,难免会让学生感觉不真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动态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知,切实理解相关知识。当然,为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了解学生的学情,并在课前搜集相关的演示实验资源,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详细地展示出来。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中“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的教学为例,仅通过讲解、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掌握耳朵的工作原理,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图片、动画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先展示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咽鼓管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随后,教师可通过动画展示耳朵的工作原理,包括耳郭收集声波的工作原理,以及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耳朵的工作原理,教师还可以在播放动画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在认真听讲时,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请问你身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这一信息传递活动呢?你能不能将听觉形成的过程以简图的形式画出来呢?”通过观察学生画的简图,教师可以知晓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可以播放更加逼真的视频,将听觉形成的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的过程。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对耳朵的工作原理产生相对深入的理解。

可见,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呈现实验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相关知识。与此同时,处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实验知识。

三、尊重学生主体,组织自主实验

新中考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学生的体验和个性化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获得实验体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学科素养,发展各方面能力。即便面对较为陌生的实验题,如果学生有相关体验,知道如何迁移所学知识,学生就不会不知所措。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可以不讲的尽量不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可以掌握的,教师就要给他们自主体验的机会。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材中“昆虫”的教学为例,笔者先是在课堂上展示蝗虫的浸制标本,让学生观察标本,并据此说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随后,笔者根据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在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基础后,教师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验道具,鼓励学生自主观察蝗虫的结构。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笔者也提出了一些引導问题,包括“大家用手触摸蝗虫的体表,有什么感觉吗”“蝗虫表面的结构叫什么,有什么作用呢”。随着实验与观察的深入,笔者又提出了更难的问题,包括“同学们,你们能区分蝗虫头部的体节之间的界线吗”“蝗虫的头部有哪些感觉器官,功能又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就这样,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完成了自主实验,加深了对昆虫的认识,同时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注重实验拓展,启发深入思考

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实验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以思考推动自己顺利完成实验。在这样将思考与实验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潜能会得到有效开发。

教授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材中“植物体的组成”一节时,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观察实验。在进行观察实验时,学生需要先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并在培养皿中装上适量水,然后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在学生观察时,笔者提问:“同学们,大家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片下表皮的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呢?叶片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呢?”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观察,也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学生观察并回答后,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画出叶片下表皮的保卫细胞及表皮细胞。在这样的观察实验中,学生不但学习了如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临时装片以及整理器材,也对实验的过程、观察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意识到了自己可以借助观察到的内容去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观察任务后,笔者又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相信同学们在这次实验后,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么,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在保护绿色植物这件事上,作为初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吗?”

可见,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收获体验、掌握知识,也可以使学生发展思维。在组织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维度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效成长。

五、完善教学评价,提升实验效果

新中考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愿意参与实验活动,更愿意进行深入思考。基于此,教师还需要改变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评价自己、评价同伴。这样的评价机制会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材中“人体的呼吸”的教学为例,在上课之前,笔者已经做过调查,询问了学生是否知道人体呼吸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什么,大多数学生知道答案,因为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过相关内容,于是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验证人体呼吸产生的气体含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上。因为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所以在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在阅读教材后,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为方便学生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笔者提前准备了锥形瓶、玻璃管、橡皮管、澄清石灰水等实验器材,在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后,笔者及时提供实验器材,辅助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发现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因为人体呼吸产生的气体而变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吸产生的气体含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在学生完成实验后,笔者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环节进行评价,说出自己的收获,找出自己的不足。有学生评价道:“在完成这个实验时,吸气、呼气、捏气管的力度是需要反复揣摩的,否则可能会一不小心吸入石灰水。”显然,这样的实验反馈更真实,也更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会让学生更有获得感。

六、丰富课后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还应考虑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减少机械作业。为达到此目标,教师可以尝试布置课后实验作业,这样的作业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提供学生更多的探究机会[2]。

在教授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后,笔者就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了课后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将几粒玉米种子带回家,然后把一半种子放在清水里浸泡。在第二天放学回家后,学生需要先使劲捏浸泡后膨胀的玉米种子,再捏一捏没有放在清水里浸泡的玉米種子,比较二者的差异。之后,学生需要用小刀切开浸泡过的玉米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切面上,然后将观察到的结果记下来。这样的家庭实验作业既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又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要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但需要耐心、认真地去探究。

结语

当前,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生物实验教学也愈发受到教师、学生的重视。在新中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认真研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也要深入分析实验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晓芬.新中考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跨学科案例的教学设计与思考: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例[J].生物学教学,2022,47(3):26-28.

[2]刘艳红.新中考改革对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影响[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9):6-8.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1:45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18:51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