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路径

2023-06-05 05:16翟乃亮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3年10期
关键词:立德教师应法治

翟乃亮

(淄博市博山中学,山东 淄博 255200)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发展息息相关的科目,有助于推动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德育与智育的地位同等重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也让道德修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故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素养共同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一)通过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结合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能更快投入学习中,并完成高效的学习。究其根本,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能利用丰富资源的影响、熏陶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并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的言行制定更高的标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拥有更积极的心态。故而,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前也会做好充足的准备,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凭借课程提供坚实精神支撑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在人际交往和分析事情时会表现出一些叛逆心理,不愿意聆听父母和教师的教诲,这并不是个别现象。面对这一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正向熏陶和感染,避免学生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品格与良好的修养。

(三)借助课程养成正确观念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应具有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等各个方面,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后,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的核心。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反思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及外界的人和事。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原则

(一)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达成“育人”的目的。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若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需要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再将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融合,课堂中抓住契机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观察和了解社会规律,并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经验。教育改革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变得更贴近生活,方便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知识思考生活现象,对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采取引导式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精巧的设计,还要保证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立足课本内容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教学环节,以便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初中生普遍年龄不大,对社会规律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法治精神的启蒙教育。因此,合理设计引导、启发式教学活动,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学科定位,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对学科定位有明确的认知,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促使课堂回归本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视角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在深入分析新课标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性质,引导课堂教学朝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发展。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探问生命”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教师应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引入“心理问题”相关案例,结合案例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初中生在社会的发展、父母的期盼下,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伴随而来的是各类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针对案例中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命可以永恒吗?”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对生命价值展开深度思考。其次,教师利用传统文化设计教学活动,借助古人的言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如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一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自由发表观点,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鼓励学生结合图中的内容思考:“图中蕴含着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生命传承的形式,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传承与接续,从而在生活中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养成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若能有效构建课堂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就能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柱,让学生未来能更轻松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心理状态也更加健康。

(二)发挥榜样作用,落实言传身教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学生的引导者,在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自身的思维高度和统筹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最终效果。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将自己作为学生的榜样,利用自身言行引导学生的思想。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本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由于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借助“里根”的故事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少年是否应该赔钱给店主?如果你是这个少年,你会如何做?”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围绕问题展开思考,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利用课件展示电子表格,引导学生讨论“道德范围内应该做、不该做的事情”“法律范围内应该做、不该做的事情”,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感悟将表格补充完整。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结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在互动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班级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教学,如某学生下课后看到走廊中有垃圾,便主动清扫干净,这说明他具有爱护环境的美好品质,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获得肯定,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强化情感体验,实现自我教育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唤醒学生的认知自觉性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手段。以往教学中,教师多是围绕知识点展开教学,在分析案例时也多是用案例来佐证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不利于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应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由原本一味关注教学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并通过合理的情感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教师应围绕教学主题设计活动。首先,教师在课堂中以“关于网络你知道哪些”为主题设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结合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自由交流和讨论对网络的看法。其次,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网络生活相关案例,如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丰富的资料;信息化时代黑客及流氓软件会侵犯用户的隐私,还会让信息外泄,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教师组织学生以“网络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为主题,设计辩论赛活动,要求学生按照真实想法,划分为持不同观点的两个小组,并结合自身的观点搜集相关资料,利用材料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希沃白板展示网络的发展史,并建立法律链接,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同时,了解国家出台过的法律法规,让学生认识到安全上网的重要性。如此,学生既可以养成正确上网的习惯,又能学会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理念,认为生活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以生活为切入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采用口头讲述、勾画重点的方式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此,教师应积极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守望精神家园”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为了落实知行合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设计形式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先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知识,再通过实践活动辅助理解和验证知识,在相互佐证中形成核心素养与能力,如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邀请家长带领学生参加社区举办的文娱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其次,为了彻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教师应每周或每月设置固定的日期,组织“关爱老人,呵护幼小”等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参与和策划,真正理解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进而形成自身的道德修养。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社会观察活动,引入时下热点的环境问题,要求学生搜集与环境污染相关的资料,如调查小区绿化面积、白色垃圾处理方式等,并以图文的形式制作调查报告,报告中写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调查结果。在小组汇报环节,各小组可以通过阐述调查情况,彼此之间交换信息,了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感知,并结合知识引导思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五)丰富评价维度,深化自我反思

评价与总结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的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落实的重要载体,能助力初中生形成科学、严谨的价值观。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完善课堂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多个维度的评价下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让评价效果得到深化。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少年的担当”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当下社会中,初中生应有怎样的担当?”要求学生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及实际经验展开讨论,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调整学习心态。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并根据学生发表的观点及综合表现,从核心素养的多个维度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深入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通过鼓励和正向评价等多种方式,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真正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立德教师应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严以修身”先立德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