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多锦
[摘 要] 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与传统单篇阅读存在差异,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和体验,全方位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近年来,语文教师对于“1+X”群文阅读的研究越来越多,设置了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议题,带领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奥妙。在工作中,教师要坚持创新,对议题的研究应透彻、多元,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参与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研究对策
教师从群文阅读教学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该认识到议题的重要性。合适且优秀的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易形成阅读习惯。尤其是推行“1+X”群文阅读后,议题的重要性凸显,搭建起了多篇文章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确立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不仅要考虑精讲课文的特征,还要照顾到同质或异质的其他多篇文章的内涵,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对“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进行合理把握,帮助学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阅读文本,促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发展。为此,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思维方式出发,对群文阅读教学开展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具体论述了“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策略,旨在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一、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议题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群文阅读的议题决定了学生“阅读什么”和“怎么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选择的群文议题存在单一化现象,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摆设”。教师在设置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思考,学生根本不懂如何按照议题进行阅读,导致群文阅读缺乏连贯性。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对议题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选择与议题配套的文章也缺乏新意,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议题脱离实际,增加学生阅读的压力
有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设计的群文阅读议题较为深奥或者空泛,导致部分学生在阅读时找不到方向。同时,有的语文教师设计议题过于随意化,自己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议题之间缺乏联系,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处于浅层。
(三)议题出现缺失,严重影响阅读效果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代表着阅读的方向。没有议题就相当于没有思维的框架。一个好的议题应该与课程标准紧密联系,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群文阅读课堂上,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群文阅读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而他们觉得有没有议题都一样,一味地给学生提供阅读文章,但却没有做好对阅读的整体规划。教师没有设计议题,会出现议题缺失的现象,学生所阅读的文章之间缺乏联系,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影响阅读教学的开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策略
(一)根据单元主题选议题,消除群文阅读障碍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选择尤为关键。高质量的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对阅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群文阅读实现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课外阅读材料为学生深入理解课内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主题来选择议题。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与梳理,通过对单篇课文的复习与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推荐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多篇文本,以单元主题为群文阅读的议题,指明群文阅读的方向,帮助学生消除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困难,使学生顺利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阅读。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这一单元包含《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是红色经典作品,编排的目的是通过革命领袖人物、英雄人物的事迹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完这一单元后,教师就可以“爱国主义”为群文阅读议题,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红色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怀,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二)根据学生兴趣选议题,优化学生阅读状态
阅读应当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却成了学生的一项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行为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阅读中较为被动,加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总是试图将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向标准答案或让学生的想法向自己的思想靠拢,还会对学生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干预,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反思,在客观上打击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议题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根据习作要求选议题,实现课外延伸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素材、提供技巧,写作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将自己的阅读经验融入其中。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两者的有效结合,保证学生有更多写作机会。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习作要求选择阅读的主题,并在学生阅读时融入与写作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写作与阅读的关联,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使他们在群文阅读中感受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体会不同文本的写作特色,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和经验。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一边阅读,一边把群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随笔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四)根据时事热点选择议题,适时开展德育工作
语文学科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生活中无处不语文。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总是局限于教室中,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局限于有限的教材上,对现实生活中的阅读素材开发、运用不足,导致语文阅读教学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此,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根据当下的时事热点选择议题,将语文课堂与时事相融合,拓展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适时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时代少年。
三、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开展群文阅读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在阅读方面积累经验,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新课标,从人文内涵的角度展开分析,选择恰当、有效的群文阅读议题,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力。同时,教师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对议题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划分,更加突出“1+X”群文阅读的实效性,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玲玲.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9):21.
[2]黄晓琴.小学高年级“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21(8):106-107.
[3]林小燕.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2(2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