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丧亲者丧亲事件反应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2018-11-19 02:30,,
循证护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质性逝者亲人

, ,,

一个人的死亡是自身的结束,同时也是死者亲属悲痛的开始。多数丧亲者在经历一段时间调整后,能逐渐从悲伤中恢复,部分丧亲由于不能妥善疏导不良情绪,可能导致精神或身体不适,甚至增加死亡危险[1]。女性群体受性格特征影响,哀伤反应程度较高,尤其是经历重要应激事件后,心理症状往往重于男性[2]。国内对于丧亲相关研究较少,且现有研究多为丧亲人群的横断面调查,关注重点主要为各类悲伤症状,仅有少数研究者通过质性研究来考察丧亲人群的具体悲伤过程[3]且研究对象以青少年人群或地震灾后人群丧亲后悲伤过程考察为主,女性群体丧亲质性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通过对于女性丧亲人群进行质性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女性丧亲人群悲伤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6年4月—2016年8月选取四川省不同地区有丧亲经历的女性人群作为访谈对象。纳入标准:①有丧亲经历的成年女性(≥18岁);②自愿参与研究;③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真诚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丧亲经历不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者。样本量以资料信息达到饱和为标准。本次研究共纳入9名访谈对象,年龄(37.56±11.94)岁,丧亲时间(7.56±7.20)年,逝者年龄(45.56±10.02)岁,访谈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是观察者置身于生活世界的情景化活动,它通过一系列解读和研究工作使人们更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的研究[4],其大致分为3个步骤:资料简化、资料展示、结论引出验证。质性资料着重于人们“活生生的经验”,主要适合探索意义问题,可发展研究假设,探索新领域,也可用来检验研究假设或辅助量性研究,对量性研究进行补充、解释和阐明[5]。本次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女性丧亲者内心世界,探索其悲伤体验过程及其采取的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隐晦性和探索性,因此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更为恰当。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取开放式访谈方法。访谈地点选择安静、宽敞、舒适的空间。访谈正式开始前,告知访谈对象本次访谈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请访谈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访谈过程中及时进行录音和书面记录,注意观察、记录受访者特殊语调、声音、情绪等。访谈时间控制在20 min~50 min,在避免访谈对象产生疲劳和厌烦感受的同时,保证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1.2.3 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及时将录音资料逐句转录为文字稿。采用扎根理论主题分析法进行编码,遵循理论驱动与资料驱动相结合、情境分析和类属分析相结合的原则[6],釆用质性研究分析软件Nvivo 10.0进行管理和分析。

2 结果

共总结获得3大主题:丧亲事件引发的典型情感表现、丧亲事件引起的后果及丧亲者对丧亲事件的应对方式。

2.1 丧亲事件引发的典型情感表现

2.1.1 悲伤

2.1.1.1 悲伤原因

悲伤是最常见的丧亲情绪,通常会贯穿访谈过程始终。①逝者临终状况不佳,使丧亲者感到自责和难过,延长悲伤情绪持续时间。A9:“想起他临终前很痛苦就感觉十分难过。”②亲人去世使家庭失去凝聚力,丧亲者体会到孤独感。A7:“当时感觉没妈了,失去了依赖感,总感觉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了家就散了。”③对去世亲人难以割舍。A3:“一方面是觉得失去亲人后很伤心,另一方面我觉得爸爸妈妈会伤心,自己就更伤心了噻。”

2.1.1.2 悲伤持续时间

本次访谈结果显示:丧亲者悲伤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无明确时间界限。丧亲者普遍反映,悲伤会随时间流逝变淡,但不会完全消失。A1:“反正伤心持续时间挺长,最难受的是最初一、两个月。”A5:“估计一两年才能慢慢想通。”A3:“现在想起来都伤心,最伤心的时候,持续了四、五年,之后也没有完全放下。”

2.1.1.3 影响悲伤严重程度的因素

①丧亲事件发生突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会加剧悲伤程度。A2:“很突然,我回去的时候,我爸爸就已经不行了。”②亲人逝去时间越短,悲伤情绪越严重。A7:“我爸爸过世很长时间了,伤心的感觉也就随时间慢慢过去了。但是我妈过世刚满2年,我现在每次想起来都很难过。”

2.1.2 难以接受

听到丧亲消息难以接受是女性丧亲者常见的情感反应。A2:“当时我感觉特别难以接受这个事实。”A4:“当时真的是想不到,根本不会想到她会走这一步,真的好难接受哦。”A1:“特别是刚刚诊断(恶性肿瘤)的时候,大家都不能接受。”

2.1.3 自责

丧亲者在访谈过程中,多会提到对逝者的愧疚,会反思逝者生前或临终时对其照顾不周,产生自责情绪。A4:“我还是(很后悔),心想要是我在的话就好了,她跟我说话的时候,如果有啥事情,我还可以开导她。”A2:“感觉我还没有好好报答我爸爸,我爸爸就一个人走了。”A9:“我觉得当时要是及时(救治),会不会他会活的更久一点呢。”

2.1.4 遗憾

丧亲者遗憾的情绪一般体现在丧亲对象是低龄去世者或者长辈上。对于低龄去世者的遗憾是由于逝者没有享受生活。A3:“我还是觉得他这一生太短了。”对于长辈的遗憾是认为其太辛苦,没有安享晚年,而丧亲者也遗憾自己没有尽到孝道。A1:“就当时比较悲伤,觉得她这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希望她有一个比较好的晚年。”

2.1.5 思念

夜晚、生日或节日时容易增加思念情绪。A5:“比如说她的生日啦、过年啦,就想起她以前那个样子。”

2.1.6 移情

丧亲者容易把对逝去亲人的情感,跟环境或在世亲人联系起来。A8:“以前听到别人亲人去世我都没有太大感觉,但是现在提到亲人去世的话,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外公。”A2:“现在就把对我父亲的这种情绪,放在家里老年人身上了,反正年轻人就多忍让一下。”A4:“遇到那些不珍惜个人身体,不珍惜个人生命的那种,就一哈子想到她(自杀的姐姐)。”

2.2 丧亲事件引起的后果

2.2.1 对丧亲者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的影响

①促使丧亲者更加独立和自强。A1:“我妈妈生病了,我就觉得一下子长大了,以后任何事情都是我做主。”②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身边亲人,学会更加包容。A8:“我外公过世后,我回家的次数就变得比以前多了,对现在还在身边的人好一点。”③人生观和生活观有所改变。A1:“她生病后,我很多生活方式就改了,我觉得一定要对得起自己,我要穿好吃好,该出去旅游就出去旅游,该出去看就出去看。”④引发厌世的消极态度。A3:“以前嘛,他(父亲)都还是很积极的,弟弟去世之后,他的生活态度就发生改变了。”A5:“觉得自个活着没得意思了哦。”

2.2.2 对丧亲者身体、精神状况及社会关系造成影响

2.2.2.1 对丧亲者身体状况的影响

①丧亲事件作为重大的生活负性事件,多数丧亲者表示,在刚得知丧亲消息时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应激反应,甚至因无法接受而出现冲动行为。A2:“感觉身子都是软的。”A5:“脑壳真的是懵啊,身体就麻了哦,心就凉了哦。”A6:“根本就不管那么多,就是作为母亲的本能,就要去抓他。”②丧亲事件对丧亲者健康状况造成持续影响。A3:“(丧亲)导致我得了预激综合征,导致我怄气,肚子经常发张,然后就是体重下降嘛,体重由96斤降到了82斤、83斤。”③对丧亲者睡眠造成不同程度影响。A1:“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从她(疾病)诊断出来到现在,我基本上都失眠。”A5:“当时出了事,可能有一两个月睡眠不好,睡不着。我把安眠药都拿来吃了好多回,还是睡不着。”

2.2.2.2 对丧亲者精神状况的影响

①精神状态不佳。A1:“最初几个月,精神状态要差些,现在感觉他(父亲)各方面都还比较正常。”②心理异常。A6:“需要吃安眠药,当时我吃半颗(安眠药)也安静不下来,最后不知道吃了几颗,安静下来了,就哭。”③失忆。A2:“现在让我回忆我爸爸过世那几天的事情,我什么都记不得,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选择性失忆就是那种感觉。”

2.2.2.3 对社会关系产生影响

丧亲事件作为有巨大影响力的生活事件,家庭成员在合作处理丧亲事件时容易产生很多情绪和想法,甚至发生分歧和争论,直接影响亲人间关系。A7:“对我妈的事情,我对我妹妹意见很大。”A6:“(丈夫认为儿子去世)好像责任全都是我,最后我们都闹过离婚的。对他们家来说,好像我就是一个罪人。”

2.3 丧亲者对丧亲事件的应对方式

2.3.1 消极处理

2.3.1.1 不作为

这类丧亲者完全不采取措施处理丧亲事件,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①没有寻求到有效的处理方法。A2:“就只有接受这个现实噻,没得其他办法,让他上山哦,把他送到山上去哦(埋葬)。”②丧亲者认为时间是缓解悲伤的唯一方法。A6:“那个时候,不晓得想办法缓解,就是想起就哭,又怕水。时间长了都没得啥子了。”

2.3.1.2 逃避

这类丧亲者多不愿意提及和主动应对丧亲事件,而选择采取逃避的消极态度,主要原因为:①认为他人不理解。A2:“你不管去跟谁倾诉这种情绪,他就算是能够体会,也不能够真正地理解你的这种感受。”②害怕被他人嘲笑。A5:“跟人家讲起(女儿自杀),人家要笑噻。”③认为丧亲事件隐晦,不愿意提及。A1:“一般都尽量回避这个问题(提及逝者)。”

2.3.2 积极处理

大部分参与访谈的女性丧亲者在谈及处理方式时,会积极表达自己的应对方式和心得体会,虽然不成体系,甚至后知后觉,但她们认为是有效的,具体处理方式包括:①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例如朋友和家人的陪伴。A1:“其实主要就是通过在科室里经常跟同事聊天啊,还有就是经常周末出去耍啊,还有就是家人的陪伴啊。最有效果的可能还是家人的陪伴,因为有时候你就会觉得有家人在身边就很好。”②宣泄内心的苦闷情绪,通过各种方式释放负面情感。A3:“我就是觉得要学会自我释放。所以没得哈子放不开的,很多事情要往积极的方面考虑。”③树立乐观和豁达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A7:“我还是热爱生活的,所以我朋友常说我笑点低。我这个人就是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我从来都不刻意的隐瞒情绪,我觉得没必要隐瞒。”④借助宗教等方式寄托情感。A6:“有好多人通过信教解脱自己。”⑤转移注意,寻求新的心理寄托。A3:“我女儿出生之后,(预激综合征)也还是会发作嘛,但是慢慢地注意力就转移了,毕竟有个家庭,有个娃儿了。”⑥主动寻求专业人员帮助。A9:“心理咨询我觉得是有用的,人家作为专业人士最起码知道事态的走向,告诉你居丧期会有什么表现,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的、你该如何应对。”

3 讨论

3.1 女性对丧亲事件的典型情感表现有悲伤、移情等

悲伤反应是女性面临丧亲事件时最典型的情绪反应,在访谈过程中,所有丧亲者在谈论丧亲事件时多次哭泣,表明悲伤反应对于丧亲者造成的影响具有持续性。访谈发现:逝者临终状况会直接影响丧亲者的悲伤程度以及持续时间,有效的临终关怀不仅能减少逝者痛苦,还能使丧亲者得到心灵慰藉。因突发性事件去世的人,亲友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时间,很难在短期内接受巨大的负性事件,其悲伤反应最为严重,这类事件的丧亲群体最值得关注。9名访谈对象中,有7名访谈对象表示丧亲事件使他们出现了移情,主要表现为正移情,具体体现在以更加耐心和柔和的态度对待与逝者相似的个体,说明丧亲事件可促进丧亲者成长和成熟。

3.2 丧亲事件对女性身体和心理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所有参与访谈的女性丧亲者均表示,丧亲事件对她们的睡眠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说明丧亲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丧亲者心理状况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并预防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部分丧亲者表示由于对丧亲事件迟迟不能释怀,反复沉浸于丧亲所带来的巨大痛苦之中,其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建议具有复杂哀伤症状的丧亲者进行专业性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大部分丧亲者认为丧亲事件可引导他们建立并完善积极的人生观,引导她们学会珍惜和包容在世亲人,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

3.3 女性丧亲者在处理丧亲事件的态度以积极处理为主

中国传统思想存在避讳死亡的态度,认为询问或倾诉丧亲事件都是对他人不同程度的冒犯,因此丧亲事件发生后,他们首先会采取隐忍和自我消化的态度。本次参与访谈的女性丧亲者在对待丧亲事件应对方式问题上,大部分愿意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寻求温暖,她们意识到转移注意力、释放不良情绪的重要性,甚至有访谈者考虑到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美国纽约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研究者分析发现:男性丧偶后短时间内死亡率比女性高30%,女性丧偶后死亡率没有明显增加[7]。蔡锦其[8]对经历汶川地震的北川女性丧亲者进行访谈发现:80%的受访者希望得到心理援助,表明女性丧亲者愿意以积极坚强的态度主动寻求心理上的帮助。

猜你喜欢
质性逝者亲人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你是我的亲人
纪念
亲人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