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安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广大科学教师已经渐渐认可并付诸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导致实践需求与理论探讨相脱节,合作学习通常会出现“流于表面、忽视实质、成效甚微”等问题。本文以科学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困境,准确把握其实质,探讨有效建构的方式,希望能对提高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供帮助。
【关键词】合作学习 困境分析 有效建构
科学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為导向,以提升学生思维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经常被教师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也经常会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方式,但是很多的合作学习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重形式轻过程,未能真正深入开展,课堂在表面热闹的“合作”中进行,真正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当前科学课普遍的合作学习形式,总结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当前科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科学教学主要在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合作学习能力是所有学科都应培养的能力,它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能力支撑。因此,发现、分析、解决当前科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将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合作学习前期准备不充分
科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主要以科学实验为基础,进行实验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而平时的教学实践、教学观摩中观察和进行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支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器材准备不到位,实验过程预设不全面。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上科学课前普遍不会预习教材,对科学课上即将要合作研究的学习内容不理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不能独立、及时而又充分地准备有利于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各种材料。
(二)合作学习过程讨论时间短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一般的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的讨论受教师的影响因素大,教师常常会从主导作用越位成为主体作用,这就从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合作讨论效果。教师常常会为了及时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环节突然中断学生的讨论,要求小组代表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看似很有活力、很热闹,但因几乎没有深入思考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对研究内容只有片面简单的了解。合作学习中,如果这种低效的讨论方式长久持续下去,必然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降低。
(三)合作过程中生生之间存在差异
从理论上讲,差异化的分组对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起着重要作用。但实际过程中,学优生会把握大部分的机会,影响组内其他成员的个人思考和实践的独立性;一般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较被动,不自觉地依赖于学优生的思考和行动。于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慢慢地便习惯于“躺平”享受其他人的成功。在所谓的合作学习中,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不能吸收到有效的“成分”来丰富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成果,必然会产生两极分化现象。从一定高度来说,这也不利于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
二、有效开展科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实践证明,科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中,学会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豁然开朗,所以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够促进学生科学能力的提升。合作学习组内成员通过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达到科学学习的新境界,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科学能力素养发展,进而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充分预设,完善设计,奠定合作学习基础
认知心理教育专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据此进行教学。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之一,就是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通盘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特点和基础,根据这些特点和基础,“量身定做”,为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好明确的、能激发学生群体学习兴趣的、适合他们合作学习的内容。
如在《物体的沉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如下外部方案:首先,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开展合作性调查,通过合作性调查,进行关于物体浮沉的假设;接着,通过小组开展合作性实验,组内成员根据各自特点、爱好进行合作记录实验数据、合作得出实验结论、合作验证假设。外部方案的预设主要是保证学生完整参与科学探究全过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小组与小组之间合作乃至全班合作中体会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在内部方案设计中,教师则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鼓励、指导等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细心关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合作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内部方案。这样的放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通互助,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科学素养也在合作中取得长足发展。可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前期,教师的充分预设、完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过程的完整实施,又能助推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合作能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期,教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因为在科学课堂中,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合作学习前期的准备工作,要考虑小组的合理选择,即确保每个小组在实力上较为平均,这样能促使小组讨论更加高效,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思维碰撞。同时,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先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初步熟悉实验的基本过程,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角色等。
(二)构建人人参与、注重效率的合作学习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全面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合理引导,既有激励又有约束,做小组合作学习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保持课堂合作气氛活跃,保证人人参与的合作效果。
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一课时,教师从“直尺的发音游戏”开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合作探究,用自己准备的尺子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体会到尺子的振动幅度与声音有关系。在学生初步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深化合作,引导学生合作探索从桌子延伸的尺的长度与发出声音的变化规律。在合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在小组内讨论开展合作的注意点,并细化落实组内每个成员的具体任务,做到每个人手中有事做,同时要求学生明白,在科学实验的合作过程中,组内成员既需要动手实践,更需要深入参与对实验的思考。另外,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善于观察学生合作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小组每个成员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合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任务。教师有效的引领指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探究过程,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活动,课堂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得以实现,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得到提高,教学重难点在合作学习中得到突破。由此可见,科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真是一举多得。
(三)明确规则,落实责任,有效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组内成员虽然存在个体差异,却能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尤其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个体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了合作学习的成败。小组合作需要确立特定的规则。如:动手之前必须明确操作过程;实验中要认真细致观察实验中的变化,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先思考,后表达;组员之间能自由地交谈,但不要重复别人的意见;组员就实验经过或者探究结果发表意见时,其他成员不随便打断,善于倾听,努力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对于同伴的看法和见解学会质疑,听不懂时,有礼貌地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当然这些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循序渐进。
例如,教学《植物的一生》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组内成员分工明确,通力合作,认真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在实验开始前预先让学生自主进行器材准备,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合理分工,轮流照看种子,做好观察记录,组内成员进行阶段性的交流、探讨,最后利用对比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的条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合作性的评价活动,即在小组组建与分工阶段进行合理性评价;在设计、制订计划环节进行可行性评价,使小组的计划更完善;在种子播种的活动环节,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行评价;在成果展示汇报阶段,进行小组发言评价;最后,以小组为基础进行总结评价,授予“智慧大奖”“最佳记者”“最佳种植”等奖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兴趣。
深化科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设置有效的合作目标,学生要明确合作要求,合作中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问题;合作中能互帮互助;合作后善反思、能质疑、会评价,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收获,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合作意识和兴趣,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亚忠.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学周刊,2014(32).
[2]肖会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6).
[3]杜世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學周刊,2015(15).
[4]冯新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
[5]王虹.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才智,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