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科学引领,打造成功课堂

2023-06-07 01:47郭振国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科学课堂多元化

郭振国

摘  要: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探索意识,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要想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得到提升和培养,就要重视小学科学教学,通过构建多元化小学科学课堂模式,为学生搭建科学探究平台,在多元科学的引领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关键词:多元化;科学课堂;创建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小学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传授教材上的内容,同时还要求教师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科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包含的知识种类也非常丰富。然而,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却呈现出一种较为僵化的模式,教师在台上授课,学生在台下被动学习,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要想摆脱该局面,就要加强多元化课堂建设,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其能够快快乐乐地投入科学的知识海洋中。

一、创建生活性小学科学课堂

小学生心智尚浅,探究欲强,求知欲旺盛,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由此可见,对科学的好奇心是学生从小就具备的,并不是教师所赋予的。只要创设良好的生活性小学科学课堂,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生活即教育,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一教学宗旨,学生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最终同样要归还于生活。生活性“情智课堂”是教师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对引导学生对身边某些科学现象进行谈论,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并在亲身探究中获得情感体验与知识体验。

例如,教学“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一课,教师可以从鱼塘、饮水机、排水管等地方收集水,并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瓶中的水,根据这些生活素材提问:“经过细致的观察,是否有问题?”。同学们能看见不同水面上的不同,并产生很多问题:“为何两处地方的混浊性不同?水源在各地有什么区别?还是说,水里面有什么东西?”。问题一提出,就会激起同学内心的好奇,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平时喝的水里,是不是有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观察,并把所学知识与自身问题相融合,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准备好烧杯、有机土壤、腐烂的树叶、广口瓶、新鲜的树叶等,提出“微生物的成长也是需要营养”的想法后,让学生自主思考,确定应该怎么做、该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参与实验中,并对其进行论证。目前对该类问题已有多种检验手段,包括观察法、控制变量法、对比试验法等。比如说,如果要细菌是否需要阳光,学生能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首先,让同学们把适当的有机土壤填入两个广口瓶,再把同样比例的新鲜树叶放在广口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再用一块黑布盖上一个广口瓶,另一个广口瓶则放在太阳底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候,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测,能够观察到广口瓶内微生物的改变。

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设计生活性小学科学课堂,让学生从日常的小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既可以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小学科学探索活动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创建活动性小学科学课堂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教学做合一多原则。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做”。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增设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以此启发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探究科学的奥秘,掌握科学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性体验前,教师需要明确科学教育的目标,其中培养学生科学活动兴趣,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是开展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例如,《点亮小灯泡》一课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如何使用电线、电池来点亮电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元宵闹夜”的主题活动。元宵佳节的夜晚热闹喧哗、灯火通明,能够反映出人们幸福安康的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在元宵节这一天开展“元宵闹夜”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制作灯笼”。教师可以将LED灯和电路板的设计知识应用到“元宵闹夜”的灯笼制作中,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动手能力,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课程内容包含三个部分:一是让学生理解电路板的基础知识与原理,二是让其自己动手装配简易的电路板,让电灯发光;三是让学生养成科学、谨慎的行为习惯;四是让学生在活动性课堂中认识到元宵节的含义和习俗,感受中国的传统节庆气氛。在该活动中,需要准备动准备包括筷子、绳子、开关、导线、彩色卡纸、2节电池、LED等、热融胶枪、中国结等装饰品。首先,引导学生将电池组的一根导线在开关上进行连接,再将开关上的导线与LED灯连接,之后再将电池组的另外一根导线与LED灯連接。其次,在完成电路后,将开关接通,然后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尝试下亮起LED灯,随后让学生通过塑料瓶的瓶身来制作灯笼,即上面穿绳子,下面通过装饰品进行装饰。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在做好的灯笼里放入电路,然后自由地装饰灯笼。在此期间,教师要留意到热熔胶与电线接触所带来的危险,并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灯管的发光规则,归纳其规律与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向同学们解释和教授相关知识。教师出示六张连接装置的图片供同学们观看,并思考图中装置是否让小灯泡发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这种活动性小学科学课堂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然后对小灯泡制作方法进行探索,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使得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

三、创建游戏性小学科学课堂

游戏性体验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作为体验式教学手段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和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同时该游戏并不纯粹为了娱乐,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融入游戏性体验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开展科学教育应以兴趣教学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游戏去探索“科学世界”,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例如,教学《磁铁》一课时,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及学习不同种类的磁铁,以及学习如何观察及控制这些磁铁,加深对其特性的了解与把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趣味的游戏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磁铁,让学生自己挑选喜欢的磁铁,然后学生与学生之间一起玩“磁铁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磁石寻找伙伴”的小游戏,“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磁性吸引的,什么东西是不能被磁性的东西吸引的,再根据自己的推测和试验来填写表格。”学生可以利用两块磁石之间的引力,来研究磁性物质的特性,即磁铁不仅可以吸引金属,还可以产生正、负极。然后再举办一个“谁的力量最大”的游戏比赛,用磁铁两端以及中间部分分别吸大头针或者图钉,同学们会注意到,磁铁两端吸的数量更多,而中间较少。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学们推测,这可能与磁力大小相关,两边的磁性要高一些,而在中部的磁性要差一些。教师再设计“悬吊磁铁”的游戏,让学生把一块磁石横着放,然后用手指转动,当它停住时,它的方向始终朝南,从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知道,它可以指引南北方向。然后教师再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游戏中的经验与收获,然后提问,让他们学会运用,“在手没有碰到水的前提下,你是否可以把杯子里的钉子拿出来?”在玩完游戏以后,教师根据这些内容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理解。

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游戏性小学科学课堂,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在快乐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学生体验小学科学教学的快乐。

四、创建实验性小学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实验在小学科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与价值。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实验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将课堂上枯燥的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现象,设计实验性小学科学课堂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

例如,教学《做个小开关》一课时,当同学们看到手电筒之后,表示对手电筒的开关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种现象,根据孩子们的爱好,来提高其实践技能,比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后和父母进行“做一个开关”的试验,教师会在家长的微信群里宣传父母陪伴孩子们进行试验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获得相关启发后,学生会积极地参加小开关的制作过程中,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导线、电池、图钉、回形针、电池盒、小木板、灯座、小灯泡、塑料泡沫等,然后和父母商量,对开关制作过程和原理进行详细研究,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步骤来制作小开关。在该教学中,利用制造小开关,让学生在学习实验原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亲身体验,既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又培养其科研精神,并且可以使其求知欲得到激发,从而增强创造力,在学习上更加地主动。另外,课后实施有效的科研实验教学,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促进师生与父母之间的联系。

作为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教学的效果在于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需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来设计实验性小学科学课堂,进而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能力。

五、结语

小学科学是启蒙性质科学,在新课标改革推动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教育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小学教育中的科学概念比较抽象,所以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领悟。由于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因此,在引导学生展开科学知识学习时,必须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等多元途径来进行教学,而不是通过强化训练、灌输练习来追求对知识和技巧的理解。

《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条件,教师应当重视多元科学引领,以身体之、以思悟之、以情验之,以此打造成功课堂,才能够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晓丹. 小学科学课堂渗透儿童哲学教育的若干思考——以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6):8-11.

[2]韦陶,胡丹,钱庆逸. STEAM教育理念引入乡村小学科学课堂的实践探究——以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为例[J]. 大学,2021(47):145-147.

[3]赵伟新. 用技术的力量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赛灵格系统迭代更新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变化[J]. 科教导刊,2021(18):132-136.

[4]张梦岩. 面向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案例:《学做小火箭》[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29):134-135.

[5]赵洁云. 二次开发教材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為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50-51.

[6]莫彪.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以《研究透镜》教学为例[J]. 华夏教师,2019(28):64-65.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科学课堂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借信息技术之力,让小学科学绽放异彩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让科学课堂更加有序、有效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