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态造林经营质量效能的实践探析

2023-06-10 11:18莫宝宏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管理效能

摘要 利用2017年3月—2019年5月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河池造林组织实施的过程,根据河池造林部林地经营管理的数据和调查成果,分析和总结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经济林经营现状进行评价,并针对后期经营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场外造林;经营思路;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4–0028-03

用“桂西北的绿色”吹响“新高峰的号角”是打造新型森林资源产业体系构建的缩影。场外造林项目既是国有林场增加基础产业、丰富资源的途径,又是通过经营创新将资源生态循环转换成生产力的重要手段,经营管理的质量决定造林质效的关键[1]。自2017年开始再造新林业政策实施以来,以丰富国营林场生态产品、保障林业产品供给为目的,河池造林部按照经营方案调查外业环境,确定各区域林分抚育计划,各乡镇作业小班引入优良树种,改造现有中小林,培育商品混交林,科学合理栽种,因地制宜地开展差额抚育、大口径林材抚育、综合抚育及补植补造,通过多种新技术介入加快商品林的演替,提高不同林区森林涵养质量,提高林地循环利用率,从管理中提高造林模式质量,更好地增产增量,增加优林产品存量,增强其生态引领和木材储备的功能,提高造林项目的中长期营收效益[2]。

1 通过造林项目促进森林经营提质增效的目的与成效

1.1 场外造林项目环境的选择与经营目标

从地理环境来看,环江属于高丘石山地区,东北多为土山,山体庞大,沟谷纵横,全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区域;有红壤、黄红壤、黄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5个土壤亚类,黄壤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上的中低山地;黄红壤分布在海拔500~800 m的低山;红壤分布在海拔500 m以下的丘陵地或低山中下部,属于中亚热带谷地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具有开展大面积商品林管护和经营的地理优势。从经营前景来看,环江造林以商品林为主,将为林场和社会提供木材和林产品作为经营目的,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集约化的经营措施。在经营过程中,在雨量丰富和土壤酸性的立地,必须改变落后的种植方式和不当的经营行为,合理利用森林、林木、林地,提倡科学经营,减弱人为干预强度,严禁火烧炼山和全垦整地,减少水土流失。适当保留不同林班的原生环境植被,营造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混交林或混交造林带,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少施农药化肥,不喷洒除草剂,注重依靠自然肥力促进生长,尽可能减轻生产活动等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商品林经营管理能力,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1.2 充分发挥国企造林部“强生态、稳收益”的作用

首先,“强生态”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背景下的重要指标,并由此开展科学管控与经营。其次,稳收益并非片面强调短时间的盈利目的,而是体现国有林场参与市场化经营的目标。最后,促进商品林经營管理权力下放,明确经营目的唯一性。管护上要灵活,可以根据区域、土壤条件,自主选择树种、林分配置及其他合适的造林技术措施,以生产木材、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可以自主决定林地树种、种植时间、培育目标等经营方向,还可以选择单独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经营模式,激活林地的生产力,使其充分发挥出经济功能。

1.3 突出国企的市场化主体作用,提高林业价值

从“森林产品生产”向“森林产业涵养”转变的根本内涵是提高国企价值,目的是通过做大森林资源体量引领造林项目做强、做优。第一,按照造林定位,商品林建设主要以服务国有林业企业战略、优化森林经营布局、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按照林场经营总体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通过开展投资造林、林下产业链培育和经营思路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第二,肩负助力乡村振兴的要求,承担着造林公益性的任务。尤其是对于稳定乡村振兴,保障林农收益稳定的重要作用,需要辩证看待生态与收益中科学管理的作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着力提升国有林场的市场价值。

2 影响造林收益效益的因素

当前,国家已经明确将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转向中、大储备林材建设。造林目标转向以长期涵养为主,通过人工林经营供应可持续的木材。在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向资源保护转变的过程中,造林经营受到限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2.1 数据技术采集落后与实时更新需求之间的矛盾

森林资源统计质量普遍不高,除了市一级的林场数据准确性较好以外,造林划定所用的森林资源资料数据不精确,村集体林地的准确性较差,数据与图表不符,林业站基础资料陈旧,未及时补充调查并进行更正,零散林班调查表填写项目与调查因子填写错误;管理和监测流于表面;林木权属于统计有疏漏,实际面积与抽查面积不相符,易产生权属纠纷。

2.2 经营周期指标衔接的矛盾

林木成品的短中长衔接不到位,划定面积中幼林比例较大,中林比例占20%,大林面积少,抚育和更新的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长期经营和储备效果。

2.3 面积分散现状与精准管护需求之间的矛盾

受制于环江的地理环境,造林面积点多面散,未能连片开发,管理未能及时跟进,存在管理缺失、管护缺位的问题;面积划定后,管理和管护无法精确到点位,划定造林面积虽然落实到山头地块,但实地标识、标牌不清晰;造林面积划定精确,抚育技术管理无法到位,降低了树木生长率和抵抗力,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和出材效果,对培育大径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4 计划执行与管理现实之间的矛盾

抚育条件和标准无法统一执行,导致偏远地块管理不到位,约10%的生长量不符合要求,立地指数、郁闭度不符合要求,林分蓄积生长量明显低于高峰林场与造林项目的平均水平。

3 围绕科学经营提质增效的目标稳定实施造林计划

3.1 按照统一要求、精准施策,提高经营管理的质量

3.1.1 按照不同海拔、土壤条件适度布局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化种植布局,努力实现种植区域温度、海拔、降水量、土壤等自然条件符合商品混交林的生物学特性。环江的地理环境复杂,既有高海拔地区,又有亚热带雨量充沛的乡镇。应根据不同林地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商品林品种开展混交造林,提高树种环境适应性和生长稳定性,发挥林地的最大生产潜力。

3.1.2 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面积产量,增加效益 利用大数据平台合理设置种植密度、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延长采伐周期,使洛阳、龙岩、大才不同乡镇,不同单位面积、不同海拔的年均蓄积生长量和木材产量稳步提高,增加中大径材的比例,显著提高经营效益。

3.1.3 统一协调,分散布局,兼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林场的品牌效应 发挥区直国有林场的品牌引领效应,提升不同造林地点经营管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坚决按照森林分类经营要求确定不同区域混交林分的主要功能,带头采取措施营造商品林与马尾松、台湾秃杉等混交林,维持林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增强林分的抗逆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造林生态、经济、社会、碳汇等功能的协调统一。

3.2 在造林项目中做好科学经营,提高效益

3.2.1 根据土壤条件、海拔高度、雨量分布、因需选种 在商品林地,根据各乡镇生态环境状况、林种树种结构、林地资源禀赋、气候土壤条件、木材供求市场等情况,坚持适地适树、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在造林区域推广林场的树种资源库,建设良种种植示范林班。推广适合不同区域栽培的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材质优良、产量高的优良树种和品系,在山顶、山脚、山沟混合种植长周期乡土珍贵树种,形成多树种、多层次镶嵌式混交林,缩短种植周期,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强林分生态功能。

3.2.2 推广新技术,增加服务渠道,指导地方林农开展造林 建立示范基地推广高峰林场具有省级效应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用材林精准施肥与地力维持技术创新与应用,增加造林部技术营收渠道。针对新型袋控缓释肥桉树试验技术,让各乡镇林农看到,通过施放缓释肥年均生长量可提高15.79%~33.81%,在肥料施用量减少20%的情况下提高生长量23.78%,肥料养分流失率减少29.84%~51.48%;土壤有机质为13.8%~22.6%。年均蓄积量提高20%,年均新增蓄积量0.29 m3/667 m2,3年新增蓄积量5.96万m3,出材率80%,3年新增利润2 996.4万元。通过应用该项目技术成果,增产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木材生长量,还缩减了人工和肥料成本,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在龙岩才焦屯的示范建设过程中,针对区域群众增加技术服务环节,为技术拓展营收的广度夯实基础。

3.2.3 根据环江的土壤环境开展精准配方施肥 在造林林班区域,应用材林减肥增效沃土保育关键技术,推广广西林科院的新型多功能配方肥料、袋控缓释肥,施用新技术,注重用材林林下凋落微生物高效促腐调控等模式达到减肥增效沃土保育的目的。对大才乡的林班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选取试验林85.96 hm2、示范林103.74 hm2,项目应用减肥增效关键技术,提高用材林年均生长量15.79%~33.81%;在施用量减少20%的情况下,提高生长量23.78%;应用沃土保育关键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13.8%~22.6%。指导培训技术人员和林农,逐步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料用量,改良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强林地的自肥能力。

3.2.4 新树种、新品种引种构建造林全产业链 对5个模式林分区域的林分生长情况、生物量及蓄积量、立地条件进行调查。通过对目标林分开展本地调查、试验设计、造林抚育、指标测定等工作,整理建档,按照试验设计和技术内容设置样地,实施目标树作业法培育、珍贵乡土阔叶树种优质用材林培育模式,组织开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的造林与抚育工作,抚育效果良好,质量合格率达100%。有效改善了当地林区环境,为林木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空间,加快了林木生长,显著提高了林分质量,提高了造林地区商品木材价格,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 应对森林经营管理新模式,提高预期效益的具体步骤

想要提高商品林经营收益,需要依靠技术、资金、服务,这正是国有林场的优势。打造河池造林示范基地,以满足庞大的市场对木材的大量需求,紧跟新技术发展,扩大服务面,吸引资金流入林材产业,进而提高营收效益。

4.1 强调质量管理全覆盖是保证营林成果的关键

强化对提高造林质量和实现森林持续经营的认识,贯彻造林区森林质量体系建设。一是遵循适地适树质量建设的原则,坚持依据林地自然条件合理选择树种,保证造林质量;二是按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季节性造林全过程管理,无论是阔叶树还是针叶树种,均要根据环江春季造林特性,抓好每一个环节;三是选用良种壮苗造林;四是及时做好抚育管护、补植补种、施肥抚育工作,实现管理现场全覆盖,才能保证林木生长质量。

4.2 打造“品牌+专项”服务,实现收益

商品林与生态资源的建设没有捷径,应通过新技术专项开展服务。中大型林材经营就是看谁更专业、更会利用科技成果、服务更贴心。创新营收模式,应用新技术优化劣质林的存量,在有限林地空间形成后发优势。山区造林在规模和成本方面不具优势,所以必须专注造林主业抚育、平衡肥力,林木混交等方面提升品牌口碑,提升市场引导力。林场是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区直国有林场应该重视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将科研项目下沉一线,主动参与广西林科院、广西大学等科研单位的项目合作,扎实开展项目。建立特色造林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出示范带动作用,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推广技术和提升育苗水平,实现经营者通过林产品增加收入,全社会享受日益改善的生态效益及持续的林产品供给, 实现所有者、经营者、全社会共赢的目标。

4.3 推广林业机械化,提高营林效率

随着营林成本逐年提高,而木材市场价格远远赶不上工价提高的速度,营林产出效益逐年减少,推广林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林业行业发展的趋势,突破林业用工和施工标准化的瓶颈,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山区县人力资源相对薄弱,要根据造林规模,开展细分抚育成本核算,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大规模用工。同时,让当地林业部门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拓展机械化服务市场,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商品林生产率。

4.4 优化森林资金使用,完善抚育采伐物综合利用措施

优化采购额度支出管理是针对不同山区地块在面积、品种、肥料、用工等方面采取具体的管控办法。开展森林经营管理必须将资金使用控制在65%以内,并将使用效率保持在同级别造林部门同等规模的平均水平,以周期性、阶段性地动态调整方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按照定额使用资金,以此提升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调动一线技术管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4.5 协助完善退耕还林的治理,扩大大型林材面积,提高远期收益

环江属于大石山区生态脆弱地带,对水土保护的措施要求极其严格,场外造林也相应承担上级林业部门要求的退耕還林造林比例。尤其是在大小环江流域造林基地范围内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主动协助当地林业部门制定并实施退耕还林措施。首先,确定生态林与经济林种植比例,主要适应营林的效益计划开展,具体编制和修订大型生态林营林生产方案,短期经济林的间伐时间,配合退耕还林统一开展。其次,树种选择和植被配置方式,营造秃杉、马尾松当地乡土树种和经济混交林,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组织完成66.7 hm2以上大型经济树种、乡土树种储备及林下植被套种的生产任务,为造林基地预期效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资源基础。最后,强化科技监管,提高退耕还林地区森林防火能力。国有林场在《高峰林场营造林技术规程》《高峰林场营林管理办法》《高峰林场营林生产计划》等专业技术文件中,详细规定了科技手段预防森林火灾的营林措施,对于郁闭度低于一定条件的大石山区中高林区,采取无人机结合遥感图片对相应的林分进行割冠整地作业,优势是在思恩、明伦等基地按一定的比例修剪树冠,以降低高树冠火灾的引燃风险,也对培育大型林材具有辅助作用,为中大林材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减轻场外造林人工防火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万学东.浅谈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对策[J].南方农业,2016,10(7):50-52.

[2] 赵晓翠.关于完善国有森林资源监管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防护林科技,2017(12):59-60.

责任编辑:黄艳飞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Hechi forestation in Guangxi State-owned Gaofeng Forest Farm from March 2017 to May 2019, and based on the data and survey results of Hechi forestation departments forestation management,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work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forest management was evaluat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later management ideas.

Key words Off-site afforestation; Business ideas;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作者简介 莫宝宏(1978—),男,广西巴马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林业与林下经济的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效能
有关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的分析
初中学校高级管理团队的建设研究
医院档案管理效能提升探究
开展民主管理提升班主任管理效能研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浅谈城市公交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区域“星级实验室”专项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与防范研究
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