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乌兰牧骑在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中的历史贡献

2023-06-21 18:34石连柱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乌兰牧骑

【摘 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也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乌兰牧骑作为内蒙古重要的演出团体形式,在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促进内蒙古文艺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将通过追朔内蒙古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实践和乌兰牧骑发展历程,浅谈乌兰牧骑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贡献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关键词】乌兰牧骑;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增强文化认同,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内蒙古作为民族团结“模范自治区”,在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蒙古实践

(一)同根同源的文化自觉

中华民族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从炎黄二帝,尧舜禹夏商西周的远古时代,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再到秦始皇一统六国,虽有矛盾冲突,但交往交融始终是时代的主流。商周时期,内蒙古地区是鬼方、犬戎、猃犹等北方民族的活动地域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内蒙古地区始终居住着诸多多民族。这种同根同源的文化自觉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增进了各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认同感,也是这种同根同源的文化自觉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提供精神支柱与动力。这种精神的关键就在于求同存异,整合多元,因此中华民族没有在最脆弱的时候分崩离析,而是不断形成具有更加强大包容性,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

(二)和合共生的伦理取向

“和合”二字最早在《國语·郑语》中连用:“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也。”[1]《国语·郑语》还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在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伦理取向影响下,和谐与团结一直是民族交往的主流。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和合”之路、司马相如“通西南夷”的“和合”兼容、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和亲”之好等。特别是发生于西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和亲,结束了汉匈150年来的长期对立,为汉匈民族赢得了长达60余年的和平局面。王昭君深明大义、为民族团结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使得昭君远赴塞外和亲升华成为一种圣洁崇高的文化理念。昭君和亲一方面体现了汉匈民族谋求和平的政治诉求,另一方面也表征了中华“和合”思想文化的持久魅力。历史上中国北方各民族主动融入华夏大家庭的事例比比皆是,如北魏孝文帝从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一路向南,最后定都洛阳,着汉服、说汉语、行汉礼,这是北方民族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就像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在中华儿女心中。在这样的爱国主义传统影响之下造就了中华儿女不论身在何方总有心怀国家,心系民族的精神。在抵御外敌时,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迸发出强大力量,引领着无数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奋勇向前。

(四)天下一统的政治理念

华夏文明几千年,始终具有天下大同的理念,从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便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正是这种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使得团结、融合、统一始终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不断发展壮大。

从战国到秦汉,从北魏到隋唐,从明清到近现代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内蒙古地区始终是华夏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各民族相亲相爱一家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的民族政策照耀内蒙古大地,内蒙古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模范自治区,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

二、乌兰牧骑历史、特点及其精神

(一)乌兰牧骑起源和发展

乌兰牧骑,是适应草原人民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195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派出工作组深入到内蒙古各地方进行田野调查,根据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多牧区的特征以及居民点极其分散与交通不便的情况进行分析,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干、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从此,乌兰牧骑迎来了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乌兰牧骑特点

乌兰牧骑的特点是成员多为草原农牧民,这支队伍短小精干,成员们精通多项技能,报幕员也能唱歌,唱手也能拉马头琴,放下马头琴又能顶碗起舞。乌兰牧骑演出的节目受艰苦环境的限制与人文因素的影响大多“短小精干”,以小型歌舞为主,但吹拉弹唱样样齐全。表演的内容大多来自农牧民的日常生活,自编自演,生活气息浓厚,深受群众喜爱。

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在演出的同时向农牧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宣传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总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融入演出的节目当中。而且还能为农牧民做饭、洗漱、理发、照相、修理家用电器等,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艺宣传队。乌兰牧骑扎根于民间,活跃于草原,不仅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丰富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三)乌兰牧骑精神

乌兰牧骑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乌兰牧骑有句口号:“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乌兰牧骑的传统和作风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团结拼搏、勇于创新,这是乌兰牧骑的价值观,是乌兰牧骑精神的基本元素。而这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正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深层次意义上说,传承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基因,就是传承中国精神;坚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的原则,就是坚守文艺的初心和使命;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是体现文化自觉和自信;坚持走特色发展、文艺创新之路,就是真接地气就是与时俱进。

三、乌兰牧骑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分期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送文化送温暖

乌兰牧骑成立初期,也是条件最为艰难的时期,当时仅有9人、两辆勒勒车、四件乐器的小队伍。队员们发扬革命根据地文工团革命精神,始终坚持服务农牧民,克服了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经济条件、业务训练等种种困难。据记载,为了配合文化大普及活动,当时整个地区的文化馆、文化站、文化队、乌兰牧骑都积极开展了辅导活动。乌兰牧骑经常与农牧民一起参加晚会,在巡演期间常常派人到学校去进行辅导,为业余艺人抄写歌词,与他们进行文化交流。在新年和春节期间,专门派人到公社和学校,帮助群众开展文艺活动。

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常常回忆,遇到农忙或牧区忙时还会帮帮农牧民大草、剪羊毛等。在与农牧民同吃住、共欢乐的同时,还会深入了解农牧民生活,掌握他们的文艺需求,编排符合农牧民的文艺节目,就这样乌兰牧骑队员与基层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1965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自治区文化局从全区乌兰牧骑队伍中选出最好的队员,组成三支全国巡回演出队,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和各地的热情接待下, 三支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走遍了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和革命老区, 满怀激情的为各族群众送歌献舞,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改革开放时期——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改革开放时期,乌兰牧骑的物质条件逐渐有所改善,发挥的作用也日渐明显。“乌兰牧骑以自己的文艺表演,以自己帮助本地农牧民群众的实际行动,把自己和本地各民族凝聚在一起,借助文艺之力增加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交融,民心相通,利益与共。文艺需要人民、文艺也要热爱人民,乌兰牧骑是各族人民的好朋友。”民族团结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光荣传统,为了促进民族团结事业自治区实施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促进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发展,乌兰牧骑丰富自治区各民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乌兰牧骑与草原人民在逐渐深入交往中增进情谊,增强边疆人民的凝聚力,为边疆的安定团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新时代——文化大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他系统阐述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指出这是历史趋势,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一部乌兰牧骑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与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他们迎风雪、冒严寒,长期在戈壁沙漠上辗转跋涉,为各民族群众演出和服务,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乌兰牧骑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理念,始终把国家的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以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为主旋律,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社会主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楷模。

四、乌兰牧骑在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文化。乌兰牧骑作为基层文艺团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已经成了内蒙古文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乌兰牧骑创作的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而且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较为鲜明,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在节目创作方面,既要结合民族的文化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3]下面列举几个代表性作品。

(一)《草原英雄小姐妹》原创大型民族舞剧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精心打造的一部原创大型民族舞剧,由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牧骑舞蹈团排练演出。该剧2018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2019年又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草原英雄小姐妹》带我们重温经典,更让我们看到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这激扬的英雄赞歌永远在草原上传唱。

(二)各族人民建包钢为题材作品——《草原晨曲》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头钢铁厂的建设离不开国家的支援,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著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曾以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包钢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电影剧本《草原晨曲》,生动的展现了牧区人民保卫祖国、支援包钢建设的画卷。

包钢建设印证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血肉联系。

(三)传颂“最好牧场让航天”历史佳话

东风航天城建设在额济纳旗弱水流域,是一個天火升腾的地方。60多年前,航天城建设伊始,额济纳人民为了新中国的“铸剑”事业,举家迁出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土三易旗府,谱写了一曲舍小家为国家的动人篇章。

2022年,额济纳旗乌兰牧骑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上演出了群舞《问天》、女声独唱《神舟的故乡》、二重唱《和祖国在一起》等与航天事业、军民融合发展相关节目。

(四)深情演绎“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故事

1959年到1961年,全中国都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的打击,全国多地都陷入了饥荒的恐惧当中,尤其以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最为严重,许多父母万般无奈下将孩子送到孤儿院,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孤儿院里活下去。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孤儿院的条件也非常有限,难以养活如此多的孩子。危急关头,在周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三千孤儿”远上内蒙古草原,交由牧民抚养。这些孩子来到内蒙古后,相继被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领回家中,被称作“国家孩子”。

2020年,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乌兰牧骑歌舞情景剧《三千孤儿》在第二十一届全盟乌兰牧骑会演中精彩亮相,为锡林浩特各族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歌舞情景剧《三千孤儿》以“三千孤儿入内蒙”故事为题材,由《序》《命运》《童年》《成长》《大爱》《尾声》六个部分组成,将歌舞、民乐、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杂糅其中,并借助先进投影系统呈现,为观众创新展现了一幅虚实相间、如临其境的图景。该剧主题鲜明、立意深厚,生动演绎了亲如一家、血肉相连的民族团结故事,讴歌人性中最闪光的大善、大美和大爱。

(五)弘扬“蒙古马精神”题材创作

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表演的舞蹈《蒙古马》在第二届内蒙古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暨第五届二人台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上进行演出,获得观众好评如潮。

自2014年以来,全区各地乌兰牧骑在各种演出中,围绕“蒙古马精神”的话剧、舞剧、歌曲层出不穷,特别是马头琴演出和舞蹈最为代表性。

参考文献:

[1][2](春秋·鲁)左丘明,撰.国语·郑语[M].济南:齐鲁书社,2005.

[3]费伟伟,吴勇.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J].中国民族,2019(9).

基金项目:本文系自治区发改委横向课题“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路径研究”子课题“乌兰牧骑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作用与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石连柱,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乌兰牧骑
新时代乌兰牧骑表演形式研究与探索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乌兰牧骑进校园
玛奈乌兰牧骑
光荣的乌兰牧骑
浅谈抗大对抗战胜利的历史贡献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
体坛硕彦 留德先驱: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