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威,肖 威
(1.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2. 枝江市人民医院,湖北 枝江 443200)
恶性肿瘤已成为导致我国公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我国医疗保险政策的不断完善,人们就医观念增强,死亡地点逐渐从家庭转变到医院等医疗场所[2],庞大的丧亲者群体对我国医护人员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亲人的离世会为丧亲者带来悲伤,即丧亲者悲伤,是丧亲者身心社灵的反应[3]。丧亲事件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负性事件,悲伤是面对生活负性事件最普遍、自然的情绪反应,这种特异性的丧失会使丧亲者一段时间处于悲伤情绪中,对丧亲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严重影响。如何评估丧亲者悲伤程度、缓解其悲伤情绪,对于提高丧亲者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进行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以期为国内学者测评丧亲者悲伤提供合适工具,同时为研发符合我国人群特征的丧亲者悲伤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悲伤(grief)又称哀伤[4],是指一种离开或是丧失的体验,其中亲属的死亡则是一种特异性的丧失。若丧亲者应对不及时或社会支持不足,则会产生不良结局,如焦虑抑郁、延长哀伤障碍等情绪,从而影响丧亲者健康[5-6]。
2.1 特异性量表
2.1.1 悲伤体验问卷(Grief Experience Questionniar, GEQ)GEQ 是由Barrett 等[7]于1989 年编制,主要用于自杀丧亲者悲伤水平的测评。该问卷包括躯体反应、一般的悲伤反应、寻找解释、失去社会支持、污名化、内疚、责任、羞耻、拒绝、自我毁灭行为及对一种独特的死亡形式的反应11个维度,共5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从来没有”,2分=“很少”,3 分=“有时”,4 分=“经常”,5 分=“几乎总是”。问卷总分55~275分,总得分越高表明丧亲者悲伤水平越高。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970,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649~0.894。2012 年我国学者伊凤[8]将GEQ 汉化,汉化后的GEQ 包括8 个维度,共47 个条目。中文版GEQ 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3,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630,分半信度为0.842,8 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544%。刘虹[9]和李涵[10]将中文版GEQ 运用于农村自杀丧亲者的悲伤测评中,均发现该问卷能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可用于我国自杀丧亲者悲伤水平的测评。但以上研究仅对我国东北农村人群进行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后续需在更多地域应用该问卷测评自杀丧亲者的悲伤水平以验证该问卷的适用性。
2.1.2 儿童悲伤认知问卷(Grief Cognitions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GCQ-C)GCQ-C 是由Spuij等[11]于2017 年基于哀伤认知问卷[12]基础上设计的用于测评儿童丧亲者哀伤程度的特异性测评工具,并在荷兰151 名8~18 岁儿童丧亲者中进行了检验。该问卷包括20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3 级评分法,问卷总分0~60分。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3,3~9 周后和25~34 周后重测信度分别为0.84 和0.73。目前GCQ-C 没有被汉化,其应用于评估国内儿童丧亲者哀伤程度的可靠性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开发出能真实反映我国儿童丧亲者实际情况的特异性量表,并加强检验心理学测量属性。
2.2 非特异性量表
2.2.1 德州悲伤量表(the Texas Inventory of Grief Scale,TIG)TIG 是由Faschingbauer 等[13]于1977年编制的一种用于测量丧亲者对亲人死亡感受的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13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 分=“完全真”,2 分=“大部分为真”,3 分=“部分真,部分假”,4 分=“大部分为假”,5 分=“完全假”。总分为13~65 分,得分越高反映丧亲者悲伤的强度越高。量表内容简短,评估用时少。该量表分半信度为0.81。Li等[14]于2018 年对TIG 进行汉化并对中国丧亲人群进行测量与评估,中文版TIG 同样为自评量表,包括13 个条目,评分方法同TIG,中文版TIG 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6,项目间相关性为0.551~0.737,说明汉化版TIG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Li 等[14]汉化TIG 时是直接将美国版本进行翻译,没有进行跨文化调试,且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青壮年,加之量表中有关于宗教信仰的特定条目,而国内大部分人群不存在宗教信仰,因此后续研究需谨慎使用该汉化版TIG。德克萨斯州修订悲伤量表(Texas Revised Inventory of Grief,TRIG)[15]是TIG的拓展,包括评估过去的行为(8 个条目)和衡量现在的悲伤感觉(13 个条目)两部分。TRIG 是最成熟和最常用的悲伤测量工具之一,当丧亲者被问及当前和过去的悲伤经历时,这个量表可能更可靠,目前已被西班牙[16]和法国[17]的研究者进行语言调试后应用于测量相应人群的悲伤水平。
2.2.2 悲伤体验清单(Grief Experience Inventory,GEI)GEI 由Sanders 等[18]于1979 年编制,用于量化经历过损失的人的悲伤经历。GEI包括13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二分法(是/否)进行评分。1993年Lev等[19]通过对418 名丧亲者的调查编制了用于评估丧亲者丧亲前的悲伤程度的修订版悲伤体验问卷(Revised Grief Experience Inventory RGEI)。RGEI 包括存在的担忧、抑郁、紧张和内疚、身体痛苦4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6 级评分法,评分从“轻微不一致”至“强烈一致”分别评1~6分,总分为22~132分,得分越高说明悲伤的程度越高。RGEI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2~0.87。虽然Lev 等[19]研究表明RGEI 内部一致性较高,但是考虑其研究中的问卷回收率只有41.3%,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加之目前没有汉化版RGEI,因此,RGEI 是否能用于测评我国丧亲者悲伤水平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2.2.3 复杂哀伤问卷(Inventory of Complicated Grief,ICG)ICG 由Prigerson 等[20]于1995 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估丧亲者是否存在复杂哀伤。该问卷共19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0 分=“没有”,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问卷总分0~76 分,得分越高说明哀伤的频率和程度越高,>25 分则说明丧亲者存在复杂哀伤。该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6 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80,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Prigerson 等[21]于2001年将ICG 修订为修订版复杂哀伤问卷(Inventory of Complicated Grief-Revised,ICG-R)。ICG-R 包括37 个条目,其中第1~33 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赋值1~5 分,第34、35、37 个条目为开放性条目,第36 个条目采用“是/否”评1/0 分,总分33~166 分,得分越高表示丧亲者哀伤的程度越高。该问卷较为成熟、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在韩国[22]、意大利[23]等国均有调试使用,条目简单、易于分析。我国学者何丽等[24]于2013年将ICG-R汉化,中文版ICG-R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4 周后重测信度为0.83。中文版ICG-R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评我国丧亲者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目前唐咏等[25]已将其应用于丧亲大学生人群中。但该工具是单维度问卷,不能多层次多方位的测量丧亲者哀伤的复杂程度。汉化版ICG-R 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应用于丧亲大学生人群中,未来需要在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中验证中文版ICG-R 在我国丧亲人群中的适用性。
2.2.4 核心丧亲条目(Core Bereavement Items,CBI)CBI 由Burnett 等[26]于1997 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估常见丧亲群体的悲痛水平,如丧亲配偶、丧亲成年子女及丧亲父母。量表包括思维、急性分离、悲伤3 个维度,共17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0分=“没有时间”,3分=“花费很多时间”。量表总分为0~51 分,分数越高则说明丧亲者悲伤程度越重。该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Holland 等[27]对CBI进行验证性分析得出,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7~0.95。该量表在编制时以西方人群为研究对象,可能存在特殊的文化相关性,后续研究可采用更多样化的样本来检查CBI的心理测量特性。目前没有汉化的CBI,其是否能应用于测评国内丧亲者悲痛水平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开发出能真实反映我国丧亲者悲痛水平的特异性量表。
2.2.5 哀伤认知问卷(Grief Cognitions Questionnaire,GCQ)GCQ 由Boelen 等[12]于2003 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估直系亲属丧亲后的消极认知和情绪问题。该问卷包括自我、世界、生命、未来、自责、其他、悲伤的适当性、珍惜悲伤、悲伤的威胁性解释9 个维度,共3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6 级评分法,0 分=“非常不同意”,5 分=“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表明丧亲者负性认知越严重。该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1~0.95,3 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9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 和0.89,量表内部一致性好,在德国[28]等国均有翻译应用。但由于两个重测样本量都很小,需进一步验证GCQ 的稳定性。2014 年我国学者尉玮等[29]对GCQ 进行汉化,中文版GCQ 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4~0.96,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1~2 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6,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目前马晓等[30]将其应用于非医学生丧亲者的延长哀伤测评中,何丽等[31]将其运用于对丧亲者情绪的预测中,中文版GCQ 均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中文版GCQ 不仅能测评中国丧亲人群的哀伤认知水平,还能指导医务工作者对丧亲个体制订有效的干预方案。但在未来研究中,还需要平衡样本性别,同时也要关注社区人群,多方位验证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了解形成哀伤认知的具体机制。
2.2.6 延长哀伤障碍问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Questionnaire,PG-13)延长哀伤障碍术语在2009年被确立。PG-13 由Prigerson 等[32]于2009 年基于291 名丧亲者的研究资料编制,主要用于评估丧亲者6 个月之后是否存在延长哀伤障碍。该问卷为患者自评问卷,包括分离痛苦,认知、情绪和行为症状,病程标准,功能受损4 个维度,共11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1 分=“不符合”,5 分=“完全符合”,其中延长哀伤障碍诊断标准为分离痛苦维度中有至少1个条目得分≥4分,认知、情绪和行为症状维度中有至少5 个条目得分≥4 分,且功能受损维度所有条目得分均≥2 分。问卷总分11~55 分,分数越高表示丧亲者延长哀伤障碍症状越严重。该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PG-13是在ICG-R的基础上进行精简的,信效度良好且减少了测评时间。我国学者戈新等[33]于2016 年对PG-13 进行汉化,并在366 名地震丧亲者中进行了检验。中文版PG-13 包括认知情感症状、病程标准、功能受损3 个维度,共13 个条目。其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2,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20,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2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中文版PG-13 可作为我国地震丧亲者延长哀伤障碍的测评工具,因地震丧亲者住居分散,短时间内难以收集到一定量研究对象来进行测评。因此,未来研究需扩大样本量,以便更全面地评估中文版PG-13 问卷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2.2.7 持续复杂性哀伤量表(the 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Inventory,PCBI)PCBI 由Lee[34]于2015 年基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针对持续性复杂丧亲精神障碍所编制,主要用于测评丧亲后的复杂哀伤情感。量表包括核心悲伤因子、反应性痛苦因子、社会/身份破坏因子3 个维度,共16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从“无,根本没有”至“严重,几乎每天”分别赋值0~4分,量表总分0~64分,得分越高说明持续复杂性哀伤越严重。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3 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0.91。由于该量表研发时间不长,目前暂无中文版量表,应用于测评国内丧亲者持续复杂性哀伤的可靠性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开发出能真实反映我国丧亲者持续复杂性哀伤的特异性量表。
2.2.8 创伤悲伤量表自我报告版本(the Traumatic Grief Inventory Self-report version,TGI-SR)TGI SR由Boelen等[35]于2017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估丧亲者自我评估持续复杂性哀伤程度,要求受访者以评估当日为起点报告1个月前的症状。该量表包括18个条目(即18 种症状):持续性复杂丧亲障碍(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disorder,PCBD)的所有症状(16 种)、第12 项“感到震惊/震惊”(延长哀伤症状)和第13 项“功能障碍”。量表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0 分=“从不”,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总分0~72 分,得分越高则表示丧亲者悲伤的程度越高,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比较拟合指数为0.90。Boelen 等[36]于2019年对该量表进行进一步验证,得出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重测系数为0.89。由于TGI-SR 开发时间较晚,目前暂未有中文版,未来可根据我国相关研究的实际情况对该量表进行汉化,并在实际场景中检验其适用性。
开发的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均为自评量表,其中TIG 和GEQ 开发时间最早。除了GCQ-C、ICG-R 及TGI-SR,其他量表均为多维度量表。ICG-R有3个开放性条目,其他量表中的条目均为封闭性条目。GEQ 和GCQ-C 的适用人群分别为自杀丧亲者和儿童丧亲者,其他评估工具无特定适用人群。目前,经过汉化且在国内应用的有GEQ、TIG、ICG-R、GCQ 和PG-13。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基本特征
随着社会进一步加快发展,和丧亲者相比,离世者得到的关注明显更多,丧亲者在亲属离开后的悲伤往往是被忽视的。如若其悲伤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缓解或疏散,可能会导致其精神或身体不适,甚至增加非正常死亡的风险。关注到丧亲者的悲伤状况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方式,对丧亲者悲伤的自身功能及家庭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周志欢等[37]对丧亲的肿瘤患者运用6R 哀伤辅导程序模式进行哀伤辅导,结果显示患者的哀伤情绪有所缓解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本文综述了评估丧亲者悲伤程度常用的工具,侧重介绍了各量表的维度条目、信效度及汉化情况。目前,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尚存在以下不足。①特异性量表较少。现有量表只有针对自杀丧亲者(GEQ)和儿童丧亲者(GCQ-C)的特异性量表,缺乏对其他人群的特异性量表。研究者在选取量表时应根据研究对象特征及研究目的等综合考虑。同时,应加强特异性量表的开发工作,以更好、更准确地了解不同丧亲人群的悲伤情况。②汉化量表少。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大多数由国外学者研发,汉化量表较少,使得在我国丧亲人群的适用性未能得到充分验证。下一步研究需加强对相关量表的汉化工作,并在我国丧亲人群中验证其效果。③国内原创量表缺失。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均由国外学者开发,无直接针对我国丧亲人群悲伤情况的评估工具。尽管部分量表汉化后经测评可用于评估我国丧亲者的悲伤状况,但还需要对量表多加调试和开展更多大样本的研究去证实评估工具的适用性。鉴于国内外文化、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等不同,有必要开发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下的丧亲者悲伤评估工具。未来可借鉴现有量表开发适用于评估我国丧亲者悲伤的工具,以期为丧亲者悲伤水平的测量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