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艺术特色分析

2023-06-21 18:34杨悦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

【摘 要】民族音乐也即诞生于各个民族生活劳动实践当中,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传统音乐。陕北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复杂,再加上陕北人淳朴的情感,孕育出一首首动人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是陕北民歌当中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一对青年恋人郝增喜与凤英深情相爱,但最终无奈分手的故事。这首歌曲调自由灵活、歌词质朴幽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分析其艺术特色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陕北民歌的特征,传承发扬地方民歌文化。

【关键词】陕北民歌;艺术特色;演唱要点

【中图分类号】J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陕北民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内涵十分丰富,大部分陕北民歌由普通的劳动民众所创造,反映了不同时期当中陕北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它凭借自身特有的风格与魅力,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甘醇,从而在精神层面引起人们的共鸣。

一、曲调自由灵活

由于陕北民歌大都由当地群众创作,在黄土高原上广泛地流传。为符合当地人的审美,大部分陕北民歌的曲调都十分地灵活。在演唱歌曲时,表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曲调进行小幅度的调整,这也使得陕北民歌的风格更为丰富多变。作为陕北民歌当中的代表作,《三十里铺》的曲调相对比较简单,很容易上口,就算从来没有听过的人,只要认真听几遍,脑海当中就会形成深刻的印象。《三十里铺》每一句唱词的曲调都显得十分悠扬,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唱词当中采用了大量的高音,每个乐句的尾音都带有拖长唱腔,整句歌词密度并不大,节拍分布比较均衡。这种曲调特色与黄土高原复杂的地理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部分地区较为闭塞,交通条件相对落后,为了节省来回的时间,交流时需要大声呼喊,所以声调比较高,字音也需要拖长,喊话的速度也比较平均,才能够让对方听清楚自己的话。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这种喊话形式逐渐成为当地一种特殊的唱腔,每一字每一句听起来都十分悠远。这种特殊的演唱风格可以让演唱者的嗓音听上去更加洪亮,可以传达更为丰富的情感,从而充分体现人物内心的复杂变化。《三十里铺》同样也具有这种突出的特征,每一个乐句都显得十分舒展,唱词的节奏极为灵活,虽然歌曲的唱词十分简短,但是由于旋律行进的速度比较缓慢,字音的时值有所延长,所以给人一唱三叹之感,整首曲子的意蕴也因此显得格外地悠长。舒展的曲调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展现歌曲丰富的内涵,还有利于演唱者发挥个人能力。人们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可以结合当下的场景、自己的嗓音条件,灵活地进行处理,或者提高声调,或者延长处理,或者加入其他特殊的演唱技巧,使曲调显得更为婉转动听。

二、情节曲折动人

陕北民歌大都取材于真人真事,因此具有极强的故事性,通常一首歌曲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仅内容完整,情节也十分动人,充分反映了陕北民众的思想情感。《三十里铺》同样也是如此,尽管整首歌的篇幅较短,但是整体故事线却十分清晰,以简短的篇幅鲜活地向受众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故事,天然淳朴,没有丝毫造作。

《三十里铺》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37年,在一个小山村里,一对青年偷偷相爱了。但是因为当时农村地区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自由恋爱并不被许可。不久之后,男主角郝增喜的父母就另外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女主角凤英得知之后无比地伤心。转眼到了第二年,郝增喜即将与包办的对象成婚,凤英得知消息之后更加伤心难过。她原本想自寻短见,但是想起自己的双亲,以及爱人,就觉得自己无法迈出这一步。对两人的恋情,村里人早已有所传闻,有个在地主家干活的伙计常永昌,平时喜欢自己编歌自己演唱,得知这件事后一直想编首歌曲好好地唱唱。1942年郝增喜正式参加了八路军,即将开拔那天,凤英和增喜在窑洞前难分难舍地看着彼此,不忍分离。常永昌恰好在不远处,目睹两人之间的情形,心里灵感喷发,一首朴素的爱情歌曲也由此而诞生。一次常永昌干活时,心中情之所至,不由得唱出了这首歌曲。后來山下一名羊倌听到了歌曲并四处传唱,两人的故事因此被更多人知晓。

歌曲通过较短的歌词展现了男主角“三哥哥”郝增喜与女主角“四妹妹”凤英之间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虽然歌词所呈现的片段无法完全覆盖整个爱情故事所有的细节,却能够清楚地交代爱情故事当中每一个重要的转折,以及前因后果。受众在欣赏歌曲时,既可以把握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还可以体会人物心中的悲伤、痛苦和无奈,进而深深地沉浸于其中,充分感受陕北民歌特有的魅力。

陕北民歌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民歌形式,也是陕北民众抒发情感,表达自己对人生,对世界认知的途径。陕北民众长年累月生活在黄土高原上,忍受着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一切,以及生活的种种磨难,他们的心里藏着太多的情绪,这种情绪需要抒发,需要表达,同时,他们也需要将内心的真实感受告诉自己最爱的人,最亲近的人,所以,他们选择了民歌这种朴实贴切的方式,通过大胆的演唱、高亢的呐喊、深情的讲述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活动。而民歌本身的叙事功能很好地满足了当地民众这种朴实的需求。情节丰富、结构完整的民歌承载了民众深重的情感,实现了心灵层面的沟通与交流,也体现了陕北民歌特有的价值。

众多研究者指出,陕北民歌在音乐表达方面具有突出的二元性特征,歌词当中包含了部分第三者口吻的叙述性话语,比如:“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同时还有女主角自述性的话语,比如:“人人说咱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就文学叙事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忽而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忽而采用第一人称进行独白的方式,通过这种二元性的表达方式,既能够让听众通过叙述了解故事的梗概,又能够将自己代入故事之中,与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内涵。正是这种独特的二元性,极大地增强了陕北民歌的叙事功能,听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可以完整地了解事件的始末,进而了解角色内心情感的变化,了解歌曲创作的相关背景,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

三、歌词质朴幽默

陕北民歌在创作、发展以及传播的过程当中,融入了许多方言俚语。而这些清新、质朴的语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极大地增强了陕北民歌的表现力,充分體现了陕北地方歌曲特有的民间特色,情感真挚热烈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陕北民歌唱词具有下述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方面,鼻音极为浓重。比如歌词当中的“人”、“我”等字词,演唱时都需要按照当地的方言发声。另一方面,歌词当中加入了大量的衬词、叹词以及助词,在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当中,这些衬词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套路,可以补充正词,从而更好地烘托修饰歌曲。歌曲《三十里铺》同样也采用了大量的方言。一是沿用当地民众常用的称呼。比如男主角郝增喜,称为“三哥哥”,而女主角凤英,称为“四妹子”,同时在歌词当中还加入了大量的语气词和助词,比如“灰个塌塌”、“洗了个手”,中间都另加了一个衬词,类似的衬词虽然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但是符合当地人说话的习惯。再比如“三哥哥走了回来哩”,句子当中加入了一个语气助词“哩”,也是陕北一带民众常用的语气词。第二,在字音方面吸纳了当地民众的发音。“四妹子和了一个三哥哥”,唱词当中的“和”字,发“huò”音,“他是我的知心人”当中的“我”字,发“ě”音,“三哥当兵坡坡里下”,句末的“下”字发“hà”音。方言运用不仅保留了地方民歌特有的风味,也体现了陕北人特有的性格。第三,通过运用数字来增强歌词表现力。陕北民歌自其诞生以来,主要采用方言进行演唱,在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当中,部分唱词已经转变成普通话,并且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但是很多只能用方言词演唱的部分还是进行了保留。在民歌演唱当中,这些方言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抒发情感,也是评价民歌的重要标准,如果缺少类似的方言,就无法诠释《三十里铺》的特殊魅力。比如唱词当中的“一十九”、“一十六”等,虽然并不符合汉语的逻辑,但是却能够清楚地表明人物的年龄。比如“三年两年不得见面,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三年两年”的说法不仅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唱起来也给人一种千回百转的感觉。再比如“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叫一声凤英不要哭”,通过加入方言来表现民歌特有的意韵,给人无穷的回味。

总而言之,陕北方言与陕北民歌一脉相承,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陕北民歌只有用陕北方言才能写出来,唱出来,才能称得上是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才能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四、唱腔丰富多变

陕北民歌的唱腔极为丰富,具体包括平腔、断腔、颤音、滑音等,不同的演唱方法,给人的感觉也不同。由于陕北一带地形较为特殊,因此人们在演唱民歌时,大都以平腔为主。在演唱时主要使用真嗓,偶尔也会结合演唱实践,加入一定比例的真假声,这也是演唱陕北民歌的主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如果歌曲本身的速度比较慢,而且旋律较为平缓时,适合采用真嗓进行演唱。《三十里铺》的唱法同样以平腔为主。《三十里铺》一共包括五段歌词,每段歌词的旋律大致相同,但是每一段的歌词略有变化。其中第1段、第2段、第5段的歌词都比较平缓,演唱时以平腔为主。而第3段歌词由于情感变化较为激烈,所以适宜于采用断腔进行演唱。通过快速急促的断腔,表现“三哥哥”渴望自己能够与“四妹子”团聚的心情。“三哥哥”郝增喜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即将离开家乡,前往战场,但是临别之际,却舍不得自己的心上人“四妹子”,因此反复叮嘱对方,只要战争取得胜利,自己就会立即归来。通过一唱一断的声腔,可以更好地表现“三哥哥”内心复杂的情感:自己之所以选择暂时离开,并非一去不回,而是上前线参战,相信终有一天会取得胜利凯旋归来,与心上人相聚。而第4段重点表现女主角的情感,速度有所加快,在心上人离开之前,凤英急切地想为心上人做一顿白面,而且热切地希望,自己的“三哥哥”能够得胜归来。所以,这一段的情感也存在一定的波动,从内心深处来讲,凤英并不希望郝增喜离开自己,但是她更明白,自己无法阻止郝增喜,即使满怀愁绪,也只能强忍泪水送对方离去。凤英虽然依恋自己的心上人,却十分清楚眼下的现实,所以,她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表面的平静,通过亲手做白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关爱之情。因此,演唱时适宜采用少量的滑音和颤音,才能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

五、情感热烈真挚

由于民间文化生态的独特性以及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陕北人洒脱、率真、敢于抗争的个性特征,而这种个性也在陕北民歌当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三十里铺》的音乐旋律十分自由舒展,充分地体现了年轻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由于歌曲的音乐旋律流畅自然,情感自然朴实,得到了大量受众的青睐。这种情感纯粹发自肺腑,完全是在真实情景的渲染之下,将许多存储于心中但是难以表达的情感,瞬间倾泻表达出来。歌曲的音调显得悲凉而凄清,既像是自己的独白,也像是对他人的倾诉,每一个乐句分为上下句,但演唱时却是四个乐句。从歌词构成来看,第一句为起句,第二句通常是对第一句的重复,第三句略微有所变化,第四句在宫音上结束,上下乐句刚好构成两个完整的句子。乐句的内容既具有叙事性,也具有极强的抒情性,通过陈述故事内容来表现人物之间真挚的情感。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将受众代入故事之中,让受众更加充分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同时这种情感表现方式也十分贴合当地民众的习惯,更有利于歌曲的传播。当人们在演唱歌曲时,很容易想起自己的心事,进而触动内心,与歌曲产生极强的共鸣,这也是《三十里铺》得以广泛传唱的重要原因。

六、结语

陕北民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风情,是中华传统民歌文化当中的瑰宝。其丰富的审美意蕴以及朴实的情感,展现了陕北人文化发展的脉络与历程。作为陕北民歌的代表作,《三十里铺》无论是曲调、唱词、唱腔都具有极为鲜明的特色,分析把握其艺术特色,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陕北民歌的特征,发掘陕北民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三十里铺》已经不仅仅是一首著名的地方歌曲,而是成为了陕北文化的符号,在深入理解歌曲内涵的基础之上,把握演唱歌曲的方法,对弘扬地方民族文化、提升民族音乐教学水平,乃至复兴传统文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璐璐.“声音景观”视域下陕西本土音乐的文化传承[J].当代音乐,2022(4).

[2]赵泽昊.文化传承背景下陕北民歌的演唱特色成因探究[J].民族音乐,2020(2).

[3]寇延年.陕北民歌开发性保护策略研究[J].四川戏剧,2020(3).

[4]刘朋香.浅析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9(20).

[5]李姝咝.陕北民歌之文化内涵初步探析[J].音乐创作,2019(1).

作者简介:杨悦(1996—),女,汉族,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延安大学,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少年小说的突破与期待
论林兆华戏剧的先锋观念及创作风格
论长阳南曲的艺术特色
指下云山意无穷 信手写来入化境
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绰号艺术特色分析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