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强 周露露
[摘要]自1972年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4份有影响力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共同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旨。通过梳理4份报告,发现其人文主义教育观经历了寻求人的解放和个性化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维护和增强人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实现人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嬗变过程。4份报告体现了凸显意志自由和理性自制、聚焦公民意识与集体责任、包容不同群体及多元文化、立足全球推动教育协同共治的特征。立足人文主义教育观审视我国教育发展,未来教育应重塑教育观念,以“五育融合”助推和谐发展;培养多元化创新人才,明晰科技伦理边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培养世界公民,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观;未来教育;融入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2-0014-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2.003
人文主义教育观自古希腊到现代社会一直伴随着教育实践,其诞生于古希腊,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在启蒙运动时得到传承和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迈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阶级间的激烈矛盾、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以及异化膨胀的消费需要刺激着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不断发展,以至走向了极端。随后发生的世界大战以及频频出现的生态危机更令人体会到科学的双面性,科学需要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引领[1]。欧洲新教育运动及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传播,遏制了唯科学主义教育一家独大的发展趋势,至此,人文主义教育观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并确立其组织宗旨为:“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之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2]。这一表述便可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文主义基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指出,正是此时“人文主义教育观获得了新生”。此后,人文主义教育观便贯穿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工作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4份报告,这4份报告凝结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傳递了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价值追求。联系4份报告及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演进历程,可对其理念作出诠释,即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追求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肯定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培养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以建设人类共同的未来[3]。至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人文主义教育观经过了3次的革新与超越。结合4份报告梳理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嬗变过程,总结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核心特征,可以为人文主义教育观在我国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嬗变
人文主义教育观贯穿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工作的始末,分析至今已发表的4份报告,便可窥见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嬗变过程。人文主义教育观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体现为对人的解放和个性化发展的追求;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体现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体现为要尊重生命、尊重公正、尊重平等,使人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在《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中体现为学会与世界融为一体,实现人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寻求人的解放和个性化发展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向上攀升,但也严重危害了人与自身、他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平衡状态,如何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是人们亟需破解的难题。首先,科技应以为人类服务为目标,但现有教育体系过度推崇科学主义,轻视人文学科,致使人被工具化。其次,过去盛行的精英主义教育割裂了人文学科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使得教育变得刻板固化,不利于人的个性发展[4]。最后,教育上出现了3种新的现象,分别是“教育先行”“教育预见”和“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5],这正是因为制度化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无法融入社会,旧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为应对这一系列社会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发布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育目的进行了全新表述——“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6],以此摆脱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极端割裂现象,试图创造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观。第一,科学的人道主义反对任何先验的、主观的或抽象的关于人的观点[7],而是将人视作一个具体的、适应时代的、有自我意识的人。第二,培养创造性、解放人的才能在未来教育中应居于首位,需发挥教育的力量彰显每个人自身的能力和表达,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身。第三,科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也要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培养,在培养人才促进科学发展的同时也要有效抑制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危害。第四,这一切最终的目的便是培养完人,即为一个尚未存在的新世界培养掌握科学方法、具有科学精神的人,培养具有探索精神、积极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培养愿意承担社会义务、具备公民美德的人,培养体力、智力、情感和道德得到充分发展的人[8]。
(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两个世纪交替之际,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出现的3大挑战成为了此时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一,“一切为了经济增长”已不再被看作是可以使物质进步与公正、尊重人的地位、尊重我们应完好地传递给后代自然财富和谐一致的理想途径[9]。第二,经济、资源、人权等各种不平等现象阻碍了人类的长远发展,每个个体都有义务采取行动,共同消除这些危险。第三,作为地球村的一分子,公民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增强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性以实现真正的民主,最终走向人类的持久发展。这3大挑战都与教育息息相关,需要落实于教育政策之中,因此,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地应对21世纪出现的3大挑战,该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人文主义色彩的教育观点。首先,教育作为实现和平、自由和公正的主要手段,其伦理性和文化内涵被着重突出。教育应在尊重人的多元化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才能和潜力。其次,该报告重新明确了人的发展理念。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作为社会的人而不是作为经济工具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10]。再次,基于以人为目的的发展理念,该报告提出教育应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4个支柱展开。这4种基本的学习囊括了实现人的发展所需具备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是落实全民基础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后,该报告主张改革限制个人充分发展的教育系统,摒弃刻板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终身教育理念不断造就、培养人的能力。
(三)《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维护和增强人的尊严、能力和福祉
21世纪仍处于动荡不安中,不平等、不宽容现象依然层出不穷,社会无时无处不在经历变革,教育也需跟上脚步。经济全球化在降低全球贫穷人数的同时也造成就业增长率低、青年失业率攀升等问题[11],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之间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在加重,弱势群体长期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种族、文化与宗教不宽容现象”[12]不断出现,性别、地域以及种族歧视依然存在,通讯技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传播这些不良思想的工具,由此产生的政治鼓动和暴力事件都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需要平等,渴望获得普遍人权以保障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寻求与他人及自然和谐共存的出路。
基于对时代背景的把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对人文主义教育观进行了重申,将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13]作为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该报告基于人文主义观念提出了一套普遍适用的伦理原则,重新解读和保护教育的4大支柱,对当时的主流言论进行了挑战,认为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技能,还是为了传递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念,主张进行整体性的教育及学习,基于健全的伦理和道德的综合方法来应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问题。面对世界各地的冲突现象,该报告提出要从群体、文化、决策3个方面增强教育的包容性[14]。群体包容包括实现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中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均等;文化包容即培养世界公民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以减少文化冲突和暴力事件;决策包容强调引导全社会伙伴共同参与教育决策和治理,真正将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为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发挥作用。
(四)《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实现人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处于全新世向人類世转变的关键时期,其自身活动引发的地球变暖、极端天气、生物灭绝、人畜共患病等人类无法承受的反噬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亟需寻找出一种能与地球共存的生活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痴迷促使着人类将原本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搁置,转而优先发展经济,以人为本成了人类破坏生态的遮羞布。与此同时,错误的教育理念也在这场生态危机中推波助澜,固有的课程体系将人类放置于生态圈之外,教育作为传播人类例外论的工具,驱使着人们随意研究、支配自然,企图逃脱于自然之外修复自身造成的生态问题。因此,人类需要从根本上重构教育,教育需要帮助人类融入世界来更好的生存下去。
为了让教育能够适应未来的生存,2021年的《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报告中,提出了有关未来教育愿景的7方面的教育宣言。其中,第1条和第6条都是关于人文主义的:“到2050年,我们能够批判性地重新评估和重新调整教育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教育远远超出了主张普遍主义和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权观点”[15]。该报告指出人类需要打破以人为本的教育桎梏,肯定地球上一切生命、实体、力量的集体能动性,承认地球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将促进正义扩展到整个人类或社会框架之外。人类应消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科界限[16],意识到自身的生态属性,从根本上重新评估教育的人文主义知识传统,将教育的目标从人文主义转变为生态正义,培养具有生态意识、集体性格,能够融入这个世界的人,使地球上的所有人与物都作为生态圈的一部分,共同参与到这场拯救地球的行动之中,修复这个破损的星球。
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特征
虽然人文主义教育观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但始终保持着凸显意志自由和理性自制、聚焦公民意识与集体责任、包容不同群体及多元文化、立足全球推动教育协同共治的特征。人文主义教育观在为每个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的同时也为其匹配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对责任意识、公民能力的培养和塑造;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吸收多元文化,融入多元世界;坚持立足全球视野,依据不同时期的全球性问题提出全球性的解决办法。
(一)凸显意志自由与理性自制
人文主义教育观为每个人提供了最大程度上的自由。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依附自然到依附他人再到依附物,最后达到自由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球伦理有义务为个人提供选择上的最大自由,包括意识和思想上的自由、自由思考和自由探索[17]。无论是《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育民主化的呼唤,还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对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的肯定,亦或是《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倡议争夺更多的教育治理事务中的话语权,又或是《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中人们开始接受世界的多元性,能够自由选择多样不同的价值体系,都表明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接受个性化的教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自由是无度的,自由伴随着自制,人们在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创造、自我规划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自我约束及自我控制。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便提到了自制。自制是一切德性的基础,它基于人的自我意识,体现人的健全理智,使人具有自觉约束欲望的理性,只有自制才可以带来真正的自由、尊严和福祉[18]。4份报告发布的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矛盾冲突也有所区别,但究其源头,无论是频频发生的生态危机还是有增无减的冲突暴力都与人们毫无节制地追求自我发展有关。一旦自由超过了限度,人类必然会受到反噬。基于对世界格局的精准把握,4份报告都摒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桎梏,抨击一味谋求经济发展的错误理念,这正是其自制意识的重要体现。
(二)聚焦公民意识和集体责任
人文主义教育观注重塑造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技能,以便让每个个体都具备承担人类社会责任及义务的能力。公民就是在政治层面上具有自主权利并平等参政的社会共同体成员[19]。《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在教育目的中指明需培养人们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引导人类走向团结之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人类应共同承担责任消除世界上的不公正现象,提升个体责任感学会在地球村上共同生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指出要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这意味着知识的创造、控制、获取、习得和运用向所有人开放,是社会集体努力的一部分。《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着重推崇集体主义品质,倡议将自身融入世界发挥共同体力量共同解决地球面临的重重危机。4份报告对教育目的的设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追求都彰显其对公民意识和集体责任的重视。
人文主义教育观既关照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化表达,又强调个体之间的联系性。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必然要意识到自己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意味着:第一,自我的个人主义是被否定的,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平等对待其他个体,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与经济主义,以利他主义的关怀之心在接受社会为自己带来的权益的同时关爱他人。第二,人文主义教育观培养人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以及追求和平、包容、正义的情怀,当社会处于危机之时,每个个体都要肩负起共同克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三)包容不同群体及多元文化
人文主义教育观对不同群体的包容即确保每名学习者都能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能有明确的归属感,力争做到覆盖全民,缺一不可[20]。人文主义教育观关注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力求最大限度地确保各群体公平享有受教育机会。4份报告中都多次指明了教育中的不平衡和不平等问题,关注不同国家间、教育系统间、群体间、性别间受教育机会问题,试图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对落后群体的福利关照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平等。人文主义教育观包容受教育者的天赋差异,包容其追求创新和探索的努力,在对学习者的培养中,反对机械、死板的培养方式,将人视作独立能动的个体,重视学习者的个性表现,鼓励学习者发挥自身创造性,寻求自身独特发展。
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即《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报告中对他者开放、与多元宇宙包容共存的教育理念。人文主义教育观在传播发展过程中,从不要求各国放弃自身主流价值观念实现绝对自由,而是在充分了解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秉持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平等交流,及时吸收和补充其他文化中有利于自身的部分,力求建设“和而不同”的教育共同体[21]。到2050年,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包容性将从承认多元文化过渡到承认多元世界,教育者将完全拥护世界主义,承认多元性,或承认不同世界的共存[22]。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不再从多个角度解读单一世界,而是承认人类生活在多物种生态中,要学会跨物种、阶级、种族认识同处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伙伴,认同地球所有生命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学习感受不同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在多元宇宙中共存。
(四)立足全球推动教育协同共治
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教育的解读与畅想都是基于全球性视野,为全人类共同的福祉针对全球性问题提出全球性的解决办法。自《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开始,报告便将此时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概括为科技的双面性、地区间的差距、危害中的环境、民主的危机,主张教育的发展需要依靠各个国家共同提供资源。《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全球性背景确立为7大主要紧张关系,主张通过教育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建立伙伴关系展开国际合作以解决地球村的教育问题。《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更是多次提到“全球治理”“全球贫困率”“全球气候”“全球化世界”等关键词。面对依然存在的7大主要紧张关系以及新产生的矛盾,该报告将教育和知识定义为全球共同利益,呼唤全社会集体努力将知识从私有化中解脱出来。《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破除了教育中固有的主客体分离论,将这种全球性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整个地球,主张将人类作为生态内部人,与星球上的其他居住者组建成共同体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以世界性原则对地球实行集体修复。
对比4份报告,每份报告中提出的所有思考和设想都不局限于某一国家、某一民族、某一群体、某一流派,而是跨国际、跨民族、跨群体、跨流派的[23]。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造成危害的程度也有高低,但追根溯源问题的源头都是一致的,并不能夠割裂开来看待。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不因贫富差距而忽视、优待于某方,也不因问题原因而归咎、谴责于某方,而是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国家,从全球性整体发展局势出发,剖析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展望教育的未来之路,最大限度上提出可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法。
三、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以人文主义教育观审视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可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启示:未来教育需重塑教育观念,以“五育融合”助推和谐发展;明晰科技边界,在符合人文伦理的前提下发挥科技力量培养创新性多元化人才;推进实现教育包容性发展,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教育公平目标实现;引领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发展,培育世界公民修正人类危机,共筑美好未来。
(一)重塑教育观念,以“五育融合”助推和谐发展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逐渐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教育领域的发展却停滞不前,未来教育需以“五育融合”助推和谐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国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现有教育体系中五育发展平等性缺失、差异性显著、整体性割裂,不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未来教育必将推进“五育融合”,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24]。
首先,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政府需对“五育融合”进行系统设计、整体部署,引导各区域学校之间形成学校共同体,共同探索“五育融合”的发展之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确保上行下效、顺利实施。其次,需要明确教育目标,转变教育观念。学校要严格落实上级政策,以五育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明确教学任务。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都需要重塑“五育融合”教育观念,摒弃固有的智育为先的观念,转向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共同体,三方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形成多维立体的育人体系。继而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建立体现“五育融合”的评价新标准,包括区域评价标准、学校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和教师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对应的区域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关联互动机制[25]。最后,应在不同地区开展试点实践。推进“五育融合”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需在不同区域展开不同领域、不同方式的创新实践,生成更多优质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更迭递进,最终由局部推广至整体。
(二)培养多元化创新人才,明晰科技伦理边界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也全面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未来教育与人工智能将不断融合深化。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向培养创新型的个性化人才,常规的、肤浅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人类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有意义学习来胜任复杂的、非常规的工作。第二,需完善智能教育课程体系[26],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强顶层设计,规范智能教育实施计划,加大该领域的人才及经济投入,保障智能教育能够顺利展开;教育部门应设计符合时代需要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材及课程,提升智能教育课程的地位。第三,教师和学生都需深化智能教育意识,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充分掌握并能够应用新型技术,才能灵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掌握智能技术是开展智能化学习的前提,将尖端科技运用于自我学习之中,有助于拓宽学习视野,成就个人发展。
科技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问题。第一,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会出现技术对教育的垄断,技术成了控制和支配的工具[27],教育标准片面化、教育过程流水线化[28],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被压抑。第二,大数据时代中个人信息安全不被保护,个人的隐私信息易被泄露、交易。第三,虚拟化技术的突破使得人工智能的产物也可以置身于真实世界之中,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较少受到规则限制,长久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人类世界正常秩序的维系。因此,需构建符合伦理需求的智能教育规范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监管机制,从人文主义出发为其设置道德规则,健全人工智能应用保障机制,运用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的双重力量将其可能造成的风险降到最小。
(三)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在推进教育包容性发展上已取得一些成就,但也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未来教育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当前,我国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落后地区的学子较少有机会接触前沿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男女入学虽获得保障,入学后女性学习者的辍学率却均高于男性,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科技飞速发展下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需有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九年义务教育明显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增加义务教育年限及提升义务教育水平成为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内在要求[29]。
共同富裕,教育先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方能助力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实现。首先,有关部门应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依据政策指导强化教育顶层设计,着重关注残疾、女性、落后地区的学生,确立教育公平发展的行动路径,整合教育资源力量,最大化发挥其作用,尽可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其次,应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学龄儿童信息采集数据库[30],实时监控各地学龄儿童的入学、升学情况,统计各地学龄人口数量,灵活匹配相应的教育资源。而后,需大力普及线上教学的学习形式,开发更多的免费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供落后地区的学生、教师学习,开展类似专递课堂的帮扶形式,调动一线城市的教师为偏远地区的学生实施网络授课,落后地区的学子也可享受到优质教育。最后,应持续完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福利保障制度,合理安排教师的编制名额,为乡村教师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和更多的晋升机会,提高城市教师参与乡村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城乡教师共同体,定期进行工作交流与互助,共同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四)培养世界公民,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既是面向世界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改善生态形成地球生命共同体。當今世界,各国处于交错盘结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面对一个又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的难题,人类需要团结起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攻克。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申和扩展,是基于生态文明立场、从共同体的视域将人类命运推及地球生命命运的高度完美体现[31],培养世界公民是建设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为实现培养世界公民的教育目标,需将共同体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在评价标准上,需优化学生的评价体系,削弱分数在学生评价中的地位,将合作能力也纳入学生的评价指标中,为培养共同体下的公民技能奠定基础。在教学形式上,学校教学应多展开合作学习,设置互助小组促使学生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与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协同合作,实现利己和利他的统一,提升学生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在课程设置上,应设置人文理解课程,通过人文主义平等、开放、正义等理念引导人们不因文化差异产生隔阂,从单一民族文化认同升华到命运共同体认同,重塑思想观念推动人人普遍参与共同体的理解性行动[32]。在教育资源上,需建设世界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带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流通,既可方便快捷地展开国际教育援助,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也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创建渠道。由此,世界人民共同整合教育资源、分享集体智慧,人人均可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邹逸.科学教育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8(05):25-3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55/ 125590c.pdf,2016-08.
[3][11][12][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36;10;39;20.
[4][5][6][7][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35-37;183-192;195.
[9][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5,70-71.
[14]汤晓蒙,黄静潇.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报告解读[J].高教探索,2017(08):52-53.
[15][16][22]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05):139-145.
[17]中国科学探索中心.构建全球伦理——什么是人文主义伦理学[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8066840030989083&wfr=spider&for=pc,2018-05.
[18]李明德.西方教育思想史:人文主义教育之演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1.
[19]周国文.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
[20]United Nations Educationne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Summary[EB/OL].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3721/PDF/373721eng.pdf.multi,2020-12.
[21]乔扬.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中国立场[D].东北师范大学,2021.
[23]李政涛.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05):3-11.
[24]杨丽.“五育融合”的历史演进、现实困境及实现之策——基于新发展阶段背景下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1(04):1-10.
[25]李政涛.“五育融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人民教育,2020(20):13-15.
[26]胡小勇,孙硕,杨文杰,丁格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愿景与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22(01):5-15.
[27]Herbert Marcuse.Som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Modern Technology[M].Routledge,1998:41.
[28]高山冰,杨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研究[J].高教探索,2022(01):45-50.
[29]袁志刚,阮梦婷,葛劲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共同富裕:教育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22(02):43-53.
[30]魏远竹,张群.共同富裕背景下福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J].发展研究,2021(S1):103-109.
[31]林丹,柳海民.自利与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性基点及学校德育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2021(06):1-6.
[32]田养邑.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生活:关系依存与实践道路[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61-168.
(责任编辑:刘丽)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View
—— An Analysis Based on Four UNESCO Reports
REN Qiang, ZHOU Lulu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Zhejiang 313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1972, UNESCO has published four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reports——“Learning to Live: Today and Tomorrow in the World of Education”, “Education: Where the Wealth Lies”, “Rethinking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o Integrate into the World: Education for Future Survival”, which reflect the them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view. Through the four reports, the humanistic view of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seeking individual liberation and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maintaining and enhancing human dignity, ability and well-being, 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ecology. The four reports general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ighting the freedom of will and rational self-control, focusing on civic consciousness and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inclusive of different groups and multiculturalism, and promoting 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reshap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s. Cultivating diversified innovative talents and clarifying the ethical bounda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realize educational equity; To cultivate global citizens and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 Humanistic Education View; future education; into the world;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收稿日期]2022-10-20
[基金项目]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学校共同体视域下小学生学业竞争的困境与矫正策略”(项目编号:2022JSJYYK15)。
[作者简介]任强(1983-),男,陕西凤翔人,博士,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周露露(1999-),女,浙江宁波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