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教育的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2023-06-21 22:09王伟娜
教育界·A 2023年14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小学

【摘要】在五育并举的视角下,审美教育备受重视,成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道德和精神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此,文章从审美教育的概念出发,分析小学阶段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现状,并针对如何推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小学音乐学科的审美教育价值展开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小學音乐教师有序开展音乐教学,实现音乐育人,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音乐教学

作者简介:王伟娜(1985—),女,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店村学区。

在小学阶段开展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人格、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并未发挥音乐学科的美育功能,并未将审美教育有效地融入音乐学科教学活动中。对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审美教育的内涵,并在审美教育的视角下开展音乐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分辨美丑,使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完善的人格。

一、审美教育概述

(一)审美教育概念分析

审美教育,主要指通过艺术作品或艺术鉴赏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净化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启迪学生的智慧。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审美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至现代社会,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阶段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在小学阶段开展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辨别善恶美丑,使学生能够主动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在审美教育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具有发现美的能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生活中的人和物身上所具有的美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稳定、健全的价值观,如果受到一些不良事物、丑恶现象的误导,便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针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是立足于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满足学生身心发育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审美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蕴含美的精神品质。在这些精神品质的熏陶下,学生能够主动向善、积极向美,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审美能力、价值观念与思想道德的协同发展。这对于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重要基础。

2.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美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与德智体劳四方面的教育具有密切关联,因此,做好美育工作对于推进五育并举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来看,首先,学生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会学习有关美的理论、美的知识,这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产生智育的效果。其次,开展美育有助于学生感受各类美好事物中的精神之美、道德之美和情感之美,使学生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达到德育的效果。再次,在开展美育的过程中,教师展示有关美育的艺术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以体育为主题的作品,而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之美、拼搏之美,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美育和体育并举的效果。最后,一些用于美育的艺术作品也蕴含劳动精神,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实现劳动素养层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做好美育工作可以密切德智体美劳五方面教育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切实推进五育并举。

二、审美教育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一)审美教育渗透效果不理想

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堂中,部分教师并未将审美教育充分融入音乐教学实践中,并未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审美教育,导致审美教育效果不理想。与此同时,在部分学校,音乐、美术等学科处于弱势地位,存在被边缘化的情况,这就导致部分音乐教师并未认真对待音乐教学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效果。教师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准确把握审美教育的内涵,没有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无法将审美教育融入音乐课堂中。

此外,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音乐知识的讲解上,忽视审美教育的开展,这也对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造成一定的阻碍。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这势必会影响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效果。

(二)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教师习惯于采取讲授式教学模式,没有组织学生探究音乐作品的创作技巧、演奏技巧或情感价值等要素,这一方面导致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认为音乐学科枯燥无味,未能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无法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更遑论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不难发现,教学模式单一是影响审美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1]。

(三)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影响审美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当前的音乐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时局限于课本,并未引入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和网络上的音乐教学资源。单一的教学内容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生缺乏主动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学生未能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未能主动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并不利于提高审美能力。

(四)音乐教学评价有待优化

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但在当前的音乐课堂中,教师给出的教学评价质量不高,而且教师比较关注学生是否掌握音乐知识,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发出的是单方面、单向性的评价,并未融合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也没有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性评价,教师无法从学生的视角诊断审美教育的成果,自然无法提高音乐教学和审美教育水平。因此,如何优化教学评价,并以此提升审美教育效果应当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关注的重点。

三、基于审美教育的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

(一)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目标

为了推进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主动更新教育理念,意识到审美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并主动将审美教育融入音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设置音乐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发展,也包括音乐思维、审美能力、思想道德和精神品质方面的發展。

以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古韵新声”这一单元为例,此单元的《梅花》《梅花三弄》等音乐作品与传统音乐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据此设置以下教学目标:第一,了解此单元歌曲的基础知识、创作背景以及歌词韵味;第二,欣赏歌曲,并感受歌曲中的情感,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之美;第三,此单元的歌曲均与传统音乐相关,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尝试概括传统音乐及传统文化的特点[2]。

通过上述教学目标不难发现,目标一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实现知识方面的发展;目标二侧重于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欣赏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之美;目标三侧重于以音乐作品为媒介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调整教学目标之后,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有关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美和文化美,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

此外,教师应当做好新课标的解读工作,主动学习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先进的教育理论,以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和落实新课标为导向,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为科学,更能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审美教育效果

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作品中的美,使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接受审美教育。对此,教师应当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探究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提升审美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美育发展。

以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美丽的草原”这一单元为例,此单元的《美丽的夏牧场》《赛马》《牧歌》等歌曲均与草原生活有关,但学生并未接触过草原,不了解草原上的事物。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有关草原的视频和图片,创设有关草原生活的情境,将真实的草原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进而能够对歌曲里的赞颂之情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在情境教学的帮助下,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而且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体验的状态,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作品之美,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3]。

又如,以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我的祖国”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探究任务: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通过探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一任务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音乐作品,与同学展开交流,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感受作者的赤子之心。在探究教学模式的帮助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与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韵律之美、爱国之情,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能够对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充满兴趣,就会更加主动地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作品之美。教师应当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将生活中的音乐元素、网络上的优质音乐资源引入课堂,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更符合学生的口味,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例如,《孤勇者》是流行于小学生群体的一首现代歌曲,歌曲塑造了一个英勇不屈、不惧黑暗、顽强拼搏的英雄形象,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风”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入这首歌曲。《奥林匹克号角》和《孤勇者》所表达的拼搏精神具有一致性,教师引入《孤勇者》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奥林匹克号角》展现的拼搏精神,有助于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感受到拼搏之美。

又如,以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七彩的生活”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鸟鸣、风声、水声等。如此,既能使音乐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又能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4]。

(四)做好音乐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

教师需要做好音乐教学评价,发挥音乐教学评价在教学诊断、反馈和指导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是否掌握音乐知识,能否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是否能够感受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之美。

教师应当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结合调整后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多元化评价,进而提升音乐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审美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而后将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身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确保音乐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审美能力、审美水平进行评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审美教育效果、审美教育水平进行评价,从而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助力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发现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发挥音乐学科的美育价值。

结语

审美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价值取向、审美品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教师应当重视审美教育的价值,多措并举推进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郭学飞.让心灵与美共栖: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J].智力,2022(2):40-42.

[2]陈涛.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125-126.

[3]吴露薇.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J].新智慧,2021(25):69-70.

[4]王少俊.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9):115-116.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小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