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学模式

2023-06-12 23:41:39陈丽伟
文理导航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高中信息技术

陈丽伟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被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高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也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满足当下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创新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强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的核心任务,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追求,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在当下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重新编排课程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等一系列的现代手段加深對各类不同形象的认知,让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学科深度融合的内涵

在分析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时,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深度融合理论。深度融合具体是指,在开展高中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并且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构成一个整体,完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任务,满足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创新时的整体能力。在高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深度融合本质,仍旧是实现教育教学结构的进一步改革,通过融合实践优化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深化融合的目标,不断提升实践中的探索效果,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为后续的教育发展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当前信息技术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已经渐渐地开始应用,但是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确保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相互连接,能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确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处在信息化这一独特的环境下,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学生在学习时的学习模式,还是在进行知识获取时的获取手段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国当前所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而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地展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提高信息技术在当前应用时的整体效果,已经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地做到一切为了教职工,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例如,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再比如,将每一次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所获取到的信息在班会上进行公布,实现师生共享,既能做到相互激励,也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问题,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学习。全面融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目标,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模式,加强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软件与硬件设施的有效建设。

(一)课堂结构的深层变革

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探索课堂结构并且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时,推动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及模式也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满足当下开展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在构建该课堂之前,要了解该课堂模式改变的深层次变革包括的内容。第一,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渐渐养成会倾听、会表达、会质疑、会合作这四种基本能力。这四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且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师应更倾向于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提高学生在进行自我倾听时的整体倾听能力,并且能丰富学生在自主表达时的表达方式、表达质量,帮助学生拓宽质疑的渠道,延展学生自身的合作空间。第二,明确教学流程。在当下利用信息技术与高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流程应进行改变,即做到四个基本流程,分别是学、展、点、练。“学”一直以来都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其中包括了独学、对学和群学。“展”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其包括了微展示、小组内的展示或是大组内的展示。 “展”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思想的表达、自我想法的表达,使学生更愿意对外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以及发展能力。“点”则是指点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而当遇到问题卡壳时,教师则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帮助学生找到最佳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及时点拨、点评,能够让学生在思维凝固时,找到全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整体质量,也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练”则是为了在课堂上的短时间内直接检验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课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而课堂练习方式则包括了检验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其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课堂学习内容的分析以及方法的掌握、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养成。

(二)创建智慧课堂

在当前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构建智慧课堂,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智慧课堂的出现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年级不同形成教研组,每个月开展一节以智慧课堂为主的教师研习课,并且将自己的研习成果在例会上与其他教师沟通、分享。在设置智慧课堂时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模块:第一,网络学习模块。在上课之前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课程资源,其中包括本节课所涉及的具体学习任务卡,并且设置微课学习效果检测卡。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发放的学习任务卡在家或在图书馆等地进行自主学习,而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教师或是其他同学请教。第二,预习效果检测模块。预习效果检测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在该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课堂上也能进行更好的解决。利用学习效果检测卡进行检测,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后,第一时间内检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既可以清楚地了解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也能将不懂的问题直接告知教师,帮助教师对问题进行后续归纳整理,记录其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以便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第三,小组协作模块。小组协作一直以来都是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小组协作能够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在进行小组协作讨论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科学地进行学生的分配,确保每一组都能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扮演教师的角色,在小组协作期间帮助其他同学进行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围绕课堂探究任务开展讨论。这种方式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得到提升。如果在课堂上学生难以通过自主讨论进行小组内部解决,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忙,也可以让教师从旁指导,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时,其活动的探究质量得到提升。第四,巩固练习模块。通过测试平台进行巩固练习,能够根据学生在检测时的检测效果,帮助教师掌握每一名学生在实际学习时的学习状况。教师还需要全方位地分析并且掌握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整体进展,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情况,认真记录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在进行记忆时的整体效果。开展巩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选择分层练习、多维测评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最终实现因材施教。所谓分层练习是指学生根据当下的学习状况以及最近的学习状态进行的分层次练习,学生可选择巩固练习或者延伸练习,力争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自我进步。这种评价方式包括了自动测评、教师抽查以及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自我测评、班级展示等方式。在测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测评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其包括了习题的解答效果,也需要了解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只有通过多个不同的维度,才能更好地评价学生在当前学习时的整体学习效果,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为学生制订下一步的学习计划,确定未来学生的发展方向。数据分析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所采取的一种监督方式,以便全程监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开展分层作业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构建研修平台

在利用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构建研修平台。通过研修平台能够不断进行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且创建智慧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课堂的实时反馈情况确定研修主题,在开展研修过程中需要包括三点:第一,上传预案。每一个年级组都可以共同进行智慧课堂的开展,合理地选择开课伙伴,并且形成开课团队。教师应明确开课的任务,借助网络资源与其他教师进行共同交流,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并且定期上传教学设计方案,其目的是营造全校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的优化课件的好氛围。当然对一些新入职的教师则能起到积极良好的指导作用。第二,团队磨课。所谓团队磨课就是针对已经设计完的课程进行不断的修改。由于在不同的时代下,课程设计需要进行改变,而只有不断完善的教育教学设计,才能真正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第三,教学反思。通过大量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所有的开课人员都应虚心接受其他同行的建议,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改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以及局限性,这两点可谓是日益突出。为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满足当前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力度,以达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柳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史料教学:从学科融合到价值实现[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8):23-24.

[2]刁振宁.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2(Z1):23.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创新高中信息技术
高校就业指导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 20:43:06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创新
东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1:28: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101期)2017-01-07 21:46:33
初探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31:56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2:01:36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