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2023-06-15 23:25倪鸣赵梓如季海霞丁亮亮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课标跨学科

倪鸣 赵梓如 季海霞 丁亮亮

话题一:跨学科学习主题的确立

主持人(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倪鸣):跨学科学习打破了学科与学科间的边界,是一种以学科联动为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在2022年版课标中,有些任务群提示了具体的学习主题,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并没有主题提示,该如何确定主题,是一线教师深感困惑的话题之一。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蓉老师以江苏省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与区域实施”为导引,带领该区小语骨干团队致力于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研究,下面我们来听听她们的分享。

赵梓如(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生活情境的复杂性、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多元性等都呼唤跨学科学习这一学习模式的产生。跨学科学习强调联结课堂内外与校园内外,寻找学科学习与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话题的确立是基于教材、联系生活的。接下来我就以一些实践案例与大家分享跨学科学习主题的确立。

1.整合写作训练,活用学校资源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美”,单元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教材以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结合2022年版课标“跨学科学习”部分在第二学段的要求,可以尝试把问题解决、校园资源、创意设计进行结合,设计一次跨学科学习。

每一所校园都很美,但学生并不是对每一处都很熟悉。活用校园资源,指向“好地方大家都知道”问题的解决,“学校有个好地方”跨学科学习主题就此确立,让学生创意设计“好地方都知道”的推广活动,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下进行写作,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生活,表达对美好校园的真切感受。

2.配合单元学习,设计拓展活动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单元内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三篇课文和《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此外,《腊八粥》的课后安排了仿写喜爱的食物这一小练笔。本单元的习作则是写一写“家乡的风俗”。不难看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紧紧围绕“民风民俗”主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2022年版课标“跨学科学习”的学习内容中文化活动占有一定比例。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配合教材单元学习的角度来设计。因此,“撰写《清明风物志》”跨学科学习主题就此确立,以清明节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实践,再根据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撰写与清明节有关的风物,以达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3.调整教材内容,科学幼小衔接

在科学幼小衔接的背景下,各校开学第一周开启入学适应课程,设计关于“课程表”的相关学习。但关于“课程表”的学习出现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识字加油站”。综合考量学生入学适应实际情况,即入学后很快就面临认识各个学科的教师与课本、整理自己的书包与抽屉、做课前准备以及对各个学科形成初步了解等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再结合2022年版课标,在低年级跨学科学习的内容描述中提到的“爱图书”“爱文具”学习内容,我们就大胆地把教材中“课程表”的学习前置到开学第一周,有效融入到学校的入学适应课程的整体体系中,设计“玩转课程表”跨学科学习,以满足学生的入学学习需要。

4.捕捉课堂灵感,探究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这个单元的表达要素是“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在学完这个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之后,学生提出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时找书难、阅读体验有待改善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出后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这样的问题来源于教材学习,基于真实生活,是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的有意义的话题,也可以作为跨学科学习主题。2022年版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提出“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内容。结合学生提出的“如何解决图书馆找书难”的问题,确立“设计未来校园图书馆”跨学科学习主题。捕捉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点,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尝试依据课标,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确定跨学科学习主题。

话题二:跨学科学习的活动设计

主持人(南京市教學研究室 倪鸣):通过刚刚的分享,我想老师们应该对跨学科学习主题确立的路径更加清晰了,如果概括成关键词,就是“课标、教材、生活”。明确了学习主题,要想有序组织跨学科学习,还需要系统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那么在整体设计时,有哪些要素需要关注呢?

赵梓如(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跨学科学习是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持续的探究活动,综合性很强,具有一定容量,可以分成一个或几个单元。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以单元学习任务统筹单元内部目标、内容、情境、方法、资源和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见图1)。借助低年级“你好,萝卜”语文跨学科学习,与大家分享跨学科学习整体设计的五个关键。

关键一,确定跨学科学习主题和内容。2022年版课标中,在第一学段“跨学科学习”内容中提到“养护绿植,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根据这一学习内容,再链接统编本教材学习内容,借助学校农场资源,确定萝卜种植主题,取名为“你好,萝卜”。根据主题以及该学段的特点再梳理课内外学习资源,确定以儿歌《大萝卜》、故事《拔萝卜》、古诗《悯农》等文本为学习内容,其中《悯农》和《拔萝卜》来自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关键二,清晰跨学科学习目标与课时。首先,确定核心目标“种植萝卜,进行日常观察与记录,并与同学分享”,根据这一核心目标,细化具体的学习目标,即通过识字、阅读、绘制等,初步了解萝卜的特点,学会观察方法,对种植萝卜感兴趣;通过日常劳动与观察,记录萝卜的生长过程,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过程,懂得劳动要坚持;通过阅读、帮厨、交流等,感受收获的喜悦与种植的不易,懂得尊敬劳动者。

关键三,设计跨学科学习情境与任务。本次跨学科学习的情境表述为:小朋友们,你们会种萝卜吗?校园农场还有不少空地,让我们认领责任田,一起去种植萝卜、照顾萝卜,观察萝卜慢慢长大的过程,尝试用图文的方式记录下来,参加“小小农夫萝卜种植分享会”。情境的创设应集真实性、学科性、综合性、情趣性为一体。在学习情境下,设计初识萝卜、种植萝卜、收获萝卜三个进阶式任务,每个任务又分别设计三个学习活动(见图2)。

关键四,细化跨学科学习的活动流程。活动流程可以从学习活动、学习指导、学习资源、学习评价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就以任务1“初识萝卜”中活动3“领农田,制作专属插牌”为例,设计了小组领取萝卜种子,给自己的萝卜田起名字,并制作萝卜田插牌,在全班介绍名字由来等学习活动。教师在学习指导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插牌制作时汉字的书写,以及小组介绍时是否做到“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学习评价可以从“在小组中友善交流”“参与小组讨论与插牌制作”“大声进行农田名称介绍”“注意听其他小组介绍”四个方面,通过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师生评价的方式给自己鼓掌点赞。

关键五,制订全程评价与成果展示标准。在活动流程例谈中已经谈及了该活动的学习评价标准的制订。除此之外,还应该明确成果展示阶段的评价标准,“你好,萝卜”跨学科学习最后设计了“小小农夫萝卜种植分享会”成果展示形式,那么它应该有其相应的评价标准,比如“能按顺序整理好自己的观察记录表”“能借助观察记录表,说说自己的养护”等。

可以说,跨学科学习的设计具有整体性,以上五个关键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它们在设计中是互相协调、不断调整、统筹推进的。

话题三:跨学科学习的评价设计要点

主持人(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倪鸣):2022年版课标强调“教—学—评”一致性,重视课程评价的实施,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关注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关注借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提升等,我想,如何开展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也一定是不少老师困惑的问题。

季海霞(南京市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欲使跨学科学习实施有效落地,评价无疑是重要的推手。在实施跨学科学习的评价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评价伴随学习过程

就语文跨学科学习而言,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实践,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进行跨学科学习时都十分重视对最后学习成果的评价。其实,跨学科学习中的评价应该是全过程的。如“撰写《清明风物志》”跨学科学习的每一项活动我们都安排了相应的评价表。评价表清楚地写出了活动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参与活动的要求,在活动后学生也可以根据评价表进行反思。同时,这样的评价表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施教,个别化辅导,动态改进后续活动的进程。

2.评价关注学习表现

跨学科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下掌握沟通和团队合作的绝佳机会,教师可以精准研制符合素养导向的评价量表支持整个跨学科学习的开展。在“撰写《清明风物志》”语文跨学科学习中,我们在“聊:我心中的清明”这一活动中,安排了评价表(见表1),其中评价维度1、2指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勇于在别人面前表达观点的能力。后几项分别指向语文的学科素养,对口语交际、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写作都有具体的要求。

在“创:《清明风物志》诞生”这一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小组合作评价表(见表2),帮助小组成员进行反思。这里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的参与态度和发表意见内容的有效性,通过评价反思,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获得伙伴的认同。

3.评价需要适切主体

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这样多主体的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但是不是评价主体越多越好呢?显然不是。适切的评价主体选择,应该要符合真实的学习情境。在“我带弟弟妹妹游校园”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因为学生要带着幼儿园的小朋友参观校园,设计的游园路线是不是符合小朋友们的需求,学生的讲解小朋友们是不是乐于接受,相信幼儿园的老师最了解,所以我们邀请幼儿园老师对学生设计的游园方案进行评价。适切的评价主体参与,将学生的评价由过去的“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形成了交互作用的“家校社”共育评价体系。

话题四:不同学段跨学科学习的衔接与发展

主持人(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倪鸣):从以上的分享中,我们知道跨学科学习是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的具有整体性与持续性的语文探究活动。那么在不同学段,如何设计螺旋上升的跨学科学习,体现不同学段的衔接与发展呢?

丁亮亮(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22年版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務群中对不同学段都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并强调“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如何考虑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从整体上规划跨学科学习,把握活动的周期和难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认为可以在学习2022年版课标、梳理语文及其他学科教材的基础上,尝试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进行设计。

2022年版课标“跨学科学习”内容强调文化活动,不同学段都有对文化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从学习、体验到传承、分享。而统编本教材中也有不少文化类学习内容,如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商量”、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数九歌》、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等。因此我们从自然、人文、未来三个维度设计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冬至”的跨学科学习。现以“自然之冬”为例,介绍具体的活动设计。

任务一:做一做,给小树穿冬衣。这是针对一、二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1是引导学生观察冬至节气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给小树穿冬衣的知识和意义。活动2是通过商量的办法,让学生运用科学、美术、语文的知识解决给小树穿冬衣的问题。

任务二:找一找,大自然中的冬天。这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1是引导学生观察冬天的植物,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活动2是让学生运用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尝试把观察到的内容用图文并茂的日记形式记录下来。

任务三:测一测,冬日下的影子。这是针对五、六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1是搜集和整理资料,了解日晷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活动2是运用科学和语文的知识,在利用日晷测量影子变化过程中,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并分享成果。

这样的分年段、有梯度、螺旋上升式的主题活动设计,让学习内容既有基于主题内容的整体考虑,又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分享!希望今天这场专题沙龙,能够帮助广大一线教师理解“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这一课标中的新概念,并借此指导我们的实践向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方向推进。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教研室/江苏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二附属小学/江苏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习课标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①
创客课程开发的困境与突破
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①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