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化,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思想,不仅为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而且对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师不仅需要顺利完成基础的数学知识教学任务,而且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与之相应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人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策略分析
网络的普及不但拓宽了初中生获得信息和数学知识的途径,而且改变了初中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习惯。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初中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探索更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将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联系,顺利实现初中数学课程素质教育的目标,确保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满足新课改的各项要求。
1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1.1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学,其与社会科学发展以及自然科学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精准掌握一系列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不仅可以在后续更深层次的数学课程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而且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结合目前的形势来看,由于数学课程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其中包括理解难度较大的数学概念、记忆难度较大的数学公式及高难度又碎片化的计算过程,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仍然应用传统式的理论讲解方式,那么将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刻,而且面对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训练活动,也难以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效率低下。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既能丰富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追根溯源,是由于部分学生并未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环节,借助多元化形式呈现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建立联系,是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必然需求,可以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2显著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点繁杂,而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数学课程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初中数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听课质量自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在数学课程讲解环节引入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寓言故事以及传统典故,把抽象的数学观念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知识点内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与理解程度,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能明显提高。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既要把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要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传统数学文化内涵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 初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原则
首先,因材施教是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融合的基本原則。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当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展开有效培养。在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环节,确保学生对一系列数学文化知识了解透彻,及时发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其次,“潜移默化”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选择正确、恰当的方式引入传统文化,对学生开展思想引导与行为指导,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将其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参考依据。教师要把控课堂教学节奏,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学生的初中数学课程学习活动呈规范化发展趋势,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最后,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秉承融会贯通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和传统文化的联系,借助一系列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策略
为确保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需要进行统筹设计,具体措施如下:
3.1借助传统文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环节,为确保实现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融入这一目标,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当在确保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元素适配性的同时,保证传统文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特点与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营造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故事,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对数学知识具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举例说明,在“从算式到方程”这一知识点的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投影仪为学生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视频,短片当中精准介绍《九章算术》一书的创作背景、成书过程以及具体内容,确保学生充分认识到《九章算术》在文化史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数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以此为基础,教师让学生精准掌握现代方程与古代方程。学生通过一系列研究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与异同点,并且对方程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后续更深层次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再如,在“勾股定理”这一知识点的讲授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了解勾股定理的来源,并且对勾股定理中所潜在的数学文化展开深度探索,确保初中生对勾股定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中华古代数学文化的精髓所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动画短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圆周率的具体由来,这样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成效,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民族荣誉感与民族自信心。
3.2合理引入传统文化,为学生带来良好学习体验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这也是初中数学课程教育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重要举措。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环节,为确保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与传统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降低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对数学与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各种途径与学生展开互动与交流,了解学生对勾股定理理解的共性问题。在完成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任务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赵爽弦图”的例子,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向学生精准展示图片的同时,对其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深刻讲解,确保学生对勾股定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周髀算经》当中所记录的一系列特殊的勾股定理,确保学生充分了解“勾三股四弦五”的由來,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再如,在“画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为学生放映经典的建筑,其中包括黄鹤楼、赵州桥以及故宫,并且向学生讲述古代人对轴对称图形的青睐与喜爱。通过听历史故事、看图画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加深其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的了解,从而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美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3.3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为显著提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成效以及传统文化教育成效,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优化、创新数学课程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上一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做出优化与调整,引入具备多元化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与学生开展密切的互动与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传统的文化元素,可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引进“情境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几何图形”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有效训练。若是学生缺乏空间感,在数学知识学习环节难以在脑海中构建空间几何图形,会导致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刻。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法,将传统建筑物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以直观方式呈现几何图形,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在学生精准掌握核心知识点的同时,让其认识到几何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显著提高几何图形课程的教学效率。
3.4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科学布置课后作业任务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与延伸。课后作业在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进度、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内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作用,应引起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和广泛关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保证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合,教师必须探讨传统文化和学生发展的内在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把课后作业当作一种媒介,合理引入传统文化,显著提高课后作业的效率与作业质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后续更深层次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指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例如,在《勾股定理》这节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互联网当中搜索与本课教学主题相关的“勾股定理”最新研究成果,确保学生在知识点获取、知识整合以及知识输出环节,充分发现古人的智慧。与此同时,要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对勾股定理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与认知程度。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课余时间了解“汉唐算经”,阅读《九章算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数学历史的了解程度,感受数学学科独特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后续更深层次的数学课程学习中,有更加积极的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文化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利用传统文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引入传统文化,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科学布置课后作业任务;科学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规范化书写的良好习惯。以这样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仅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石义娜,丁红云,夏小刚.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问题编写及其价值取向变化:以人教版(1978—2020年)“有理数”内容为例[J]. 数学教育学报,2022,31(2):35-39.
[2] 张景中,陈如仙,陆兴华,等.“互联网+”数学教师TPACK能力培训模式研究:以武侯区初中数学教师网络画板培训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22,31(5):1-8.
[3] 宋程. 人教数字教材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新授课“创课导学”教学法应用: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为例[J]. 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2(5):53-55,59.
[4] 谢志友.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以《初中数学新人教版11.1全等三角形》教学为例[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20):44-46.
[5] 张天姿,韩祥临.《九章算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以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22(2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