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信息技术之力,让小学科学绽放异彩

2016-12-29 07:45杜秀季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科学课堂学科整合信息技术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技术走进了教学课堂,成为了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发展浪潮中,相信通过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整合,能使科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绽放异彩,从而点燃学生对科学的情感火花,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科学课堂;绽放异彩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进入了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以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小学科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了科学课堂不可或缺的一股新生力量,并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鉴于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在实施科学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紧密结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通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让科学课堂绽放异彩,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从事在农村基层教育事业的小学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曾经抱怨过常常成为教学束绳的信息技术,也曾指责过俨然霸主的信息技术。确实,由于受到地域差异的限制以及农村地区师生自身信息素养的禁锢,在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问题:

(1)时机利用不佳,影响学生情感培养。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只有在最佳的时机引入教学环节,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拿捏好“火候”。然而,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发展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却无法兼顾学生的适应性。一些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情感、意蕴难以理解的情况下,面对形式多样的课件,他们开始出现不适应,使得学生的思想情感处于低落状态,情感发展被抑制。

(2)信息技能缺乏,课堂模式僵硬。对于部分小学科学教师来说,他们为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就会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要按下“开始”键,课件就会顺序式“播放”。这种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终只是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为“教师+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变成了“流水课”,学生依旧是课堂上的被动个体,课堂教学成效不明显。

二、借信息技术之力,让小学科学绽放异彩

(1)巧用电教,化难为易。由于受到固有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粉笔—黑板授课模式,这种仅仅把内容搬上黑板的授课方式,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导致教学成效日益低下。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形式活泼多样,可以把科学教学课堂的抽象转化为直观课堂,把教材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直观、生动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时,反反复复讲解理论,任凭教师讲得多么声情并茂,学生也会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白板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地球上物体在转动的情景,在重点处再加以点拨,“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这一重难点就解决了。

(2)提高兴趣,增强感知。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旦他们对科学学科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自发去学习、钻研,感悟科学知识的魅力所在。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实现课程设计与学生兴趣爱好的有机融合,以有效开展特色化的兴趣教学,进而达到推动自主化教学发展的目的。譬如说:在教学《不同的声音》一课中,在学生掌握了声音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够在众多的声音中辨别出声音的强弱与高低。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声音大比拼”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听声音,并把“拖拽”声音选项到相应的栏里,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还强化了知识的应用,从而达到学生乐学、爱学的目的。

(3)丰富资源,深化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所出现的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等问题一直为教师们所诟病。《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重点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可以从教学活动形式入手,借信息技术之力,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逐步深入学生探究能力。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调查、提交小研究报告等,调查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搜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进一步体验到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以强化和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声音的传播》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的小学教学资源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各个小组再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归纳,最后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而教师也可以对各小组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包括学生报告、数据、图片等资源,学生根据成果谈谈自己的体验、体会、以及自己发现及想要咨询的问题。

(4)虚实互补,优势互补。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小学科学教学只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二维目标的基本实现,无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其自身所具备的直观、具体、形象等优势是传统授课模式所无法媲美的。网络信息化技术脱离了传统授课模式下空间的限制,更大程度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无比辽阔的科学世界。如:在讲《声音的产生》时,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进入声音世界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领略声音的奥秘,掌握声音产生的原理。再如:在学习《观察水》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带领学生一起去深入观察水,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性质。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就不会仅仅认知理论知识,而不明其实际的应用了。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小学科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该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从时代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出发,增强信息化教学意识,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不断实践,勇于探索,扬利去弊,让科学教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龚丽鳗.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22期

[2]陈亚芳.谈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杨晓鹏,万爱珍,卢霖.关于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3期

作者简介:

杜秀季(1982.07.30~),男,汉族,河南新乡人,毕业于内蒙古赤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计算机、科学老师,学历:本科,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科学课堂学科整合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让科学课堂更加有序、有效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