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诱发脑卒中等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由于快节奏工作、高盐高脂饮食引发的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15 年前后,18 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7.6%[1]。服药依从性差被认为是高血压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2],且研究表明:超过50%的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极差[3]。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焦虑等情绪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的病人[4],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对我国人群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本研究对武汉市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旨在为制订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提供参考。
2017年3月—2017年10月,以方便抽样为原则,抽取武汉市中心城区4个社区、1所三级甲等医院178例高血压病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医师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5];②有基本的交谈沟通能力;③同意参与此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家族史;②3个月内有服用抗焦虑药物史或伴有严重物质滥用的病人;③有严重心肌梗死、脑梗死、尿毒症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史。
①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问卷分为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及病人服药依从性两部分,其中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文化程度、参保类型、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等;病人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量表进行评判,该量表包括“您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您是否有时候不注意服药”“当自觉症状改善后,您是否有曾经停药”“当自觉症状加重后,您是否曾经停药”4个条目,各条目答案均为“是”和“否”,选择“是”计1分,选择“否”计0分。分数越高,表示被调查者用药依从性越差。②焦虑自评量表:该量表由Zung编制,共包括20个问题,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需回顾过去两周的心理状况,从“没有或者很少时间”“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全部时间”4个备选答案中勾选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调查者根据作答情况依次赋值1分、2分、3分、4分,部分选项反向赋值[6]。
问卷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协助调查对象填写,调查过程中避免使用诱导性话语造成结果偏倚,问卷当场填写并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86份,回收178份,有效回收率95.7%。
178例调查对象年龄为(63.26±11.61)岁,其他资料详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n=178)
调查对象中,24例病人未服用降压药,154例病人服用降压药,且服药依从性得分为1分~4分的病人中,53例病人有忘记服药的经历,30例病人有时不注意服药,22例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后停药,8例病人自觉症状加重后停药。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得分详见表2。
表2 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n=154)
对154例服用降压药病人进行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表4 高血压病病人焦虑单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52.8%的病人用药依从性较好,服药依从性得分为0分,服药依从性得分为1分~4分的病人中,有53例病人有忘记服药的经历。高血压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该人群受记忆力减退[7-8]、认知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在无人照顾过程中易出现忘记服药现象[9]。调查中有24例高血压病病人未服用降压药物,进一步对其进行访谈发现:该类病人多处于临界高血压状态,自觉症状较轻、服用降压药物造成较大经济负担、对高血压病认识不足、擅自停药后无不适症状是其未服药主要原因。提示临界高血压病人应为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之一。张雅雯等[10]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改善社区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如规律作息、低盐低脂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2015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逐步完善我国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基层医疗水平发展,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加强慢性病管理。在其影响下部分社区医院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医生、护士定期进行健康随访,社区内定期举行高血压知识宣传活动等,为高血压病管理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焦虑等负性情绪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健康人血压状况,甚至可作为一项重要的高血压预测指标[11],焦虑状态下,人体淋巴细胞β-肾上腺受体密度降低,可引起心率增高、血压上升或导致血压波动幅度增大[12]。表4结果显示:独居、自身所患疾病种类较多、丧偶、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焦虑得分较高。丧偶与独居的高血压病病人由于在家庭中缺乏情感交流对象,同时无他人协助生活,部分老年病人社会活动减少、社交能力下降,孤独感明显增加,容易诱发负性情绪。自身所患疾病种类较多的病人身体状况较差,情绪敏感度较高。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强,心理压力排解途径较多,负性情绪较少[13-15]。表4结果也显示:服药依从性得分较低的病人焦虑得分较低,即服药依从性较好的病人焦虑情绪较少,可能是由于服药依从性较好的病人血压水平控制较好,心理状态较好。
当前,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方向发展,高血压作为典型的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戴乐等[16]将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联合心理治疗,结果显示:干预组高血压病病人焦虑评分显著下降,与蔡少贤等[17]研究结果一致。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病人心理特点,结合病人自身状况,如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给予个性化心理支持。对孤独的高血压病病人,应鼓励其多参与社交活动,增加亲人、朋友陪伴时间,积极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①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多来自武汉市中心城区,样本量较小,调查结果可能存在偏倚。②本调查未设置对照组,未对普通人群进行焦虑状态调查,结果有效性证据力度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