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抉择

2023-06-21 10:21:36乔禾培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便捷,但同时网络文化又对普通高等教育和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取向抉择都提出了许多挑战,网络文化的繁杂内容深刻的冲击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生存方式,严重侵蚀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使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方式受到了巨大挑战,应根据互联网在当下时代的特征对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涵加以有效总结,最大限度的提升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塑造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互联网文化推动着世界不同国度间的文化教育文化交流和教育间的全球协作,通过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成长中的青年人的判断标准及观念建设。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价值方向引导的问题上,丰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是具有必然性的。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裂变式蓬勃发展后时期下,网络文化在电脑和手机等载体的量产和不可替代的使用性影响下,也出现了无可避免的快速发展和井喷式扩散态势,巨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道德和价值观念,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冲击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各文化层面”。现代文明也深刻烙印着互联网文明的全新生态特性。在当下快速发展网络的新年代,我们所呈现出最鲜明的时代发展特点就是价值观的多样化蓬勃发展。这个变化既有其必然,又有其必然。其一,价值观的多样化是世界蓬勃发展的首要条件。价值观间尽管存在着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研究对象,但却承载了共同影响社区成员、推动新时代发展的相同责任,正是这种斗争性与统一性共同促进着全球发展。其二,价值观的多样性也是各种文明相互碰撞与发展的重要要素。尤其是代表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内驱力量的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过程,直接驱动了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前进和完善。其三,价值观的多样化也是打破文化歧视的直接途径,消除站在文化霸权主义制高点埋没文化多样性及自主选择权的绝对文化主义现象。

二、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困境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认知的冲击

“网络的多元信息打破了国家信息垄断,弱化了国家对民众的政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确,随着世界信息革命的深入,我国传统的信息垄断面临重大挑战,社会政治生活逐渐透明,传统文化的权威性逐渐淡化。人的自我意识也日益扩大。通过网络平台具有的开放包容、信息含量爆炸及交换速度极快的特性,世界各个角落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碰撞都被展示在网络世界中,只要置身于互联网中便不可避免的被信息所填满,其中不乏与现实生活交织但对立,与现有观念重合又冲突的内容。在这个文化语境下,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与教育的做法显得更加艰难。网络推动着各个地域文明的互动,大学生能够更轻易的接触到全球最新的思想观念,但每个国家对于公民的价值观念的建立都无不重视,尤其是大学生、青年人在这个世代对于政治经济的影响愈发显著,在这个作用下,针对大学生思想的网络内容也成了东西方国家博弈对抗的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平台来宣传其思想,把他们的人生理念、消费思想、生活观念推介给国内的大学生。这种过程是极其隐秘的,因为他们利用影视、歌曲进行”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传递,同时利用这些在无形中进行政治宣传,而这都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不过,由于大学生们所在的年龄,对思想分辨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也很容易被他们的宣传所影响。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客观性的质疑

网络文化发展的负性效果消解了中国校园文化的主体价值观念,由于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对我国传统主导的价值理念产生巨大的冲击,使马克思主义所引导的价值理念更加个性化,从而产生了多重价值评判标准共存的困局。这对大学生个人观、价值思想、正确世界观的养成与建立势必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将会对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不小的阻碍。网络文化渗透影响着大学生校园生活构建和社会生活发展,重塑了他们的思想态度与生活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中国的网络文化是一个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交织互渗、功能强大、富有艺术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场域。互联网诞生以前,人类基本上存在于实体的现实环境之中 ;而互联网诞生并演变至今天,人们的生存空间则出现了历史上的剧变 :既在真实的物理空间,也在虚幻的网络空间,两种相互交织互渗的现实世界在不断转换。比如,人类的外貌、性别、年龄等在现实生活中无可避免交换的内容,在网络构成的世界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虚构性,同时,在真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思想情感、道德意志,却能够尽情发泄与流露 ;当现实的世界变成了虚拟,而虚幻的世界却又能够成为现实。这种真假交融,虚实混淆的交流方式和沟通通路,都给大学生以广阔全新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

“网络世界的扁平化和平民化趋势正在一步步地消解权威的作用,排斥教化的功能,对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负能量。”由于大学生习惯性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及互相交流,所以他们也是最容易因为网络平台及网络构建的环境产生共情和价值判断的一批人,由于网络文化监管的困難和网络文化内容的失序,网络文化的构建与传播中重要的参与者与接受者,就是处于消息漩涡中心的大学生,早已变成消息的重要传递人和创始人,是互联网文化的传播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希望通过网络进行文化传播和价值重塑的重要载体。这些角色的变化促使他们更多的通过传播、分享来促进现实生活各方面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进行扩散,并在发散的过程中不断增删自己的取向、感知和感受,甚至基于原始信息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过程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自我教育过程,自然会削弱和化解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影响。疫情之下的大学生活更是由网络构建而成,不论是网上课程还是网络考试,从搜索学习资料到毕业出路的选择,学生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和网络对于生活的浸润已经无法剥离,网络文化和大学生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方式、价值观判断不断的互相重塑结构与填充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政教育,越来越无法将学生从中国网络传统文化农家中引导过来。而一般的课程教学尚且存在着挑战,但对品德与价值观教学等有特殊教育目的与用途的课程教学来说,挑战将更加巨大、局面也将更加严峻了。

三、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抉择

(一)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

当代大学生也是在中国未来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点人群,从这一点上来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中国高校的网络文化,关乎着建设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大转型的瓶颈时期,坚持以价值观推动全国高校的网络文明建设,对有助于中国大学生成为奋起积极向上的新时代目标和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当代中国大学生自觉地承担并实现以社会主义观带动中国大学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与社会使命承担,在价值观的更深层次上实现了社会思想共鸣,将其才智与青春自觉自愿地汇聚在共同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宏业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互联网文化建设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思维与道德的凝练、升华。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大力宣传中国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需要并借助大学校园内互联网社会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让当代高校生对非马克思主义现代社会思潮的思想实质有个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并以此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促进当代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二)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整体建设

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各个层级及层面上,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性的。我们可以在校园广播电台、校内传播栏等中大力推广。也要改革思政理论课堂中传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的加入其中,从被动的接受与填鸭变为主动的学习与创造。要创新的授课方法、交流意见,以更寓教于乐的方法开展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工作,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充盈大学生活。同时,还必须提高老师的思想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由于年龄及对于新鲜食物接受程度的差异导致很多老师难以保持和学生一样旺盛的好奇心,在对网络的运用和网络语言的沟通中不能和学生建立顺畅的双向通路。这就对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接受能力和对网络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势必成为过去,要展开和时事、身边事、新鲜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否则也很难同当下沉浸于网络交流的的大学生进行互动。教育工作者要正向引导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合理的与他们进行网络沟通,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发展是积极的、全面的。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学,既要有理论层面,又要面对大学生发展的现实,还要面对国家、社会和时期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对于他们正是容易产生疑惑与好奇的年龄阶段,要正视并对这些方面有针对性的引导,甚至可以创造条件,指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实践。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大学生与纷繁错乱的网络内容之间,发挥过滤网的作用,教育学生用正确的姿态拥抱正能量的价值内容。

(三)增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及防范意识

大学生们远离家人走进了校园,从全家的关注点变成了校园生活中平凡的一份子,一些大学生很难适应落差,而网络成了填补这个孔隙的内容,但长此以往,问题只会愈演愈烈而变成恶性循环,甚至学生会产生逃避社会现实的状况。因此学校就需要加强人文关爱工作,通过心理课程或者辅导员谈心等机会,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生活动态,并及时适当的予以一定的心理援助,在教师与学校的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心态平和且主动的接受教师的帮助。如果连学生最基本的需求和条件都难以触及而是盲目的输入知识,这种教育方式能达到的效果也只是流于表面,让人质疑。只谈价值观,而不关心大学生的基本生存保障,价值观教育是不能够实现的。鉴于国际国内形势风云激荡,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意志教育变得更为必要。对学生要强化意志教育,使学生可以在无监督的情形下,仍然可以不作一切违反品德信念和基本准则的事。作为高等教育,我们有必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对于网络内容的判断和网络使用的界限,并通过开展讲座,利用广播、宿舍通知栏等大学生校园生活各方面的实体信息载体宣传网络法律意识,呼吁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道德。同时,大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知识储备,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要知道自身的主要角色是学习者,应该以学业为重,避免在网络中迷失了自身的目标,而造成荒废的学习。此外,大学生应理性辩证地对待网络文化的多样性,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观的了解与接受,并逐渐培育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理念。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种科学高度发展、思想高度开放的新时期中,其价值理念深受各类经济社会发展现象、社会思想的影响与冲击,并面临着不少问题。此外,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也不断发展转变,还未达到完整、稳定的状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网络的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介将获得更多的大学生关注。而大学生自身作为与互联网文化频繁接触者,在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网络资源之后,便能够扩大视野,丰富眼界,从而完善自身形象,但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因此国家、高校和个人都对如何减少负面信息应予以高度重视,而网络媒体自身也要努力传播给他们带来正面能量和积极健康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信息。为了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成长,政府必须协调社会多种合力,以发挥协同功能。而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与政府、社区、高校、家庭等一起协调,才能进行该项工作。当代年轻人是中华民族的栋梁,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主要社会建设者和继承人,他们自身的发展好坏都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唯有全社會积极参与,才能更有效的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现东.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青少年学刊,2016(5).

[2]曹挹芬,曾长秋.新媒体时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众认同的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3]张小飞,陈莉.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的嬗变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J].理论视野,2013(6).

[4]周琪,罗川.“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4(1).

[5]赵铮.网络直播视域中大学生价值关系的认知与重构[J].当代青年研究,2021(2).

[6]马新民,顾友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二维视界[J].学术论坛,2016(2).

作者简介:乔禾培(1993—),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法学硕士,汉江师范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3:51:15
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3:50:09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19:22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11:12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44:25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3:51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56:25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