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新路径实践研究

2023-06-07 17:24葛爱英胡博雷轶
南北桥 2023年5期
关键词:新路径实践研究高校

葛爱英 胡博 雷轶

[摘 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高校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这对于教师党支部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加强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推动高等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教师党支部建设新路径探索研究成为必然。本文浅谈在新时期重视建设好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必要性,并以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例,从加强党支部建设领导、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全面落实“双带头人”工程、深化“校企”“校校”共建及创新“支部+N”模式等方面,实践探索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新路径;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

作为党的最基础组织,党组织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是以党支部为基础单元的,党组织也承载了党的根本战斗力。其中,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发挥对党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作用,也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在高效基层全面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末梢神经”。

2018年,《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十条对高校党支部的重点任务做出了相关规定,指出其是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监督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引领思想政治,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深入完成各项教学科研管理任务[1]。在2021年4月22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第十二条也明确了教职工党支部的职责[2]。因此,加强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对于全面推动高等事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新时代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要切实按照新时代建设党的要求开展工作,加强对党的治理力度,把党组织的各项功能发挥出来,认真做好基层工作,大力建设基层党组织,坚决完成党的各项任务要求[3]。因此,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要求,新时代要大力建设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充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是大力建设教师党支部,使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把基层专业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让基层也可以很好地实现全面从严治党这项任务。在2017年3月,《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中提到,要切实践行党支部也要落实党的各项工作这一要求。按照这项要求,高校要加大力度建设基层党支部,切实推进学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党支部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党员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师生工作,把“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重要理念落到支部,努力使基层专业教师党支部成为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促进师生团结友爱的关键、勇于克服困难的力量,把廣大教师党员培养成优秀的老师,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学识水平、仁爱之心和理想追求,让老师带领学生成为知识丰富、品格高尚、创造力强和无私奉献的人。

二是大力建设教师党支部,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基层教师党支部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近些年,各项系列教育活动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两学一做”和学习党史等深入开展,旨在强化党的建设。基层教师党支部在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和活动中,通过制订年度学习计划和集中学习培训计划等,采用网络选学、互鉴互学、实践研学、专家导学等学习方式,不断加强教师党员党性修养。按照系统学习、认真实践、集体探究、深入讨论、标准解读等各种方式,在教材、课堂和思想中都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各项治国理政新思路,使其得以融会贯通,深入推进。故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有助于教师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念,使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可以在高校更好地开展。

三是大力建设教师党支部,可以让立德树人这项任务得到充分落实。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是我国整体教育序列的最后一环,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主阵地。新时代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点是要重视立德树人这项工作。高校教师工作的本质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即立德树人。故缔造一支师德师风优秀、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党支部承担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承载着监督教育管理党员队伍的职责和提升师生员工凝聚力的作用。所以,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载体作用。

2 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重点指出,要推进高效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力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近年来,高校设置的二级院系专业教师党支部日趋增多,覆盖层面越来越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加强。但同时在教师党支部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现象,主要表现为个别新设置的党支部人数较少,支部制度不能及时健全完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三化”建设不规范;理论学习规定动作多、创新动作少,没有形成支部建设独特的文化;缺乏支部建设规划和资源保障不足等现象。成立时间较长的少数党支部,思想政治引领功能相对弱化,党的组织生活存在“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不规范”现象,党支部构建“大思政”格局作用和育人价值体现不明显;极个别党支部书记党务能力不强,甚至因为得不到很好的待遇而积极主动不工作,导致“火车头”和“领头雁”作用发挥不明显,这些问题使一些专业教师党支部远远达不到“教育党员、监督党员、引导党员、动员师生、团结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七个有力要求目标;少数教师党员政治意识不强,理论学习主动性不高,奉献精神不够,没有凸显出其模范带头作用,参与“三全育人”贡献度不高,“课程思政”育人方法表现度不够;甚至有极个别高校党委和院系党组织没有构建完善的机制体制,无法把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3 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新路径实践探索

在新时代我国高等事业发展形势下,要想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助推党的事业发展,就必须让高效教师贯彻落实校党委和党组织的各项任务安排,大力建设高校党支部,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将高校建设成为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强的人才,切实把教师党组织建设成为业务达标的中坚骨干力量。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作为省内高校唯一一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不断在教师党支部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一些可以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和引领力提升的新经验、新做法、新路径,希望有利于更好地建设高校教师党支部。

着力加强校级和院级党组织在领导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的作用,强化支部建设责任保障、经费保障和阵地保障的“三保障”举措。高校党委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需要履行建设基层教师党支部这一艰巨任务,理应做好党的建设工作顶层设计,推动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发挥牵头领导作用,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动员教师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科学技术部门、财务部门、教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由二级学院负责动员开展任务,教师党支部负责落实好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二级学校党组织要坚决把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履行好相关职责,认真领导和指导学校所属教师党支部,经常参与建设教师党支部的相关工作,采用例会制讨论研究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新问题、新举措,推动形成年度有计划、工作有平台、活动有载体、经费有保障、凡事有标准的工作格局,与学校党委一起为教师党支部建设提供责任保障、经费保障和阵地保障。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在学校党委的正确坚强领导下,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出台了《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工作方案》《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教师党支部建设明确目标和建设方向。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锤炼,推动形成“教师党员自主学、党史专家辅导学、红色资源促进学”的“三学习”机制。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最基层单元,应坚持以“三会一课”和学习强国平台为重要载体,以“两学一做”为根本遵循,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学习为重要抓手,让教师党支部成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第一线”和打通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最后一公里”。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依托先锋课堂、“党课开讲啦”等学习平台和载体,邀请省内外党史专家讲党课,推动教师党员开展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江西省的红色资源优势,把红色文化融入党支部建设。组织党员教师赴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红色实践教育,在党性教育中融入“两弹一星”精神、航发精神等航空国防精神等,赓续红色血脉,充分激发教师党员的内生动力,提升教师党员的价值认同感和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全面落实“双带头人”工程,切实增强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引领力和执行力的“三力”实效。作为党支部的核心力量,教师党支部书记既承担着领导好责任范围内党务工作的“党建带头人”角色,也承担着领導好岗位上教学科研工作的“学科带头人”角色。按照“双带头人”工程意见相关要求,要把那些具备较强党性、有精湛的业务水平、具有较大威信、乐于助人的党员干部选拔出来,将其任命为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坚决促进教育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深入贯彻落实,“双带头人”让学校的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负责全面实施,通过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支部工作室等突出抓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实现精准靶向,推动实现党务和业务同向发力、联动提升。充分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的辐射效应,邀请党支部书记做建设经验交流,推广教师党支部建设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教师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

深入推进“校校”“校企”党支部共建,实现理论同学、组织同建、业务同进的“三同步”模式。近年来,高校教师党支部与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共建模式有着越来越高的社会价值认可度。双方通过党支部共建,能够进一步促进党支部之间优势互补、经验互鉴、工作互促,实现做优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探索构建了“支部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党支部共建联动机制,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同向聚合。所属5个教师党支部先后与上海理工大学、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江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电建公司、上海航天800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航空工业洪都检验中心/无损检测中心、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理化计量中心等单位开展结对共建,努力推动党支部会议走进实验室,走进兄弟院校,走进企业和服务区域。建立健全学校党支部,让高等学校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提升科技研究水平和提升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企事业单位发挥自身的牵头作用,让他们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出色的人才,为建设美好国家共享力量,进一步实现强国战略。

创新“支部+N”模式,突出全面覆盖、同步覆盖和有效覆盖的“三覆盖”目标。党的组织优势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师党支部有着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双一流”建设中带头攻坚克难和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现实价值[4]。南昌航空大学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坚持“哪里有重大工作和项目,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原则,积极探索将教师党支部建在重大项目上、建在学科上、建在科研团队上、建在导学团队上,将“固定党支部”变为“行走党支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支部堡垒架构,让党支部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凝聚力量、落实各项任务等目标,让教师党支部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唱主角,做到党支部与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开展,让教师党员身份更加突出,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强势,最终实现党支部设立的价值取向。标杆院系“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党建实践荣获江西省高校党建创新成果奖。2018年,电科光电教工党支部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并顺利通过验收。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

[2]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

[3]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 http://www.gov.cn/xinwen/2020-10/25/content_5721685.html.

[4]王得祥,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2(6):35-37.

猜你喜欢
新路径实践研究高校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