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娣
摘 要:《義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开展活动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笔者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巧用肢体为学生搭建活动之桥,学生在“玩”“演”“动”中通过运用语言的过程,培养学生直觉、迅速地领会语言、感悟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感知能力;教学活动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改变译中文来感知语言的传统方式,所以,笔者基于英语活动观视域下,从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出发,谈谈通过巧联生活实际、巧创情境、巧用肢体、为学生搭建多种活动之桥,让他们在体验中、实践中、活动中感知语言能力的策略。
一、巧联生活实际,在“玩”中感知语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活动围绕真实情境才能增强对英语的理解。由于学生不是生活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语言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可以用英语表达与交流的内容。在学习学习用品pencil,pencil-box,pencil sharpener,ruler,book,eraser时,笔者让学生在自己的书包里找出自己相应的学习用品。学生在找、说、玩中,对所学的语言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促进语言感知能力的提升。在学习有关颜色单词时,笔者让学生在教室里、书包中找一找相应颜色的物品,如“a red pencil / a pink square ...”用手指指出来并用英语表达出来。在故事学习What a lovely deer时,让学生找出班里同学,说:“What a lovely girl / boy.”学生在有经验色彩的“玩”中反复地说和听,在说和听的过程中感受语音和语调,让他们主动参与、自觉投入现实的语言情境里,才能真实感悟到语言的规律、意蕴和魅力。
二、巧创情境,在“演”中感知语言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解放小孩的头脑,使他们创造新的思想,解放小孩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小孩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事实,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自由说话。”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语言。学生从一开始的听不懂到听懂一些,从部分理解逐步过渡到全部理解,从而获得感知、分析、理解语言的经验。在学习开心英语版五年级上册Unit 6 Shopping for a School Party时,笔者在班里创设了购物的情景,先组织学生从家里带回一些东西,小组内成员把带回的东西分类好,标好价钱,学生兴高采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
语言能力不是靠死记硬背获得的,而是在表演中根据学生的语气、语调、表情,再加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的喜、怒、哀、乐去领会和理解感知语言。语言和语境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根据主题内容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得以有效培养。
三、巧用肢体,在“动”中感知语言
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感知语言,我们结合教学内容指导他们伸伸手、弯弯腰、拍拍、跳跳,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语言。
(一)用“形动”“习惯动”帮助感知单词
在单词教学中,用动作表达单词的意思,学生会更容易感知单词。单词里有很多表示形象的名词,如:
学生通过这个“看—听—理解—反应—表达”的过程,学生省去了大脑中英汉或汉英的思维模式,可以直接用英语思维去思考。
(二)用“意动”帮助感知句子
在情景中镶嵌句子让学生去感知语言还不够,笔者探索出用“意动”的方法感知句子,即根据句子的意思用相应的动作表达出来。在学习“No, I dont.”的时候,笔者指导学生做摇头、摆手的小动作。在学习句子“I can walk / run / jump / dance / swim”,笔者允许学生站起来上课,让他们边说边大方地做自己会做的动作:走、跑、跳、跳舞和游泳。通过肢体动作,学生在潜意识中将单词、句子与语法有效结合,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还能体会语言的美感,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三)用“意动”“律动”帮助感知儿歌、诗歌
小学英语语言材料丰富多样,其歌曲、诗歌节奏清新明快,朗朗上口,如果让学生机械的唱、读,不但不能集中注意力,还不能让学生感知语言的美。所以,笔者结合歌曲、诗歌基本意思创作一系列动作,帮助学生感知其意思。如用“意动”即根据儿歌、诗歌的意思指导其动作;“律动”则根据儿歌、诗歌的旋律,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仿如身临其境地感知歌曲、诗歌。在学习PEP三年级下册Unit 6 How many? Lets sing: One, two, three, four, five,笔者用了“意动”去指导学生感知、学习这首歌曲。
One, two, three, four, five.(竖起手指由1数到5)
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左手扶右手,右手扔出鱼竿)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竖起手指由6数到10)
Then I let it go again.(伸出右手放鱼走模样)
Why did you let it go?(右手食指放右脑转圈)
Cause it bit my finger so.(左手摸着右食指)
Which finger did it bite?(伸出右手食指徒空点)
This little finger on the right.(伸出右手最后那只手指)
学生刚接触时笔者先不强求学生能否理解每个句子和单词,正如许多学生能背唐诗却不懂其意一样,让学生首先在动作中体验语音、语调的优美,语句的自然,词与词组合的规律,使之加深对语言的直觉思维、知觉判断,这样学生既易感知儿歌内容,又满足他们好动的天性,学生在边动边唱的过程中加深领悟,提高语感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出发,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强他们学习的激情和兴趣,让学生快乐地感知、体验、实践语言,在实践活动中反复训练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洪德.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04).
[2]杨金鑫.论“培养语感”的理论基础[J].教育探索,2002(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