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023-06-07 20:51尹彤瑶
南北桥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尹彤瑶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化观念,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古代人民崇尚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生态自然,提倡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天人合一”,将人类生活的整个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对自然既敬畏又热爱,尝试在实践中对自然进行保护,产生许多关于生态自然科学的观点,对现今大力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各派纷呈的古籍中详细记载了古代先人长期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活动中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的认识态度和观点,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是融会贯通的,对我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它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前瞻性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要求不谋而合,人类社会的和谐也意味着生态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实践的角度运用辩证的思维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以及在发展中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主张。

1.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说:“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1]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要的依靠,同时也是人类生活所面对的对象。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基本条件,这些自然产品也以各种人类所需要的方式展现出来[2]。马克思将自然界视作人的无机身体,人类和自然界在交互活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3]。劳动在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中发挥着中介作用。通过劳动,人类改造自然,使自然界赋予人的特性,留下人类的烙印。同时,人类在此期间也不断得到了改造,因此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人与自然要求和谐一致。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这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的。人类不能够一味地索取自然资源而不懂得回报与保护自然。恩格斯认为,人类不能因为对自然的征服就沾沾自喜,长远来看,人类对自然的不感恩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最终会遭受反噬[4]。人类在顺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学会把握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一致,人类社会才能维护好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1.2 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具有四大特征,分别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内在尺度与自然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5]。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外部环境,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是以外部环境为依托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环境,但是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一致[6],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和控制程度。“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的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性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7]在这种条件下的人类得到全面解放,人类在自然环境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的相处更加和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高度文明进步,要求人们用辩证统一的视角看待自然,暗示了人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纪律性,对于改善当前日趋恶化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自然观

2.1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自然观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远古时期,人类由于对自然没有足够的了解因而产生敬畏,也对自然的征服与支配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所以将命运交付给并不存在的虚幻神灵,人类对于神灵的崇拜是为寻求心理的慰藉。因此,古代神话中所体现的自然观有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有必然性、神圣性、有机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

古代居民的生产能力较为落后,从自然界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质资料的能力有限,物资较为匮乏。当时人们受生产能力的限制,生活条件比较简陋,生活方式也较为原始,生产资料的获取方式十分局限。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用草木烧火取暖,用石头制作简易工具,主要的食物也以果子为主。在这种不能满足基本温饱需求的条件下,由于对自然界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还要与变幻无常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因此他们想象出能力强大且能够操纵自然的神灵,向神灵祈求生命的延续。同时,对于人类无法解释的各种神奇现象,自然界也为他们提供了想象的素材,最终形成神话传说。鲁迅认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也就是说,远古的人类受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不充分,于是以神话的形式诠释这些变化。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也体现了要充分了解自然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尊重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也是可取的。

远古居民认为,在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有情感和意志,这就形成一种拟人化的思维方式,以此来解释宇宙起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问题。例如,后羿射九日的故事是太阳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正常的劳作,能看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身天地的故事,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界由来的认识,也肯定了人类的力量;女娲补天的故事,体现了自然灾害可畏,人类勇于克服困难意图改造自然的自信心。神灵集中体现了古代居民对于自然万物的崇高的敬畏,人首蛇身的女娲和伏羲,象征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另外,人类对于自然除了敬畏还有亲近热爱的情感。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命令羲氏与和氏遵循天道的规律,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来制定历法,并教导人们根据季节来进行生产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古代居民对于自然的保护和对生命延续的美好愿望。

崇尚万物有灵从而敬畏自然、亲近自然,成为古代居民朴素的自然意识形态[8],这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尊重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友好相处是上下呼应的,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的深厚情感。

2.2 儒家思想中的自然觀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思想的核心。通俗来讲,“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儒家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受当时认知文明的影响,儒家对自然是怀有敬畏的。他们持“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认为“上下与天地同流”,自然与人是同生共存的关系。作为自然界的有机分子,人类的各项活动都要顺“天道”,不能肆意妄为,罔枉顾自然规律,否则会遭受反噬。孔子曾告诫学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他看来,四季更替、自然界的消亡和新生都是按规律运行的,天也是客观存在的。总体来讲,“天人合一”的关键点在于自然界与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天道”并不是与人格道德伦理毫无关系的,而是存在于人道内在关系中,“天道”也集中体现在个人的品格中。同时,人性的完善是为“天道”服务的,人能够遵循和引导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体现了人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天人合一”是人类锲而不舍探求的理念,是充满无限活力的领域。

儒家思想对山水风景是欣赏与赞美的,赋予了自然人格化的审美理想,认为万物有灵,结合自然界的万物特性来比喻人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孔子以松柏象征人的坚韧不拔。他也以山喻人,认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应沉稳如山,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他待人接物怀有仁爱之心,像山一样向万物开放胸襟,站高望远,宽厚仁慈,不患得患失,不忧不惧。简而言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孔子曾说过,水在他眼里是真君子。这里的“水”应该是说智者要像真君子一样,具备高尚的品德。

另外,儒家提倡“仁爱”,“仁”不仅是爱人还要爱物。孔子教育曾子时提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认为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砍树和杀禽兽都是不孝的,这也意味着他将自然和生态的价值提高到伦理和道德的高度。

2.3 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主张“自然无为”的自然观。“自然无为”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观点,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总和,先于天地而生,无声无形,无所不在,滋养万物,无所不能,无所不有。“道”的运行以随欲自在为法则,循环往复,启示着世间万物的运行。

老子的“自然”是对于“道”的表述。《老子》中的“道”并不是一种有实体的存在,而是指事物本身变化运行的一种和谐过程。也就是说,万物皆按其本性而生长,既无既定成规,亦无既定目的,各得其所,无为而治。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认为世间万物共同构成了一个“道”的整体,这个整体中包括了人与天地万物,他从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出发去看待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朴素的整体观念。

在道家的自然观中,“自然”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万物都是客观的,值得被珍视和尊重,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顺应规律会顺理成章产生自然美。道生万物,山川、鸟兽、草木、虫鱼都是自给自足的,各司其职,各显其性,充满生机和活力。道家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自然界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形成自身的循环更新系统,以此来维持天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平衡。

庄子着重从规律上,阐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以回到自然界的角度,来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他的思想中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的部分要素,成为古代自然观中的思想瑰宝。

同时,庄子认为无论是官宦权贵还是平民百姓,死亡都是客观自然的事情,显示了人的自然本性,否定了强权对人的奴役,提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观点。他指出“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万物生长张弛有度,印证了事物运动特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庄子将自然视作美的源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与真是一致的,提倡人“法天贵真”。自然所拥有的真与美能够弥补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缺失的真实与美好,提倡在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中,探寻人类品格的良善。

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生命、回归自然是道家自然观思想的精髓。道家探索自然界的生命价值,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自然界中努力实现人性,对天地万物充满亲和,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结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农业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古代人民沉淀下来丰富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是相互呼应的。在当今社会,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发扬光大,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

参考文献

[1]万思志. 和谐与发展中的伦理精神[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2]朱洪强,黄健.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J]. 学术论坛,2011,34(12):15-19.

[3]芦苗苗.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及其时代意蕴[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4]连睿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中国化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5]崔巍. 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 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

[6]曾德贤. 马克思恩格斯三大解放思想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4.

[7]薛海天. 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91-93.

[8]张文彦. 论先秦儒家与道家的自然观及历史观[J]. 史学理论研究,2003(3):61-65;159.

猜你喜欢
生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