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任佳倩
摘 要 李仁甫老师执教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课堂实录”品读为主任务,设计了“拟题”“补白”“点评”三个课堂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品读经典的课堂不死板生硬、不一味灌输,而是用“文质兼备”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既落实知识,又充满趣味。本文从课堂表达的情境性、课堂思维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意趣性三个角度分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的引导智慧、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课堂的审美体验,领略李仁甫老师“互文镜像,夫子风范”的课堂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情境 学习活动 思维训练 审美意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非常精彩而富有哲思的一则,收录于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强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力。于学生而言,该文是《论语》中最长的一篇。高一学生初次接触时,对其中的词语意义、语法特点、典章制度、儒家思想会感到陌生难懂,如果不创设一些符合学情的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其理解,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老师而言,上经典文章,可以搜索到的资料很多,可以挖掘的内容也相对丰富,就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将“语文课”上成了一堂“文化课”,老师上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如何做到语文课堂的“文”“质”兼具,李仁甫老师执教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李仁甫老师一开始就在孔子的多重身份中凸显其“教育家”的身份,并将此文视为“历史上最早的课堂实录”是极具教育智慧的。师与师,生与生,师与生,千年前的孔学课堂与现实中的课堂时空对照、互相印衬,构成一幅极具隐喻性的教与学镜像。在这样一个镜像课堂中,李老师的大师风范与教学智慧隐隐闪烁,丝毫不逊于“教育家”的孔子。同时,经典文本的解读,常常要深入到文本的内部,站在文本中主要人物的角度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还原。李老师用两节课,创设“为课堂实录拟题”“为课堂实录补白”“为课堂实录点评”三个具有弹性空间的学习活动,以还原环境要素,抓住人物心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渐次了解四位弟子言志内容及孔子的反映,重點解开曾皙之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背后的意义密码,极富趣味性地还原了《侍坐》这篇史上最早的“课堂实录”。
再精彩的内容,也需要通过表达才能传递出来。如何能够疏通文本信息,打通时空壁垒,实现有效对接和转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思维效率,是困扰一线教师古文课堂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把看似无聊枯燥、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上得趣味横生又能落实知识呢?李老师设计了一个恰而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较于《论语》的其他篇目,虽然都是语录体,但它有鲜明的课堂情境特点——老师问志、学生言志、老师评志,有完整的课堂环节。其中还不乏描写,是一个孔老师和四位弟子畅谈理想的课堂场景。李仁甫老师抓住了这一特点,将文本作为一份课堂实录去欣赏,他引出的“课堂实录”概念,将生涩古文套以现实的场景,跨越时空架起了“两个课堂”之间的桥梁。在语文课堂上欣赏点评另一堂跨越千年的语文课,紧密地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境,利用学生日常学习中熟悉的语文课堂,换个视角来看文本内容,别有一番趣味。这利于消解文言文本身相对枯燥的弱势,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情绪。学生身处此刻的课堂,思维却飞跃至书中的课堂,这是李老师精彩的“文”的设计。
课堂教学需要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情境与活动能够真正地与知识相结合,做到“文”与“质”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要避免空有其“文”而流于虚浮、过分求“质”而枯燥无味。我们来看李仁甫老师是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相结合的。如第一课时的“为课堂实录拟题”。
郭预衡在《中国散文史》中说:“这是《论语》中最长的篇章,不仅是坐而论道,而且是专题论证。”《侍坐》这篇文章内容较多,但文本主题十分明显,它呈现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围绕孔子的“问志”,表明自身的理想与抱负,并得到孔子“评志”的真实教育故事。因此,李老师在活动一中确定的“概括《侍坐》内容”是契合文本的,那么如何去实现这一教学内容呢?在苏教版《论语》选读课文中以《沂水春风》命名,在统编版教材中教材编者根据通行规则,取开头句子作为题目。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文章并没有一个切合“课堂实录”的题目,李老师设置活动一“为课堂实录拟题”,以“孔老师的这堂课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这一问题为提示,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得出课堂是在“吾与点也”就已经结束,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取出“夫子问志”“我心中的理想国”与文本内容契合的题目。概括文本,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教学内容,但李老师并没有用诸如“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这样直白的问题,而是在“课堂实录”的大情境之下,设计了“拟题”这一活动,将学生带入孔老师的课堂,让他们身临其境,并运用自己的文本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等去全面深入地品读文本。课堂“拟题”“补白”“点评”等活动既落实了知识、训练了能力,又激发了思维、活跃了课堂,将知识与活动有效结合,做到了文质兼备。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多种思维方式,促进思维发展,提升思维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来看李仁甫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以及他在活动展开中的启发、引导、总结,来了解李老师是如何将“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与“文”(教学活动与教师引导)有效结合在一起的。
在“为课堂实录拟题”活动中,李老师以“看看四个弟子是如何‘各言其志的,他们的‘志分别是什么?”设计如下填空: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志在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冉有]志在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志在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志在 。)
师:下面请同学们边思考边讨论,根据每个弟子讲话的内容进行填充,要求文字简洁。(2分钟后,指名4人板演;2分钟后,学生形成板书)
生14:(板书)志在千乘之国有勇且知方/志在治理小国人民富裕/志在掌管宗庙之事/志在悠闲自在无忧生活
生15:(板书)志在安民知方/志在足民富民/志在为相治礼/志在自行礼乐
生16:(板书)志在治国安民/志在礼乐治国/志在为相学习/志在乐民
生17:(板书)志在治国/志在足民/志在为相/志在乐民
思维可视化可作为梳理思路、深化认知的抓手,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所得的一把钥匙。囿于有限的经验与时间,课堂思维活动及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随机性、零散性,而借助特定工具和方法将内在的思维过程建立模型,可以将碎片化的内容系统化。在“侍坐”中,孔子的教育叙事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在一个核心观点——“志”的整体统筹下进行,李老师抓住这点,让学生概括四个弟子的志向,设计了“志在??”填空。在学生得出概括的结论之前,需要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多种思维过程。
在活动二“为课堂实录补白”以补全夫子“表情包”的形式,通过在脑海中对孔子表情、神态的揣摩,为学生创设了积极构想、自由讨论的空间。在填空、繪图、比较的过程中,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激发、合作探究,提升联想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在课堂引导过程中,李仁甫老师也注重思维的训练。在“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最先划掉”“换成另一个词如何表达”等追问下,学生不断地对既有答案进行比较、批判、归类、综合、概括……李老师的启发与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运用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课堂的骨架,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则是连接这些骨架之间的的血脉,一个具有思维深度与思维梯度的课堂,少不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合理设计以及在活动进行时的恰当引导。在课堂具体展开过程中,李老师运用他的活动与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多种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与思维广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活动三“为课堂实录点评”是将课堂的所思所得,以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述出来,是涵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其实,让学生“点评”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中将儒家教育理念渗透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自然的关注到了“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发言,说不要以为他年纪大就不好意发言,这就放松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关注到了曾皙“舍瑟而作”孔子觉察出曾皙在玩琴,暂时还不想发言,于是就跳过了他,先向冉有和公西华问志,一直到最后才问他,这说明孔老师富有教育智慧,懂得学生心理,能够循循善诱。最后,李老师以点出孔子的两重身份“经师”和“人师”作为课堂的结尾,强调为人师者,贵在教学生做人,使他们懂得礼乐文化,处处合礼,时时有礼。整堂课下来,师生对话使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和拓展,构建起解读人物形象的系统化方法和路径。化抽象为形象的思维训练方法颇具意趣,使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都能得到提升。
如何在现代课堂上展现古代孔子与弟子,师徒“交心”的和谐场景,李老师的这堂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课堂中,教师由浅入深,通过追问、评价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学们畅所欲言,对同学的回答提出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鼓励肯定,激发学生思考。平等和谐之春风在课堂上吹拂,犹如身处沂水之畔。千年前孔夫子的课堂上,夫子曾言“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言其志。互为镜像的李老师的课堂中,这种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亦是如此。师生协作、共同讨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在字里行间中寻找和发现,不断地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完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高中语文课堂,天上人间,古今中外,百味杂陈,做到重“文”又兼“质”实属不易,巧用课文学语言,细品课文引深思,善用课文看人生,将一堂富有哲思的课文上出“烟火味”,这就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作者通联:李莉,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任佳倩,浙江绍兴市稽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