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实践研究

2023-06-07 19:48林婉婷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幼儿教师

林婉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育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尊重他人”“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教育的基本准则。多样化教育指导策略均指向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落实。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为幼儿发展社會能力、养护心理健康带来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优化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为目标,从幼儿园文明礼仪培养目标、内容、途径、评价四个维度出发,探究文明礼仪教育融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有效教育策略。

一、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概述

“礼仪”一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国内学者黄少卿认为狭义的礼仪指人的行为规范、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程序或准则;学者蒋璟萍则认为礼仪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学习的、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和仪式精神总和。“文明礼仪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系统道德影响的过程。在此基础下的幼儿礼仪教育将受教育对象集中于幼儿群体,旨在通过培养幼儿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帮助幼儿适应社会集体生活,树立规则意识。目前,幼儿园文明礼仪的具体培养内容尚未形成统一概念。国内学者周申爽曾提出“尊敬长辈礼仪、同伴交往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合礼仪、语言称谓礼仪”等五个教育维度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系统。该教育系统的问世为广大基层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带来积极指导意义。

二、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

在一日活动中向幼儿渗透文明礼仪内容,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幼儿社会能力的有序发展。文明礼仪是幼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承接点之一,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沟通社会生活的媒介与桥梁。将文明礼仪渗透于幼儿每日活动中,使幼儿行为中的“社会意义动机”逐渐大过“个人意义动机”。规范的礼仪行为帮助幼儿建立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为幼儿社会化发展提供积极影响。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文明礼仪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疾病预防方面。文明礼仪的渗透能有效避免幼儿产生心理问题,提高幼儿的社交成功率,使幼儿在每日生活中收获更多善意。善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体验能在潜移默化中减轻幼儿的孤独感,降低幼儿由社交行为衍生的焦虑感,从而大幅度降低幼儿多动障碍、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患病概率。

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持续性、递进式的育人工作。幼儿教师需立足幼儿园一日活动,予以幼儿稳定、标准的行为指导。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塑成需经历行为塑成、认知塑成、习惯塑成、品格塑成四个阶段。幼儿教师在开展一日活动前,需制定完备的教育目标、内容总则、途径方法以及评价标准。使整体性教育活动更具系统性、规范性。

(一)立足教育标准,完善礼仪教育目标

开展教育活动需要幼儿教师立足教育整体,设立文明礼仪教育总目标,并且遵循发展性原则。大班、中班和小班幼儿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文明礼仪活动侧重也应有所区分。此外,幼儿教师还需注意目标的规范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均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确切的指导意见,幼儿教师在设计文明礼仪目标时,需参考以上相关教育标准。目标的确立可以分为总目标和分类目标,二者呈包含关系。分类目标涵盖范畴较为广泛,囊括了幼儿每日活动的各个位面,如就餐时段、入园时段、离园时段、游戏时段、午休时段等。幼儿教师可以将每日活动作为总教育目标的分区依据,建立完整的目标网络,目标的建立以详尽、细化为佳。系统的目标网络能为幼儿教师带来坚实的教育理论依据,为后期践行教育工作带来长远效益。

例如,在A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则中,幼儿园园长带领幼儿教师团队进行教研活动,完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建立目标体系。幼儿教师经过集思广益,按照一日活动基本流程,建立以“来园礼仪、学习礼仪、进餐礼仪、午休礼仪、游戏礼仪、离园礼仪”为主要框架的《A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规范》,该规范清晰细化出了每一活动中幼儿教师和幼儿的正确行为标准。

目标的系统分化充分遵循了国家教育标准,且具体细化、条理清晰,涵盖幼儿一日活动的所有过程,幼儿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以此为行动依据。园长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结合实际教育情况对该规范做出优化调整,确保幼儿园文明礼仪制度的实效性和时代性。

(二)立足一日环节,细化礼仪教育内容

1.结合目标设计分层活动。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认为受教育者具有两个水平,一为“现有水平”,即幼儿现有能力的极限;二为“可能的发展水平”,即幼儿通过教育指导、材料辅助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则代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3-6岁幼儿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一日活动教育时,需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展开分层教育的内容设计,尊重幼儿认知差异,为不同阶段的幼儿设计分层式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以提高一日活动文明礼仪教育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增强幼儿行为自信心。如,小班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教育内容应以行为教育为主,幼儿教师要为幼儿讲解文明礼仪教育目标的简单达成方式;中班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则侧重于文明礼仪认知和习惯的塑成,其内容难度也应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大班幼儿则在中班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品格教育和文化教育,助力幼儿文明礼仪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以“就餐”礼仪教育为例,就餐礼仪的教育目标在小班、中班和大班教育中需应用不同策略,设计差异性教育内容。比如,小班中引导幼儿唱《吃饭不要妈妈喂》儿歌,教幼儿自己用勺子,自己上厕所;中班中引导幼儿唱《餐前感恩词》,教幼儿“七步洗手法”,引导幼儿养成不挑食、不漏饭、安静有礼的就餐习惯;大班中引导幼儿熟练掌握刀、叉、筷子、勺子等用餐工具的使用技巧,为幼儿建立值日生制度,教幼儿自己擦桌子、摆餐具、收盘子。在上述活动设计中,幼儿教师按照幼儿最近发展区设计分层式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均能在主题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进步目标,也能有效培养幼儿积极文明礼仪和规则意识,为幼儿塑造积极的活动情感。

2.结合内容设计趣味活动。

确立文明礼仪的具体内容后,幼儿教师可以结合独立学习目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文明礼仪参与活动,如唱儿歌、播放文明礼仪动画片、建立幼儿自主管理机制、设计小红旗积分游戏、展开小组比赛活动等。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能调动幼儿参与和配合的兴趣,潜移默化中激活幼儿文明礼仪意识,为幼儿建立正确、积极的文明禮仪认知。此外,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教师还需予以幼儿正向行为指导,使幼儿从正确的礼仪行为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进而培养积极的文明礼仪情感。文明礼仪的渗透非朝夕之功,需幼儿教师长期坚持,深度落实,以活动为激励,以耐心为导引,逐步矫正幼儿的行为举止,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一日活动中的午休环节,午休时段的文明礼仪渗透重点在于引领幼儿遵守午睡活动规则,维持安静的午休氛围。幼儿教师应以增强幼儿文明礼仪意识为目标,设计《睡觉歌》和幼儿一起唱,其具体内容为:“小宝贝,要睡觉,睡前如厕不憋尿,身体轻松睡得好;小宝贝,要睡觉,衣服袜子摆放好,它们也要睡一觉;小宝贝,要睡觉,鞋子一只不能少,没有朋友睡不着;小宝贝,要睡觉,暖暖被子要盖好,午睡房里静悄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教师在午睡前的自主游戏环节带领幼儿唱一遍《睡觉歌》,再进入午睡区域,为幼儿播放轻柔的催眠曲,营造午睡氛围。幼儿教师请幼儿闭上口,在心里唱一遍《睡觉歌》,按照歌词的顺序如厕、脱衣、整理床铺,迅速进入午休状态。

该儿歌将幼儿午睡期间如厕、自主整理衣物、保持安静等规则融入其中。在儿歌的作用下,幼儿能深化文明礼仪记忆,自觉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趣味活动形式能有效激活幼儿文明礼仪认知,助力幼儿自然接受文明礼仪准则,践行文明礼仪行为。

(三)立足园本资源,拓展礼仪教育途径

幼儿园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可以借助幼儿园的多样化教育资源拓展文明礼仪渗透途径,完善文明礼仪教育。拓展教育途径可以从“打造文明礼仪环境”和“完善礼仪教学”两个方面入手。从打造文明礼仪环境角度出发,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环创资源,在不同活动区域粘贴不同的文明礼仪主题挂图,以图片信息向幼儿传达文明礼仪准则。幼儿读图能力较强,能正确解读卡通挂画蕴含的信息,自觉提升文明礼仪意识。从完善礼仪教学的角度出发,幼儿教师可以开设文明礼仪专题活动,并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落实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在主题活动中掌握实用文明礼仪技巧,认识不同场景中文明礼仪的应用规则。

例如,在A幼儿园就餐活动中,幼儿教师在餐厅区域内布置多个卡通挂图,挂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展现排队洗手、高兴吃饭、收拾餐具等行为。在幼儿等待之余,幼儿教师为幼儿详细解释每幅画的含义,帮助幼儿加深就餐文明礼仪印象。在小班幼儿培养就餐礼仪初期,幼儿教师可以设计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幼儿用筷子夹豆子、用勺子盛水、自己洗手、收拾餐具等实用文明礼仪技能,初步建立幼儿就餐秩序。幼儿教师可以在自主游戏环节为幼儿播放与就餐礼仪有关的动画片,以动态图像记忆加深幼儿对正确就餐规则的印象;幼儿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游戏,借助活泼的表演行为增强幼儿礼仪意识,让幼儿通过游戏自主说出“遵守就餐规则该怎么做”,实现自我教育。

以就餐文明礼仪渗透为目标的一日活动包含主题活动、环创、动画、游戏等形式,多样化幼儿园教育资源能为幼儿打造就餐文明礼仪环境,营造和谐、有秩序的就餐氛围。在一日活动中拓展文明礼仪教育途径,有助于提高幼儿文明礼仪能力和意识,促进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四)立足师幼互动,实施礼仪教育评价

评价是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幼儿教师需结合实际学情建立适合的评价机制,以此发挥引领、激趣、育人功能。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从“动静结合评价模式”和“横纵比较评价模式”两个维度入手。从动静结合评价模式出发,幼儿教师需要遵循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幼儿完成整体性活动后予以静态评价,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补充即兴、及时的动态评价,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从“横纵比较评价模式”出发,幼儿教师可以设计小组竞赛、比拼活动等,鼓励幼儿在横向对比中建立文明礼仪认知,将文明礼仪视为游戏任务;幼儿教师还可以针对幼儿过去和现在的表现进行纵向对比,引导幼儿认识到自身文明礼仪水平的变化,收获成长的喜悦,以积极心态面对新一轮文明礼仪活动的渗透。

以A班幼儿文明礼仪评价活动为例,幼儿教师设计表格评价法,为幼儿准备月文明礼仪记录表格,幼儿在相应时段正确践行文明礼仪行为后,幼儿教师会借助印章工具展开静态评价记录,保留幼儿进步轨迹。同时,幼儿教师还会在幼儿一日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行为心理,并予以及时的赏识教育,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取得更佳表现。对表现起伏不定的幼儿,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回顾自己入园多月的累积积分,让幼儿从分数的变化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以此为幼儿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表格式评价法技能直观展现横纵评价信息、保留静态评价记录,适用于幼儿文明礼仪培养活动。师幼之间的亲切互动能有效提升评价的价值,激活幼儿的进取心理,促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产生更佳表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需幼儿教师立足教育时段和教育目标整体展开教学设计,幼儿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幼儿教育政策完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再结合总目标细化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需遵守的文明礼仪规则,制定细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拓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幼儿践行文明礼仪行为或违反文明礼仪规范时,幼儿教师需予以评价指导,以积极评价的方式强化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由此,构成完善、系统的一日活动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注:本文系福建省2022年宁德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德育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教育的思考与研究”(项目编号:NDDYB202205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幼儿教师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