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高峰生成的内在属性及其评价体系建议

2023-06-10 15:07韩鹏李洁
文教资料 2023年5期
关键词:二元结构评价标准

韩鹏 李洁

摘 要:文艺高峰是文艺发展史上多维机制和层面的结果,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其兼具中西两种学术体系,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源自中国特有的礼乐文化。文艺高峰的生产有其自身的内在标准,但因为近代以来受西方艺术体系的影响,使其兼具二元结构属性。本文通过对文艺高峰的概念辨析、内部二元结构的阐释,提出了几点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以期为构建中国式文艺高峰评价标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文艺高峰 评价标准 二元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并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1]王一川从创造“文艺高峰”的保障机制上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构建“文艺高峰”的五类人才[2];他还强调,筑就“文艺高峰”不仅“需要建设国家体制和管理上的自由环境”,而且还“需要实现艺术家和相关社会各界的思维方式的自由”[3]。李修建提出了“文艺高峰”的“生态学”概念、“文艺高峰”生成的生态规律,以及从艺术家主体精神角度讨论“文艺高峰”的创造动力学因素。[4]马建辉则认为“艺术理想”是创造“文艺高峰”的必需动力。[5]李样从“时代精神”的视角来讨论“文艺高峰”的生成机制。上述几位学者主要是从“文艺高峰”生成机制的内因视角进行研究的。

另外还有学者从“文艺高峰”的外因——形式之维进行研究,探讨文艺高峰的形式因素。如刘涵之强调:“作为文艺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的‘文艺高峰显然也存在着‘形式标准。”[6]赖大仁基于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规律,强调“文艺高峰”需要“典型化”。[7]陈雪虎辩证地从形式入手,对“文艺高峰”的内在规定性进行论述,指出“‘高峰之所以产生,在于它们扎根于这种关系”[8]。

近年来关于“文艺高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研究成果中多偏向于文学研究。笔者查询的文献中多以文学为中心展开论述,虽然也有涉及其他艺术形式的,但是仅仅是一笔带过,无深入讨论。就现如今文学影响式微,影视艺术等新媒体艺术兴起,且音乐、美术、书法、戏曲等艺术形式更能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特征,更适合中国式文化特色,所以此研究中心的偏移视为不足处之一。第二,研究成果重理论分析,轻创作。这一不足之处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在于现有成果的研究者多为文艺理论家和学者,他们的理论前沿意识比较敏锐,所以才能有更多鲜明的理论观点。但是“文艺高峰”的生成,其主体还是在于创作者,他们对于文艺作品当代价值的思考,以及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实践维度的缺失是不足之二。第三,研究成果多偏向史论现象,对当下文艺现象和问题研究不足。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从文艺史和文艺理论角度进行研究,而关于当下文艺现象的研究不足,易于导致脱离当下的理论空谈。

本文结合已有的关于“文艺高峰”的研究成果,拟从“文艺高峰”的概念辨析,阐明文艺高峰的生成标准,以期对“文艺高峰”的评价体系提出个人建议。

一、关于“文艺高峰”的概念辨析

我们现阶段所言的关于“文艺”一词,是中国特有的,是在西方“艺术”一词的观念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特色,所形成的中国式“艺术”特有词语和概念。

“艺术”一詞刚进入中国时被称为“美的艺术”,即“Fine Arts”,后经近代学者的阐释,逐渐形成了两种名称体系:一是符合西方词源本义的“艺术”,二是符合传统中国“尚文”特质的“文艺”。这两种体系都涵盖了现今艺术体系的各门类艺术,但是这两种概念体系是有其侧重点的。[9]张法在文中详细地从学理角度和文献考据的角度比对了中西文化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能够分别概括中西艺术体系的专业术语,即“文艺”和“艺术”。而关于“文艺”的概念,学术史上已多有辨析,纠葛于“文学”与“艺术”之关系并进行溯源,究竟是文学和艺术的合成,还是“文学”中包含的“艺术”?在中国传统文艺观念中,“艺”指的是技艺和方术,《后汉书》(李贤注疏)中的“艺”则为:“射、御、书、数”,“术”为“医、方、卜、筮”,这一观念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以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艺”强调的是各种活动中的技艺。至唐后,艺术观念发生了变化,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曰:“晔始传‘文苑,隋曰‘文学,唐曰‘文艺……《后汉》为方术,《魏》为方伎,《晋》艺术焉。”[10] 《新唐书》中把“文苑、文学传”变化为“文艺传”,其中的“文艺”多偏向于文学,以文学性的诗文为主流,虽有经书、书法之艺等,但是整体上诗歌之文高于艺术之类。因此,“文艺”自此已然超越了方技之艺或六艺之术了,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艺内容的主次地位。

因此,从传统文化的层面来理解“文艺”概念的话,其关键在于“文”和“艺”的关系,尤其是“艺”的理解,“艺”从技艺(术艺)—游艺—文艺的演变过程事实上是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过程,即从功利性向精神愉悦性的转化。自先秦至清代,传统文化即礼乐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共性思维和认知体系,笔者认为:“礼为文,乐为艺”;礼是制度、规范、礼节、仪式等,乐是诗乐舞一体化的艺术形式,是礼的精神形式呈现,正如孔子所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11]周礼吸收了夏、殷两代的礼而成的,其最大的特的就是“文”,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精神”。因而,传统文化中自来就呈现出了文高于艺的这种文艺形态,亦如张法所言:“如果非要用一个西方型的艺术体系对照起来考察中国,那么,中国的艺术,诗文地位最高,其次是诗文书画或琴棋书画,再次是音乐、舞蹈、工笔画、宫室园林,然后才是小说、戏曲、版画、年画……总而言之,艺术体系中,与文接近、文气越多就越高,与文越远、技艺越多匠气越重就越低。”[12]

至清末民初,文学成为启蒙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先锋军。近代文艺被视为艺术体系的名称,这也证明了中国艺术体系中文学在其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这种特点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所决定的,梁启超 、王国维 、李大钊均把文学和美术(艺术)并列而语。后在学界形成惯例,文学与艺术并列,鲁迅就在译作《现代新兴文学诸问题》中提及“科学、哲学、文学艺术”[13],毛泽东亦提及“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4],周扬的《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直接表明“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的简称。

现代学术语汇中的艺术体系源自西方,因此亦如上文所言,目前中国的关于艺术体系的学术词汇有两个:一是艺术,主要源自西方原著的译介输入;二是文艺,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思维。这两个词中都包含着“艺术”之意,前一个词中涵盖文学,后一词却是艺术与文学并列。这两组词汇组成了两套词汇体系,也构建了我们现代学界两套学术体系。本文关于“文艺高峰”的研究就属于关于“文艺”学术体系内容。这是一套关于在强调审美特性的同时,更多观照传统的“文”(传统文化中“礼”的相关内容)的学术体系,注重文艺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综上,依据上文对“文艺”概念和内涵的论述可以看出,“文艺高峰”中的“文艺”是建立在“以文为主”的艺术体系基础之上的,并且强调文艺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强调文艺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教化功能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文艺体系。

“高峰”一词原指最高点或者是顶点的意思,“文艺高峰”采用借喻手法的表述,指的是艺术成就达到最高点的文艺作品,事实上就是以“高峰”一词借喻取得最高艺术成就的文艺作品。但是,如果仅仅依据这一点来表现文艺高峰的最终含义似乎还是不够充分。亦如王一川所言:“空间意义上的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以及时间意义上的百世流芳、永垂不朽或千古绵延等,从而需要进一步界说。”[15]

那么文艺高峰之“高”究竟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呢?此处的高,不仅仅是艺术成就之高,还涉及艺术成就之独创性和传世价值层面,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首先,从纵向观来讲,“文艺高峰”之“高”指的是文艺作品的水平之高,在美学层面上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成就。一件文艺作品的成就由自身的内因和外部因素共同组成,诸如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品质、艺术媒介等层面;只要其中的任意一个层面达到顶峰,也就能推动该作品成为高峰,至高无上的艺术成就指的就是其中某一层面攀登上了高峰。

其次,从横向观来讲,“文艺高峰”之“高”指的是文艺作品与同类作品相比,有着无法比拟、无法替代、无法超越的,且具备独特美学特征和美学品质。这也表示该作品在同类中独一无二,无法取代,如果没有它,在这类的文艺作品中将会缺失精神领袖。

最后,从时间维度上来讲,文艺高峰之高指的是存世时间久远,对后世具有永久经典的启示和传世的作用。此种现象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经典”[16],但是“经典”不一定是高峰,高峰却一定是“经典”。这被古人称之为“立言而不朽”,作品能够永久传世,使得创作者“不朽”。

综上,“文艺高峰”是一个寓意丰富且体系多元化的词语,理解其内涵是构建其语汇体系的前提。鉴于上文论述,笔者就其概念内容做一小结:第一,“文艺高峰”是指那些获得最高艺术成就的文艺作品及其艺术家,以作品论高峰,高峰作品成就艺术家,但并不能由此决断该艺术家的所有作品都是高峰;第二,“文艺高峰”指的是获得最高艺术成就的艺术风格和流派;第三,“文艺高峰”指的是获得最高艺术成就的某一时代,如文艺复兴,魏晋风度等;第四,“文艺高峰”指的是获得最高艺术成就的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结合这四点概述,我们可以给文艺高峰下个确切的定义。

二、“文艺高峰”的时代生成标准

文藝作品何以成为高峰,何以在共时性的空间中拥有引领性的影响力,何以在历时性的跨度中保持着经典性的生命力?这些成了学界历来研究的难题。文艺作品突破时间和空间维度,超越特定的文化传统、现实利益和伦理道德而影响深远,成为举世瞩目的高峰,这是由文艺高峰作品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且这些作品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深入大众生活,直抵大众人心。因此,研究文艺高峰的生成标准或者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厘清其内在的规定性。

“文艺高峰”的判定的基本依据是文艺作品,这既可以指单个作家作品的“文艺高峰”,也可以指时代的“文艺高峰”[17]。任何一座文艺高峰的产生都是由内外特定因素构成的,由作品的思想基础、社会性和审美以及时代精神几个面构建为一个内部文本美学与外部社会语境交互循序的文艺高峰场域,以此彰显出动态性和开放性的时代人文精神。

(一)文艺作品的思想基础

任何一部文艺高峰作品都是艺术家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文艺作品的思想性是其成为高峰的基础。纵观中国文艺史,中国现代文艺高峰的思想基础是“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18]因此,作为文艺高峰的创作者,其创作的作品文本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象;他们站在“人民性”的立场,以作品见证社会生活,表达人民的心声,获得大众的认同。如托尔斯泰的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呼吁人民道德向善,得到人民的呼应,使得其作品魅力永恒。再如我国唐代诗人杜甫,虽效忠皇权,但其文艺作品却刻画民众疾苦,抨击暴政,体现民心,因而世人称之为“诗史”。不过,也有部分艺术家,其创作的作品只注重个人体验、创作技法,以及模仿学习创新技能上,而不愿意关注社会现实,这类文艺作品在历史中亦有许多,但是因其作品的思想性不足,缺乏人民性,故而难成经典,更不能在艺术成就上有所突破,成为高峰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亦做出了深刻的解读:“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19]所以,作为文艺高峰作品思想基础的“人民性”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文本的精神指引,既要如何反映大众社会,和人民的真实情感,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浓缩人民情感于一点,以此深层次的引起大众的共情,推动作品从“高原”迈向“高峰”。“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20]

(二)文艺作品的社会性和审美

中国的文艺体系是建立在“以文为主”的基础之上的,即前文所言,礼乐文化之“礼之文,乐之艺”,“文”在传统文化中意义深远,曹丕在《典论》中说道:“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21]“文以载道”,“文”之意义主要体现为社会制度和伦理教化的社会功能,这些理念对现当代的文论有着深刻的影响,也集中体现为当代文艺高峰作品的社会性属性。新文化运动之后,西方文艺思想传入中国,使得中国艺术体系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艺术体系,即文艺体系。“这一语词在现代语境中的生成,实际上是将‘审美自律性为基础的现代‘艺术架构,安置在中国传统文教体系的基础之上。”[22]但是这两者是架构在西方文艺知识体系框架之下的,存在着二元对立的关系,审美性和伦理性成为这二元的源头,而文艺高峰的经典之作正是平衡这二元关系的作品,使得文艺高峰作品的审美与伦理能在同一作品中充分表征其内涵。哈罗德·布鲁姆则在《西方正典》中指出:“只有审美力量才能透入经典,而这力量又主要是一种混合力:嫻熟的形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知识及丰富的词汇。”[23]政治哲学家艾伦·布鲁姆则指出:“那些书包含着许多对人的自然最深刻的反思,与它们的接触是富于启发的知识和道德经历,它们对那些被带进来的人有巨大的解放作用。”[24]从中可以看出,文艺高峰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之高峰,乃是因为这些作品在伦理道德实现权威经典之力的同时亦达到了审美巅峰,完美地实现了伦理(社会性)与审美的二元对立与同一,这也是文艺高峰作品必须具备的属性之一。

文艺高峰作品的审美内核则是“人性”,文艺作品从审美的角度洞见人性的善恶,因此文学在某些时候被称为人学,勃兰兑斯认为:“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26]因此,作为文艺高峰,除了思想性外,社会性和审美性亦是必备属性,它通过文艺作品的审美特性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27],人民也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28]。换而言之,“文艺高峰”要洞悉人性与自然、与人民情感共鸣、达到审美巅峰方能传播时代价值,在文艺作品的感染中实现时代伦理教化的人性塑造。

(三)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

文艺高峰是多元属性的艺术体系,其属性中的除了上文所说的伦理与审美,还有一点就是时代性与永恒性,必须要实现这两者的对立与统一,才能站位高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29]那么,文艺高峰作品作为时代经典,又是如何历时性地跨越时间长河,成就共时性的文艺高峰的永恒性的呢?马克思对此论述道:“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30]要理解这一个问题,需要厘清永恒性、时代性和时代精神、文艺高峰之间的关系。

首先,文艺高峰作品都是文艺经典,且每个时代的文艺经典都兼具时代性,是时代精神的写照;但是经典都是永恒的,所以,“时代性”中蕴含着“永恒性”。时代性中孕育着经典性的时代精神,也正是这时代精神铸就了这时代的文艺高峰,且能够跨越历史成就永恒。其次,文艺经典作品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其在历史中塑造了“永恒性”。此外,永恒性的塑造是离不开观众的视野,把文艺高峰作品置于历时性的进程中加以凝练,达到当代人的认知共情,方可成为高峰。正如黑格尔所言,哲学与文学艺术的经典作品都源于酝酿和生产这些思想、这些作品的“时代精神”。所谓“时代精神”,就是“贯穿着所有文化部门的特定的本质或性格”[31]。最后,文艺高峰的价值重心就是对“时代精神”的塑造。每一位文艺创作者,其创作的意图,对社会现状的认知,对人生、人性的刻画都受限于他所在的时代性,因此,文艺高峰所实现的巅峰即为时代精神的巅峰,体现了艺术家对时代价值引领观。

三、文艺高峰生成和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文艺高峰生成的基本规律

结合上文所述,文艺高峰作品的生成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为:① 文艺创作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感知力,能清晰、准确、有效地抓住民众、社会和时代的精神诉求,能与大众和社会形成情感共识;② 文艺创作者原创动力充足,艺术表现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并能结合个人能力以艺术形式来表达个人的社会认知;③ 文艺创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诉求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不唯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④ 文艺创作者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利于艺术创作,且自身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没有阻挡创作的压力。充分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可以有效地促进江苏文艺高峰的生成。

(二)文艺高峰生成和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对策

鉴于文艺高峰生成的规律,笔者认为要推动文艺高峰的生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1. 政策引导和政府投入

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并授权省文联归口统一管理,为文艺高峰的作品创作明确方向,营造文艺创作生态;让文艺创作以弘扬中华精神、挖掘中华文明潜力为目标,最终以高峰作品来推动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迈上新台阶。

首先,通过相关政策的形成,促进艺术家和文艺群体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厚的文化历史资源优势,深入群众和社会,深刻领悟“人民性”的思想观念,创作与民共情的文艺作品。其次,借助媒体平台,大力传播和宣传文艺政策,为文艺创作者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生态。最后,厘清文艺支持和扶持项目的政策,形成梯队,重点扶持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团体和艺术家,为其创造丰厚条件,通过营造外部环境,助推内部创作动因,使之内外结合,相互统一推动文艺高峰的生成。

2. 构建创新的文艺评论范式和评论机构

如金永兵所言:“文艺高峰的出现和判定不仅是文艺史、评论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是文艺价值史的一个重要时刻。一方面,文艺高峰需要在艺术性、思想性上均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文艺经典为其赋予具体内涵;另一方面,文艺高峰也需要文艺评论为之提供价值发现、解蔽、塑型的保障工作。”[32]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创新型的文艺评论机构,并形成与时代精神相呼应的文艺评论范式,做到让政府放心,获得民众认可,公平、公开、公正地评价文艺作品的文艺价值,促进推动江苏文艺高峰的生成。

3. 加强文艺创作人才队伍的投入和建设

依据国家各项政策,培养一批优良素质的艺术创作人才。全面扶持有典型性和能体现中国式艺术作品的文艺人才,通过政策扶持,在机制和资金方面推动文艺高峰人才的作品产出。同时构建长效机制,让高校的学术机构参与文艺创作研究、评论以及人才培养,让学术力量成为文艺高峰作品產出的原动力,同时储备文艺创作人才。

4. 构建、扩大传播平台

充分利用线上媒体、线下展示空间等全球影响力大的传播展示平台,依据全国重点赛事和奖项,组织文艺名家及作品到各大平台进行展演,召开学术研讨会,开设线上媒体名家推广等活动,使得文艺作品多范围传播,得到民众认可,深入人心,从而助推江苏文艺高峰的生成。

5. 建立健全奖励平台

依据省政府的各项政策,完善文艺作品评奖机制,加大对精品创作的奖励力度,充分发挥文艺奖项的引领作用,积极调动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

四、结语

文艺高峰的生成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文艺作品的思想性、社会性与审美、时代精神为核心理念,由政府搭建出台相应的政策,搭建相应的平台,以构建中国式的文艺高峰评价体系,切实为“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致力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力争推出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的扛鼎之作,为构筑新时代中国文化艺术新高峰汇聚力量”[33]。

参考文献:

[1] [18] [28]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2] 王一川.立峰人、造峰人、测峰人、观峰人、护峰人——筑就文艺高峰的主体力量[N].光明日报,2017-03-08.

[3] [17] 王一川.中外文艺高峰观及其当代启示[J].文艺争鸣,2018(6):74-84.

[4] 李修建.论文艺高峰的生态学和动力学[J].艺术评论,2019(6):72-83.

[5] 马建辉.坚守艺术理想,筑就文艺高峰[N].文艺报,2017-01-18.

[6] 刘涵之.形式演变视野中的文艺高峰[J].民族艺术研究,2020(2):23-30.

[7] 赖大仁.追求典型化创造:攀登文艺创作高峰[N].文艺报,2017-10-09.

[8] 陈雪虎.“传世的秘密”解析:试探文艺高峰的内在规定性[J].当代文坛,2019(5):64-71.

[9] [12] 张法.中国现代学术语汇的困局———以艺术学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2(3):61-65.

[10] (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4:107.

[11] 周扬.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在广东省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

[13]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译文全集:第4 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76.

[14] 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15] 王一川.艺术高峰的含义和层面[J].美术,2019(2):16-20.

[16] [英] 伊恩·希尔韦尔斯.新编牛津艺术词典[M].王方,王存诚,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117.

[19] [20] [26] [27] [29]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

[21]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58.

[22] 吴键.文艺高峰评价标准及其三重张力[J].民族艺术研究,2020(2):40-46.

[23]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

[24] [美]阿兰·布鲁姆.巨人与侏儒:布鲁姆文集[M].秦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3.

[25]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1分册[M].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

[3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8.

[3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1.

[32] 金永兵.文艺评论的范式创新与文艺高峰的时代生成[J].求索,2022(3):43-52.

[33]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努力攀登江苏文艺新“高峰”[J].群众,2016(2):59-60.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新时代文艺高峰评价标准的建构研究”(22YB02),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二元结构评价标准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研究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