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2023-06-07 11:15刘红蕾
关键词:立德培育法治

刘红蕾

(临沂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愈加明确,立德树人理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也得到深度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思想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其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立德树人理念之下,如何全面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广大专家、学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价值意蕴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灵魂”更加明确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高等教育改革赋予思政教育的新任务。“铸魂育人”是思政学科的核心所在,思政教育不仅要发挥引领学生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的作用,更要促进学生政治认同感、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的正确形成。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立德树人”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高校人才培养要以“德”为先,强调高校在帮助学生建立道德底线的同时,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德”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点[1]。因此,“德”即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灵魂”,这样就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培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更加具体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思政教育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育人导向,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启发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成长为具有坚定政治信念、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众参与意识的时代新人,引领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由此,立德树人理念可以使高校思政教育在学生自我认知层面、思想改造层面、自主发展层面的引领作用变得更加具体,可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更为细化

以往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目标只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2019年,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并解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更要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校要做到全过程、全员化、全方位培养人才,确保学生各项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发展,确保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掌握,引领学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的正确培育。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高校思政教育导向,确立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进一步凸显了高校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我国高校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为先”原则并未得到充分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并将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所当然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出发点和立脚点,贯彻落实德育为先。培育学生的道德观念显然应该放在首位,进而才能确保学生理想信念的准确性与坚定性,政治认同感的高度也会随之提升[2]。然而,高校教学中心往往是专业教学,课程思政较为分散、缺乏组织,“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事实上依然存在。而这正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潜在问题之一,也是当今我国高校思政学科发展道路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科学精神缺少弘扬和引领

互联网时代,西方国家利用其发达的信息技术,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妄图用虚假的信息模糊科学精神与民族自立自强的关系,影响青少年正确科学精神的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形式还较为单一,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成为课堂的普遍现象,“低头族”在课堂频现即为表现之一。高校在思政教育活动中普遍设置了主题文化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全面培育,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有担当的时代栋梁,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另外,从各高校主题文化月的具体安排来看,梦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往往是文化活动主题的普遍选择,文艺汇演作为常见的活动形式,科技复兴、教育复兴等作为内容选择的主要范围,这些无疑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但在学生以怎样的角度看待未来发展,以及实现未来发展的源动力是什么等认知方面并未深入涉及[3]。由此可见,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短板,而这也正是高校思政教育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亟待提升的内容所在。

(三)法治教育活动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的作用不够明显

高校法治教育活动开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学生能够深刻认识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与政策,并且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法治教育相关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制教育活动通常是以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含治国理政新方针和新政策,而对方针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等并未做到深刻挖掘,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依法治国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而这也正是法治意识培养未能满足核心素养要求的基本表现,同时客观反映出法治教育活动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的作用不够明显这一问题[4]。

(四)公共参与并未达到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的目的

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工作更加关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但是,实践活动形式、内容上创新不足,实践效果又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导致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现象,公共参与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的目的还未达到。

三、我国高校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队伍建设中忽视德育意识主导地位的确立

当前高校引进思政教师的标准主要衡量其理论基础的系统性和稳固性及教学能力的全面性,教师的日常培训围绕教学手段的深化、教学路径的拓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三方面进行,道德素养层面并未成为学校思政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训的重要指标,思政教师对“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队伍没有德育为先的意识主导,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难做到秉承“以德为先”的思想,学生也很难意识到道德素养是自身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正确形成的根本,政治认同感的培育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因此,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培育必须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确立德育意识的主导地位。

(二)科学精神培育手段缺乏且趋于形式化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主要通过开展主题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培育科学精神,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缺少关于主题文化活动内涵的解读;第二,对于主题文化活动的作用领悟不够深刻。也就是说,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之前,高校思政教师并未深入解读主题文化内涵,更没有对主题文化活动在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精神树立等方面起到哪些作用进行深入挖掘。这也说明在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也存在“走形式”和“走过场”的心理。

(三)法治意识培养的着力点偏移

法治教育活动是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采取小组辩论、教育培训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法治思维,规范法律行为,从而形成法治意识。内容主要以治国理政为核心,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深刻内涵,传递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新道路,领会中华法治文明新内涵。在具体实践中,广大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明确这一着力点,往往形成单纯的法律讲堂,并没有着力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新境界的教育,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效果可想而知。

(四)实践课程缺少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引导

当前高校思政课程设置已经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训练,以内化知识,外化行为。但具体的实践课程形式较单一,讲理论较多、谈实际较少,讲宏观较多、谈案例较少,讲成绩较多、谈问题较少,这也意味着实践课程能够确立创新精神和使命感的大方向,但对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勇担社会责任的教育缺失,未能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导致学生在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困难。

四、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践行之路

(一)教师队伍建设突出侧重点,坚持“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一手抓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必须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突出“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为打造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践行之路提供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道德素养”要纳入人才引进与业务考核范围之内。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把好“门槛”关,还要开展全面的业务考核。第二,“业务培训”要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业务培训是高校思政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除注重教师职业操守,以及教学与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外,应加强教师职业操守培训,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引导教师坚定信念和追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理论课程强调“以德养性”,引导学生树立政治认同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载体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培养的基础平台。在立德树人理念之下,必须强调理论课程要突出“以德养性”,用学生的道德情怀去净化其内心,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树立政治认同感[5]。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对象,让浩然正气弥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除此之外,学科课程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本遵循,凸显“第二个结合”,遴选实践案例,丰富课程内容,力求课程内容能够彰显“种德者必养其心”,在净化心灵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发挥思政理论课在学生政治认同感树立中的引导作用。

(三)主题文化活动注重德育内涵的深化,助其科学精神的无形注入

主题文化活动不仅是高校思政教育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内化于心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正确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入脑入心的理想渠道。多样化的主题文化活动能够促进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概念、原理、方法论在学生中得以深层次的内化。在这里,德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应该被视为重中之重,具体实践应着力于两个方面:第一,主题文化活动的类型要多样化,力争为培育高校学生道德素质和提供更为丰富的平台。引导学生学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德”的内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事物。第二,注意挖掘德育内容的深度。文化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要准确把握、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涵。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以道德与文化为基础,以客观的辩证思想为支撑,科学精神为发展动力,进而引领广大高校学生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的发展。

(四)法治宣讲活动明确坚守道德底线,确保学生法治意识的全面形成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有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思政作业、专题讲座等,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为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引领作用。其中,法治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法治宣讲活动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开展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对治国理政方针的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国际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任何一项国家治理行为的产生都要将是否与道德准则相匹配作为衡量标准,而道德标准往往就是人们口中经常提到的“道德底线”,即每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最低的道德规范,只有牢牢坚守这一底线,才能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全面形成。

(五)实践课程要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成为关注的焦点,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深入贯彻该育人理念的主阵地,既要做到“以德为先”和“以德为本”,还要力求学生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的长效引领,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重要性,进而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6]。因此,设置并落实以道德实践为中心的高校思政实践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实践主题的设定,以“感恩”“红色教育”“奉献”等为主题。二是实践地点的确立,要将具有红色教育意义的实践基地作为主要平台,确保红色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内心,将革命先烈保家卫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流传下去,使当代大学生意识到祖国伟大复兴正是革命火种星火相传,更是自己的责任所在,确保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正确养成提供指导。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深入解读内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寻找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最具可行性和实效性的路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立德培育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严以修身”先立德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