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学
[摘 要] 量感指的是学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包括事物的大小、长短、面积等,这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小学作为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需要任课教师重视并强化对学生量感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情境、对比推断、现场实测、实验操作、可视思维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量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量感;核心素养
在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不断改进、优化培养量感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真正“做”出量感,同时加强对学生估算、推理及对比辨析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估”出量感、“比”出量感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积累量感,感悟度量本质。
一、创设情境,感知“量”
量感指的是学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是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者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特定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量感”,教师必须善于将量感的培养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相结合,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丰富学生的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认识“身体尺”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尺”,包括用自己的身体器官测量“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尺”来测量书桌、书柜、黑板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在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某些项目的运动员不仅个子很高,而且他们的臂展也比一般人长很多,那么,人的身高与臂展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通过这一问题情境,引出探究任务,让学生思考用“身体尺”测量身高与臂展的关系,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测量的积极性。在铺垫了类似的生活情境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身体尺”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感受测量的实用价值。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不够,因此教师不能把教学的重点仅仅放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测量技能的积累上,而是应该通过创设情境、联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计量的本质,进而学会在生活中感知“量”。
二、对比推断,估测“量”
学生量感的形成是一个主动对事物属性进行量化表达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设计能够让学生体验计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的教学活动,并加强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例如,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初等数学的方法是无法实现精确计算的,这时候就需要学生掌握估测的方法。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不规则的平面图形(如铅球投掷场俯视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做好记录。有的学生将图形看作圆环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则将其看作近似梯形,经过一番探讨,学生就会意识到在测量或者计算不规则的图形时,可以尝试把它看作近似的规则图形。
为了让学生感受估测和精确测量的不同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对比推断环节,让学生认识到在特定情境中运用估测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照样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而体验到估测的价值。
三、现场实测,体验“量”
培养学生的量感,现场实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在教学测量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外,设计和组织相应的现场实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积累测量经验,建立良好的量感。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测量操场跑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跑道之后,自主分成4组,分别测量操场跑道的两侧直道和两侧弯道。在测量过程中,各小组内部又通过测量员、记录员等具体分工,协作完成测量任务,再由不同小组汇总数据后得出操场跑道的全长。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测量經验,深化量感,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见,对一些测量相关的知识和方法的教学,教师要重视组织实施一些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会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进行推算,掌握正确的测量和推理方法。
四、拓展实验,把握“量”
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将静态数学变为动态数学,让学生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对于量感的培养,教师同样要善于开展实验教学,组织测量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形成对测量单位的认识。
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授课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拓展性任务:测量石头、鸡蛋、苹果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实验任务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投身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等环节。有学生指出,要测量的物体都沉甸甸的,似乎可以采用“水测法”:先在一个量杯中装一些水,再将所要测量的物体浸入水中,这时水面会上升,此时只需要读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就能知道物体的体积。为了避免误差,有学生还提出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三遍,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这一实验探究任务,能够让学生完整经历猜测、实践、观察、比较、计算、验证等一系列环节,对深化学生的量感体验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教师开展的测量实验活动不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量感,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验素养的培育,如教师可在布置测量任务时,明确相关要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自主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并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最后整理实验器材。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五、可视思维,深化“量”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基础,很多需要空间想象能力的测量问题对他们来说是很棘手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借助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动态化为学生展示测量的过程,以便于学生直观地掌握相关的内容,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带领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教师可用生活中类似大小的物体做引入,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与学生生活中的物体一一对应,并利用可视化手段将面积单位具象化,进而带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由“线”到“面”的转化,体会标准面积单位,建立标准面积单位的参照和直观模型,建立标准单位与生活实物的联系,促进学生量感的生成。
六、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将“量感”培养融于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感知量的产生,建构量的表象,探究量的计量,积累量的测量经验。无论是借助上述何种手段,其出发点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自己的量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然,培养小学生量感的策略绝不仅限于上述五种,更优的教学策略还有待教师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冬菊.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62-64.
[2]芮金芳.小学数学实验中累计量感的实践路径[J].辽宁教育,2022(1):54-56.
[3]史宁中.为什么要强调量感[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1(10):8-10.
[4]刘加霞.小学生度量思维的本质、表现与认知基础[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1(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