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创新策略探究

2023-06-12 00:21朱炎光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体育终身体育

朱炎光

摘 要: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创新,是指通过对体育课程的正确选择、改编、整理和延伸,达到教材应用、教学开展过程及教学评价的合理开放,最终满足学生的体育发展需求。高职教育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特征,也极具职业教育优势,其本质是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学习一技之长的场所,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创新要兼顾一定实用性,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基于此,从高职體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着手,分析基本的创新要点,并依此提出目标、内容、落实和评价层面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职体育;校本课程;终身体育;职业导向

高职教育经过数十年发展,已从原先的全面扩展转换到内涵提升阶段,尤其是各项专业课程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创新作为教学改革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体现院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自主性和灵活性的作用。其中,开展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创新,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另一方面是要将体育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突出体育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兴趣,以达到丰富学生体育知识,提升综合素养的作用。为此,有必要重点针对其具体创新策略展开分析。

1 高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1.1 目标任务层面

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并非只是承担学科教学任务,而是要负责学生全方位发展,所以体育课程本质上具有教育性特征。而高职体育教育不但要承担起推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大任务,还要将其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需求结合在一起。

1.2 科学基础层面

从类型来看,体育课程本质上属于综合性课程。所以,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不仅要将其他学科作为核心基础,比如心理学、生理学等,还要将学习者的专业作为基础,注重体育与专业学习的相互融合。

1.3 教学时空层面

在时间层面,体育课程是一门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都要学习的科目。对于高职体育教学来说,特殊之处就在于要将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延伸到终身,实现终身体育。在空间层面,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空间更加广阔,不仅可以在运动场进行,还要延伸到社会、家庭、社区等多个场域。

2 高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创新要点

2.1 注重学生的地位

高职学生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对象,心智较为成熟,具有个人意志,在生活和学习中基本能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带动行为导向。只有少部分学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因此在校本课程体系创新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在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基础上,要充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性,尽量满足个体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为全体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体育学习环境,满足其个性化展示需求。具体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善于观察、深入探寻学生的独特个性,从而基于专业特征及职业素养指导其选择适合的项目。

2.2 注重职业发展

在高职院校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职业发展渐渐成了重中之重。为此,体育课程应发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并以其差异化特征为基础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促使课程安排实现特质匹配。只有真正关注学生未来的就业选择和个人事业发展需求,才能促使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合理,课程体系获得高质量的优化,为学生的就业与长远发展做好提前规划。只有充分做好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树立好远大的志向,提升学生未来在社会当中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3 注重人才培养

为满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体育校本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还要具有和专业发展及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内容模块,同时注重课程实施形式的改进优化,满足职业发展需求,实现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向的相互对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全面育人理念相契合,确保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追求自身价值。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4 注重终身发展

高职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受生活习惯和长期岗位工作给身体带来的影响,难免会患上职业疾病。为此,在体育课程体系中,必须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让其通过合理锻炼和科学运动强身健体。因此在校本课程体系创新中,应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保障学生未来在岗位上的体质健康,为个人事业发展夯实基础。同时,明确院校专业建设和往届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劳动特点,及时预防职业病的产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学习的良好习惯。

3 高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创新策略

3.1 校本课程目标层面

3.1.1 校本课程目标之源

高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创新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系统化工程,要经过小组探讨、需求分析、目标设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等众多流程才能实现。同时,它也是一项十分灵活的工程,会在社会环境及需求的变动之下进行调整。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建立具有时代特征、专业特色和实践特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已成为一项必然性选择,不但要融入院校现实状况,还要以生为本、以岗位适应为导向、以终身发展为核心。因此,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在设定目标时,应分析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特征,从业者所需要具备的岗位体能要求和常见职业疾病,进而在满足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通过职业价值取向创新课程体系,实现体育教育共性和个性化的相互结合。

3.1.2 校本课程目标确立

体育校本课程的目标是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结果,

规定了课程设置,决定了内容组织与选择,并影响着学习活动的开展方式。同时,它还是课程实施的参考依据、是教学考评的核心准则、是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体现。从本质上看,它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与兴趣,最终实现全面发展。但对高职院校来说,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强化职业体能的课程内容。

(1)体育活动开展目标。使所有学生都能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并建立起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达到提升体育鉴赏能力和提升文化素养的目的。

(2)运动技能和职业体能目标。运动技能目标是在体育课程学习下,逐步掌握多项锻炼技能。职业体能目标则是具备基本职业体能素养,能科学预防和处理运动创伤与损伤。

(3)身体健康目标。即在体育课程教学作用下,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心理健康目标。即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缓解心理负荷,降低职业倦怠感,树立积极的职业心理。

(5)社会能力目标。即帮助学生提升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3.2 校本课程内容层面

3.2.1 校本课程内容要点

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院校实际情况、学生具体需求等相结合。

(1)要具有针对性。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要基于学生专业的差异性展开,了解涉及的相关岗位,从而对各类职业工作者、职业疾病等所需要的体育锻炼和职业病变预防进行总结。比如坐姿类职业,在体育锻炼中,应重点对颈肩、腰位置的肌肉力量进行训练;日常工作一定时间后应抬头活动颈部几秒,适当进行旋肩、后耸肩运动等。

(2)要具有互补性。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完全脱离国家设定的体育教学内容,并尽可能与院校实际相互结合,实现彼此补充。

(3)要具有趣味性。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其职业教育需求,满足基本的体育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趣味性,从而推动其由原本的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

(4)要具有拓展性。校本课程体系并非只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提高身體素质,还要对体育学科产生正确的认知,从思想层面获得转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2.2 校本课程内容设置

一是理论内容。在体育知识层面,不论专业类型和趋向,都要安排统一的基础理论、体育发展史、体育规则等,要引导学生了解体育和职业体能,以激发其锻炼兴趣与动力。具体可以讲解大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介绍相关运动项目、课程要求、竞赛规则等;或讲解职业体能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基本关系,开展运动损伤预防与保护介绍等。

二是实践内容。在体育教学实践方面,应基于学生专业特征、专业岗位需求、职业体能需求等进行详细划分。比如管理与信息类专业的体育实践和机械电气类专业的体育实践。对于前者,大多数职业都需要长期伏案、久坐,因此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应重点安排一些肩颈和腰背的力量训练,强化耐力。如肩颈力量强化可以通过肩部与颈部体操实现;腰背力量强化可以利用平板支撑或其变式实现;对于灵敏度、协调性的强化,可以通过有氧健身操等运动实现。对于后者,应注重开展力量训练、柔韧性锻炼。力量训练可以利用俯卧撑、障碍跑等进行;耐力训练可通过耐力跑进行,如果感觉枯燥,还可以采取追逐跑、接力跑等形式,也可以引入球类运动等。

3.3 校本课程落实层面

其一,体育与健康教学。体育校本课程实施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利用体育课堂开展体育理论知识和健康知识传授,并在课堂实践中逐步强化学生体育健康技能,帮助其形成岗位所需的职业身体素质。其二,课外辅导。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自行选择体育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并参与,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和保证学习效果,更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其三,社团活动。主要由辅导教师组织和指导,能确保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多掌握一项技能,在优化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身体素养。其四,运动队。通常运动队都要求学生具备极高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更需要体育教师指导整个体育组织,专业性更强,有利于专项体育人才的培养。

3.4 校本课程评价层面

在常规课程评价中,评价对象及范围都较为广泛,包含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教学状况等。对高职院校而言,校本课程评价更注重课程建设、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掌握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课程内容的适用与否,课程实施的有效与否等。

一是要定期展开目标评估。要基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状况,按期实施目标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课程优化,确保目标和高职人才培育需求保持统一。在进行目标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分别设立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针对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学生学习和实践成就及时给予奖励,以激发持续学习的热情,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中。

二是要注重毕业生跟踪反馈。构建学生毕业反馈追踪机制,及时了解学生体育技能在岗位上的应用状况,从而基于信息反馈及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

4 结语

高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创新是一个参与人数多、涉及面广的复杂过程,必须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深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实现体育和专业的相互结合。实际开展时,需从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四大要素着手。在目标层面,要注重体现目标的倾向性,实现职业化设置;在内容层面,应基于学生职业类型、职业疾病防治,满足学生对体育技能掌握、职业体能强化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在实施层面,要注重和职业素养需求相互结合,优化开展形式;在评价层面,要将契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职业发展,始终坚持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保证评价的有效性,真正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基本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国印. 基于学生职业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J]. 职教论坛,2021,37(11):81-86.

[2] 张利, 张振颖. 体育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81-84.

[3] 施文海, 张金生. 高中体育“学习型”校本研修团队管理策略的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9(18):59-61.

猜你喜欢
职业导向高职体育终身体育
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创新教学研究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对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终身体育习惯影响因素与策略
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