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中的有效性探索

2023-06-11 00:20:57庄子良
文理导航 2023年13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思维导图有效性

庄子良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文化思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显得很有必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不失为一种高效教学策略。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本文试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在思維导图的基础上,结合其优势,探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有效性;初中英语;阅读策略

近年来,在新课标背景下,国家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双减”政策提出,旨在减负增效提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应摆脱传统“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从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和语法,过渡到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从总体上把握对整体文本阅读的理解,进一步获得阅读信心,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当前,某些地区阅读教学应试成分居多,侧重生词、词组、句子和重要语法点的传授,忽视整体阅读文本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使得阅读课堂趋于“单一化”和“浅层化”,影响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英语阅读的本质。因此,应更新教学理念,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二)教学策略过于单一

初中生比较活跃,但阅读专注度有限,这是教师们面临的基本学情。单纯的文本阅读过于单调,而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做阅读训练,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故教师以“讲”为主的教学策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难让学生去领悟阅读所带来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让阅读教学失去本来的意义。

(三)教学效果取得有限

笔者认为阅读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从而使他们具备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能力,同时能推动学生“有感而发”,具备一定的写作表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有的地区教师为赶教学进度,疲于教学知识点,大多时候在引导学生做题,过于注重提高应试能力,这使得阅读教学有点流于语法教学或趋向“走马观花式”的浅层次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往往没有思考时间,没有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策略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是用于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注重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能将各级主题的关系运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方式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和图像、颜色等进行记忆链接。实践证明它在教学中的有效性有以下优势。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的学生在英语的阅读过程中一看到文章就开始逐字逐句阅读,遇到生词就逃避等让其对阅读产生恐惧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阅读内容呈现更趣味化,以驱动学生主动阅读。而思维导图的运用,把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教师引导、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形成并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合理点评,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长处和不足,在改进不足的同时发扬长处,获得进步、提升,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学生多元思维,促进学习迁移

英语阅读本身需要具备一定能力的思维活动,它需要学生在繁冗的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对文本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理解文本,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无论是教师示范引导还是自主阅读,都是一种有效思维活动,它进一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多元思维,激发更多课外阅读兴趣。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

(一)运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跨越生词障碍

现如今初中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单调的阅读理论教学使得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大大打击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即在阅读文章时一碰到生词短语就萌生放弃阅读的想法,没能真正地培养阅读猜测的能力。通过思维导图,运用贴合生活实际的话题图片、图标或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能直观体现内容,进入阅读情境,在相关情境中猜测单词的含义,扫清阅读障碍。教师因势利导,呈现教学内容,将教材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科普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 Section C中,教师通过课前准备的图片 ——一辆简便的自行车在十字路口骑行的照片或简笔画,让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中。教师在自行车前后方书写lights与 reflectors,引导学生在句子When riding at night, they must have lights in the front and reflectors on the back of their bicycles.中猜测reflector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猜测Bicycle rid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中pay attention to 的含义,学生也不难猜测出其意思。再做进一步引导,猜测If not, in case of an accident中in case of 的含义,最后引出obey traffic signals遵守交通信号,从而保证骑手安全(safety)。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训练猜词能力,不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而是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思考的过程。思维导图的呈现也让学生得到了遵守交通规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善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教会学生学习。随着英语文本内容的增多,学生遇到的难题也随之增多。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可抓住文本重点;通过阅读梳理学习脉络,绘制思维导图,养成独立思考,自主阅读的好习惯。针对具体文章,教师通过吃透教材,引导学生研读语篇,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落实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服务于主体意义的表达,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心,实现减负和增效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科普版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 Section C: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中,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标题和文章略读的方式得知文章的体裁和结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师适时引导教学阅读技巧,在此基礎上带领学生描绘思维导图。教师可先通过示范的方式,如树枝状、鱼形状来呈现文章的总体结构,主线Keeping Safe是树干或鱼骨,而Suggestions(建议)是树枝或鱼身,鼓励学生努力把“树木种植得茂盛点”(知识点)或“鱼再养肥一点”,在一遍遍阅读中领会作者所传达的观点后,让学生来描绘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学生思维在鼓励和引导中开花结果,大大超出教师想象:如有画成火车状、章鱼状、大楼状、轮船状等,然后进一步补充建议,自主找到最佳解决办法,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

能力。

又如在学完科普版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1 Section C中Janes Day后,重点在绘制简一天的作息活动,教师提出问题:Where is Jane living in? In city or in countryside?(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生活),学生就会思考,坐公交车或地铁上学可以推测出简在城市生活。教师又问,How do the students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of western part of China go to school?(那么中国西部农村学生是如何上学的呢?)这个问题让学生瞬间就陷入了思考并激发了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呈现人教版教材中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阅读文本,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绘制思维导图,从而实现阅读层面的拓展和迁移。

(三)活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反思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同时学生的学习也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复习巩固和课后反思就是其中重要环节。

学生在对阅读体裁进行导图的分类绘制时,学生会发现,记叙文导图的绘制包含“4w1h”:即发生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以及如何发生(how)。如科普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2 Section C中Kangkang, Michael和Darren去游历天安门广场以时间进展来推动事情发展的,学生有的以表格来绘制。而议论文常以“总分总”结构阐述话题观点。如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3 Section C阅读篇章中对因特网利弊的阐述。学生以线性或大括号的图形来呈现;说明文思维导图的绘制更像是一组发散的网状图,在这个网中各种知识点交叉并相互联系,如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Topic 3 Section C中传统与新能源介绍中,各式能源介绍汇成一张能源网(有区别有相交),无论是生物能还是太阳能抑或磁能都是人类开发的能源。

学生在课后反思,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们快速回忆所学内容,梳理当堂所学。一张思维导图,通过课后整理,填补重要知识点,从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来搭建知识的“支架”,到最后内化为自己知识的拆“脚手架”的过渡,达到“以点带面”,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内化,它让学生记忆更快速,理解更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思维导图的融合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真正增效提质的效果。在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能让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具体化,教师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和领悟力。同时,思维导图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

[2]李晓瑜.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发展,2020(1):87-87.

[3]时维基.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组织的实施[J].任务画报:下旬刊,2021(2):1.

[4]刘利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20(2):1.

[5]梅德明,王蔷.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73-74.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思维导图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06:50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36:20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