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吻合器的逐渐应用,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结构及其功能完整性为主要优势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逐渐开展[1-2],但是与高位直肠癌病人相比,低位直肠癌病人手术吻合口漏发生率较高[3-4],为促进病人远端吻合口愈合、预防腹腔感染,部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人会在手术后进行预防性造口[5],造口形成后3个月,大便从造口处排出,肛门暂时无排泄功能,如不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则可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失禁[6]。提高括约肌主动收缩幅度、增强肛周肌肉力量被认为是改善大便失禁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7],本研究采用盆底肌训练对低位直肠癌行Dixon+预防性造口术的女性病人进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低位直肠癌行Dixon+预防性造口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手术医生均来自同组。纳入标准:①40岁~55岁女性病人;②低位直肠癌行Dixon+预防性造口术后3个月行造口还纳术病人。排除标准:不能配合进行盆底肌训练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病人术后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根据医嘱正确用药及进行口腔护理、压疮预防、管道护理,告知病人定时翻身,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通气后给予病人流食、半流食循序渐进的饮食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给予病人盆底肌训练指导,具体方法如下:嘱病人全身放松,吸气时肛门用力上提,紧缩肛门,坚持10 s;呼气时肛门放松;反复练习,每次30组,每日2次。盆底肌训练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但要求病人保持较高依从性,为防止病人因“治疗效果不如自己期望”而降低训练依从性[8],研究过程中要求护士指导病人建立合理期望值,可通过让病人记录训练日记,更直观地了解自身情况,从而转变病人对盆底肌训练的认知、情感及态度,促进病人主动配合,达到坚持训练的效果。
于造口还纳术后第10天对两组病人肛门失禁情况及肛门直肠压进行比较。①肛门失禁情况:采用肛门Wexner失禁评分从固体、液体、气体、卫生垫、生活方式改变5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出现频率:从不、很少(每月<1次)、有时(每周<1次且每月≥1次)、经常(每天<1次且每周≥1次)、总是(每天≥1次),分别赋予0分、1分、2分、3分、4分[9]。满分20分,0分~7分表示肛门功能良好,8分~15分表示肛门轻度失禁,16分~20分表示肛门严重失禁。②肛门直肠压:采用三维立体肛门功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通过电极压力感受器收集压力信号,通过颜色变化直观了解压力变化。具体操作方法:病人停用胃肠运动相关药物72 h后取左侧屈膝卧位,由专人操作将电极分别插入肛门及贴于体表处,测定静息状态下肛管静息压;嘱病人用力收缩肛门,测定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病人放松状态下向直肠气囊注入生理盐水,检测病人直肠牵张的最初感觉,记录直肠感觉阈值。该法通过电脑检测排便功能,无创且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干预后治疗组病人肛门失禁均分4.1分,其中1例病人因吻合口瘘延迟还纳;对照组病人肛门失禁均分15.3分,其中2例病人达到严重失禁,1例病人出现感染。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肛门失禁得分比较
表2 两组病人肛门直肠压 mmHg
肛门失禁病人因机体对肛肠内液态、固态内容物及气体蓄控能力严重降低,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排便功能紊乱[10-11],病人生活及工作受到极大困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2-14]。低位直肠癌行Dixon+预防性造口术病人大便改道,肛门括约肌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训练,容易导致排便肌松弛和伸展,收缩力减弱甚至消失。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盆底肌群进行自主收缩锻炼,有利于盆腔器官所受支持张力增加,持续、规律的肌肉锻炼能够促进盆底血液循环,增强会阴部、肛门、腹肌、髋部肌肉张力,改善肛门失禁症状[15-16]。本研究干预后治疗组失禁均分4.1分,肛门功能良好,对照组均分15.3分,为轻度失禁,且两组肛门失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直肠压力测定中,治疗组干预后肛门收缩压、肛门静息压及直肠感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坚持盆底肌训练对预防低位直肠癌行Dixon+预防性造口术病人大便失禁有一定效果。
本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且纳入对象均为40岁~55岁女性病人,研究结果外部真实性受限,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