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16-12-27 17:01孙利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8期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保护生态旅游

孙利

摘要: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人类足迹,旅游资源的生态问题也日趋严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似乎成为了两个矛盾对立的概念。那么二者能否融合起来达到协调发展呢?基于“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选取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区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保护为手段,以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为目的,提出包含生态保护与治理、湖-城关系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旅游策略,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卧龙湖;生态保护;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09

1 引言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的资源开发,而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产生了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进而人们又不断寻求环境保护、恢复生态的办法,使得自然资源由人类发展的动力变为约束。人类要生存、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能否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呢?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是辽宁省最大的淡水湖,其周边区域形成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好,其地处我国北方沙地边缘的重要地理位置,也使其具有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开发的步伐越来越大,卧龙湖区域距离康平县城周边人口聚集地仅有1公里的距离,长期以来城湖关系缺乏协调,人类活动对卧龙湖区域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着眼于卧龙湖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是生态保护,核心还是要发展,这就需要创新理念,寻找保护与开发的共振点,走出生态旅游的发展新路。

2 卧龙湖区域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区域北部为科尔沁沙地南缘,西南为辽西丘陵边缘,东部为辽河冲击平原,属于沙地与平原、农耕文化与游牧业文化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别是其稀缺性的湖泊湿地类型的旅游资源,使得其在整个辐射范围内脱颖而出,显得尤为独特和宝贵。通过科学保护规划和整合提升,将成为区域旅游格局中的重要节点。

2.1 卧龙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2.1.1 水质资源丰富

卧龙湖是辽宁省第一大、东北第二大天然湖,湖面广阔、水质优良。湖区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6公里,周边长60公里,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滩涂48平方公里,湖中平均水深为2.2米,水层浅,水温高,水质好,非常适合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丰富且优质的水质资源为旅游带来风光优美的自然景观,且四季都具有观赏价值,避免旅游季节性短板。

2.1.2 生态物种丰富

卧龙湖区域内物种丰富,具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是亚洲候鸟迁徙廊道上的重要停歇站、食物供给地和鸟类繁殖地。区域内共有野生动植物828种,有白鹤、东方白鹤、黑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6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和19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卧龙湖生态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冷温带草甸、草原区的过渡植被地带,植物资源较丰富,已经记录的浮游植物154种,高等植物202种。其中野大豆具有国家一级保护价值、小慈菇具有国家二级保护价值。丰富的自然物种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而且是天然的大自然课堂,吸引着不同年龄的游客前往学习自然知识,体验自然奥秘。

2.1.3 具有典型的辽北地区内陆型天然湿地特征

卧龙湖生态区具有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雨量集中。卧龙湖水系属于辽河水系上游,是内陆湖泊湿地,呈浅碟型,水体浅,湖面大,水温高,水生物多,富营养,为动植物的繁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元素和水热条件。卧龙湖是北方沙地边缘保存较好的一个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草甸、沼泽、滩涂、水面等生境类型丰富。

2.1.4 具有重要的生态研究价值

卧龙湖区域是我国鸟类科研考察的重要节点区域,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也为科研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提供了观察样本,这种生态研究价值为区域开展生态科普游提供了基础,将生态保护知识教育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会促使游客在放松休闲的同时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为“保护”与“开发”的理念融合提供自然基础。

2.2 卧龙湖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2.1 开发模式单一

当前卧龙湖区域旅游模式单一化,只是简单利用自然资源,旅游处于原始发展状态,人文景观内涵挖掘不够。卧龙湖周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北有辽金时期元州故址、南有龙背山汉墓群、东有珍珠山青铜遗址、西有清博旗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转变旅游开发思路,打造生态和文化品牌,与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联动开发效应,是当前的重点工作。

2.2.2 基础设施落后

卧龙湖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酒店、道路、商业等设施的规格和标准都亟待提高。景区的码头建设、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标志标牌等其他基础设施均需要按照旅游需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无法形成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

2.2.3 生态意识薄弱

卧龙湖区域本身地理位置具有生态系统敏感性脆弱的劣势,生态再修复能力差,加之长期以来城湖关系缺乏协调,来自周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游客的人为环境破坏行为较为严重。从基础层面讲,人们缺乏基本的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因此不敢开发害怕造成环境资源进一步恶化的结果。这也是制约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3 融合理念下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3.1 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将卧龙湖的保护置于整体开发框架之下,开发也要有利于保护,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生态保护前提也是手段,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能够更好地反哺生态环境。

3.2 科学定位区域开发规划

在解决风景区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的研究中,从“游憩环境容量”概念基础上由美国国家林业局的科学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LAC(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中。LAC中文也译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其理论本质体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寻找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强度之间的平衡。遵循LAC理论指导,根据卧龙湖区域自然地域分布规律,以不同程度的开发强度进行划分,可将旅游景区分为四个等级,如表1所示。

3.3 实施“参与型”生态工程

3.3.1 本地人参与型

根据卧龙湖区域生态保护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本地人的生态思想意识。由政府主导,众人主动参与进行各项生态工程建设。一是对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生态区位重要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二是强调天然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以及森林多种效益的充分发挥;三是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坡面综合防护体系,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基地,并选择一批不同地貌类型,交通方便的地区,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园区建设;四是开展湿地保护区建设,自觉保护湿地自然环境,保护湿地中自然珍稀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可持续利用。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项目,可以引导本地人提升生态意识,主动参与融入自然,认识到优质的自然资源环境就是自己的宝贵财富,这样在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也打造了良好的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这种亲身参与的过程经历也会使得当地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时刻警醒保护的理念,形成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基础。

3.3.2 游客参与型

根据卧龙湖区域内丰富的自然物种、湿地环境以及森林资源等开展生态教育科普游项目,让游客在亲身融入到自然景观放松休闲的同时主动参与到生态教育中来,掌握相关的生态科普知识,寓教于乐。可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体验、鸟类科普教育等相关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和观察湿地风貌和鸟类活动,进行野外体验。通过项目的实施,游客的旅游休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部分,“保护”与“开发”得以有机融合。

3.4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廊道”生态旅游带

以卧龙湖区域的河流、道路、巡护航道、卧龙湖等绿化建设为主,建成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河流水绿相依、道路林草互倚,湖泊花鸟相栖、人居生态互给”的“虚实结合、水绿共存、南北贯通、东西网联”的生态廊道体系。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不同等级的廊道,其中一级廊道单侧宽度分为200米与100—150米两类,二级廊道单侧宽度为50—100米,三级廊道整体宽度为20—50米。在满足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前提下,在廊道及斑块中设置降水收集系统,为地方水体的水分补充和水土保持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

3.4.1 一级廊道建设

主要沿东、西马莲河和引辽济湖干渠两侧、五四一排干进行建设,以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为主要功能的绿地防护带,构成河流生态廊道。依据河流两岸及周边用地规划,在两侧沿岸建设休闲绿地和生态绿地,使其成为卧龙湖区域重要的景观廊道和生态廊道,从而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及河流水质。在河岸种植设计过程中,兼顾生态功能、防护功能及景观功能,选择地带性植物群落作为种植设计的基础。通过合理的乔、灌、草、地被等植物搭配,形成相对自然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作用。

3.4.2 二级廊道建设

分别在环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路和环湖生态产业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另外,以203国道明沈线、省道彰桓线及多条县道、乡道为构架,沿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形成道路生态廊道。在道路种植设计过程中,以常绿类、倒垂类、花果类树种为主,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进一步减轻大气和噪声污染,形成坚实的自然屏障。

3.4.3 三级廊道建设

巡护航道建设工程采用自然恢复、人工辅助生长、人工栽植等措施,在保护区巡护航道、两侧栽植湿地植物芦苇作为航道屏障。

3.5 建设湖-城协调空间结构

湖-城协调发展是保护与开发融合理念的集中体现,卧龙湖区域历史上湖城关系矛盾突出,单方面城市发展向自然索取资源,新型湖城关系的建立本质是生态,加强湖城之间的生态网络建设,以水网、路网和林网为基础实现湖城关系的协调,统筹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建设卧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滨湖生态旅游带为贯通,最终形成湖城间协调发展的生态网络空间格局。

3.5.1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根据卧龙湖现有条件,在县城与卧龙湖之间利用现有坑塘和低洼地规划建设内湖。规划内湖位于调整之后的卧龙湖保护区之外,是保护区与县城的过渡区。内湖整体面积约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在内湖区域修建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保护区的游客中心,兼具科普教育、环境监测等功能,是游客的主要活动区。内湖内可建设多个生态岛,形成非开放区域,并由非开放区域作为次缓冲区向开放区域、城市建设区逐渐过渡。在开放水域开展游船等活动,并沿湖布置文化、体育、游船码头等文化娱乐设施,作为保护区与滨湖新城的过渡区域。内外湖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并建立动力调水设施。控制内湖、外湖连通处的引水闸门和三台子水库方向河道的排水闸门,引外湖水进入内湖,补充并更新内湖的水质,并且避免水体倒灌外湖。同时,将处理后的城市中水经湿地公园净化后排入内湖,补充内湖水量。

3.5.2 滨湖生态旅游带建设

充分利用滨湖岸线,从南至北依次为体育公园、水上舞台、旅游集散中心、活水公园和民俗美食街,是与滨湖绿廊相结合的富有自然野趣的活动带。建立环湖观光带,开展如环湖马拉松、环湖自行车赛、徒步健身赛等民间体育项目,将休闲体育与优质自然条件有机结合,吸引居民及游客参加,实现城湖关系的有效承接。

3.5.3 湖-城生态网络

利用道路、河流等将农业生态、湿地、城市、湖泊、岛屿等关键节点连接,实行堤路分离,优化水路关系,绿化廊道与城市主干路科学衔接。注重城市门户景观,塑造景观干道,创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打造湖城生态旅游观光网络。利用生态绿化以及道路和河流绿化,将水景和绿化引入城市内部,形成与卧龙湖生态环境相互动的生态绿廊。并且通过绿化廊道渗透,形成天然的城市组团,并起到生态价值传递作用。

4 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创新理念,该保护的要坚决保护,该开发的不要犹豫不前,对于卧龙湖当前现状而言,实行“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是切合实际的现实选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外界因素影响而进行调整,一切从实际出发,打造卧龙湖区域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J].旅游学刊,2003,(5):62.65.

[2]付毅慧.关于卧龙湖生态区保护与利用的战略途径[J].沈阳干部学刊,2012,(2):7.9.

[3]周维佳等.基于国际视野的中国生态经济研究方法进展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5):300.303.

[4]刘静,吕迎春.卧龙湖湿地旅游的生态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6):100.102.

[5]邬娜等.辽河流域产业布局生态适宜性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5,(7):60.64.

猜你喜欢
生态经济生态保护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文化自觉与海南绿色崛起的关联性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