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峰
【摘要】《赶牲灵》是陕北民歌信天游中广为流传并且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它被稱为“中国民歌之首”。它是由“陕北民歌大师”张天恩老师编唱的,歌曲旋律舒展优美,语言朴实大胆。内容上不仅突出了黄土地文化,更是反映了强烈真实感的陕北生活。本文着重从文学方面、音律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演唱方式上对陕北民歌《赶牲灵》的艺术特色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陕北民歌 《赶牲灵》 文学 音律 演唱
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1.地域文化
“赶牲灵”也被称之为“赶脚”,它跟云贵地区的“赶马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是用牲畜(陕北多为骡子和驴)长途为他人运送粮食货物,而这些赶着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则被称之为赶牲灵者亦或脚夫。对于这些给自己带来利益的牲畜,脚夫们不仅不虐待它们,而且对它们爱护有加,更是亲切的称它们为“牲灵”。脚夫们在赶牲灵的途中经常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日子过得极为辛苦,再加上黄土高原山陡路遥,地僻人稀,脚夫们赶一趟牲灵少则要十天半月,多则一季半年,而脚夫们的家人因惦念他们,便时常会向路过的赶牲灵队伍探问自己的亲人。正是这样的情形,也便有了源于生活的陕北民歌,也便有了这首对赶牲灵者生活经历写照的《赶牲灵》。
2.语言特征
陕北民歌大多都是通过真实生活编写的,因此这些民歌大都如同口语,信口唱来,曲调自由舒畅。如作品《赶牲灵》中“你若是我滴哥哥呦,招一招(的)那个手,哎呀你不是我滴哥哥呦,(奥)走你(得滴)那个路。”滚烫的语言,不加任何修饰,直白大胆的表现了一个女子对一个后生的思念之情。陕北民歌用最通俗,最直白的语言,简单明快直接而又深刻描述着自己的生活情感,大胆泼辣,直抒胸臆,不用任何雕饰,不用任何遮掩,给人的感觉就像陕北人民酿造的一碗原汁原味的米酒,醇香,令人回味。它是那么的有棱有角,直白直露,野性野气,不仅土的掉渣,而且美的撩人,但就是这“土”劲儿才真正体现出“粗服不掩国色”,使得其他华丽的诗篇黯然失色。
3.风土人情
在自由奔放的陕北人看来,“嘴对嘴”、“肉贴肉”的爱情是最自然、最真挚、最炽热的。这样爱才是爱到心里爱到骨子里的,这样的爱才能咀嚼、才能像吮吸到冰糖一样的甘甜。他们随便,他们豪放,在庄稼地里,他们可以用沾满粪土的手拿起馒头大口大口的啃,他们可以毫无顾忌毫无忌惮地在任意场合跟婆姨们开玩笑.辽阔苍茫的黄土地上被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丰厚的传统文化,从而凝聚成了陕北人民这大口吃,大声笑得个性。
二、情感表达与演唱方式
陕北民歌之所以在民歌中占据独特的地位,是因为它与其他民歌有着不同的演唱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我们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土地。黄土高原本身就比较贫瘠荒凉,因此跟其他的民歌相比,陕北民歌便多了一些沧凉感和厚重感[3]。从而使得陕北民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演唱方式像黄土高原一样苍茫,一样厚重并且富有历史的沧桑。下面以《赶牲灵》为例,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情感表达
在旧时的陕北,由于条件的限制,唱民歌则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工具。歌唱者往往通过唱民歌表达自己的情绪。陕北贫瘠土地上的闭塞与沉闷,使陕北人民人性中的自我表现、与人交流、感情行发等要求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于是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机会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体现自我。生活的重担把他们压的翻不了身,他们只好以嘴里的“痛快”来聊以“翻身” 。他们只想“唱个曲曲解心焦”。但是在表现歌曲情感时,也不能将生活中的叹息之间搬到歌里,它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不是生活的直接翻版,而是升华了的艺术。
1.演唱方式
(1)真假声混合。信天游一般都在高音区,借助假声可以使长音听起来更加扎实明亮,唱起来也更加轻松自如,毫不费力。例如《赶牲灵》中每段的第一句都有一个高音的延长以及四度的进行,演唱难度较大,发音较为困难。所以在唱之前,意识和状态上必须有所准备才能更好地给歌曲赋予准确的色彩和表情。在气息稳定的前提下,腔体也要充分的打开,做到共鸣调节的技巧。
(2)“衬词衬腔”的运用。因为表现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本首作品中夹着许多衬词衬腔。如“那个、哟、噢、哎呀等等,起到一种衬托和连接的作用,从而使得整个歌曲显得更为通畅,富含有生活气息。反之,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歌曲相对就会变得刻板,没有灵活性,并且体现不出陕北民歌口语化的特色。
(3)方言的运用。方言、方音对陕北民歌有着及为重要的影响,它是歌曲基调和风格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5]。作为“陕北民歌之首”的《赶牲灵》更是要运用方言演唱来突显陕北民歌艺术风格上的独特性。首先,方言是对歌曲进行押韵的,如果不使用方言进行演唱,歌曲的韵脚就会成为问题。其次,方言的调值对于地方音乐的声腔音调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把握歌曲旋律走向的同时,也应该保持音调与字调之间的吻合,也就是说要遵循“腔随字走”。
三、结语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辉煌灿烂的悠久历史,我们不论在探讨研究还是在演唱时,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每首歌曲的形成背景和情感文化以及地方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其音乐的独特魅力,才能更好的弘扬和传播民族音乐艺术,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万飞,李宝杰,杨和平,高艺.陕北传统民歌[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6.
[2]李宝杰.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5-3.
[3]垄耘.说陕北民歌[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