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恩娟
(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8507)
杨立青是我国的钢琴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国当代优秀的作曲家。杨立青先生的家庭充满浓郁的音乐气息,他自幼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强烈热爱,后在多个音乐专业院校进行音乐学习,在联邦德国汉诺威高等音乐学校分别获得钢琴硕士研究生学位以及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并在上海音乐学院出任校长一职。他创作出的优秀音乐作品种类非常丰富,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奖项,被称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20 世纪60 年代初期,杨立青开始尝试音乐创作,他在系统引进西方音乐创作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和探索可以将西方作曲理论与中国民族音乐技法进行深度融合的方法,并且其创作出的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都是以传承和弘扬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为主。
1961 年,杨立青先生开始尝试作曲。杨立青先生在作曲领域初探时期写出了这部钢琴改编作品,其大多保留了民歌原来的曲调,音乐风格上与原来的民歌相比没有过多改变,将曲调原样改编进了钢琴作品中,这也是杨立青先生首次尝试用西方乐器表现中国民族特色。
《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中的九首作品依照顺序分别是《牧羊歌》《买菜歌》《悲歌》《对歌》《悼歌》《纺线歌》《恋歌》《大生产》《山歌》。这九首作品都是根据山西省多个地域传唱的经典民歌改编创作而来的,有的旋律欢快洒脱,节奏灵动轻盈,表现少男少女之间情窦初开的爱情;有的则显得忧愁苦闷,反映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在面对艰难的生活和不公的命运时的愤怒和无奈;有的节奏动态鲜明,调式中规中矩,表达的是抗日战争中崛起的激荡或者解放后拥有新生活的喜悦;有的作品结构规整却隐藏着丰富的变化,歌颂了传奇故事与英雄人物。
通过系统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在乐曲的创作中,为了使作品的音响效果具有更强的统一性,创作时一般会在多处使用相似的节奏型,同时也能丰富音响的层次,更好地表达音乐情绪。在中国传统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们往往都会在一定的音乐场景中采用特殊的节奏型来展现音乐独有的地域风格,例如新疆的传统音乐中就运用了很多附点和切分音的节奏型来展现其特点。杨立青先生就是希望能够更有效地展现音乐环境,所以在改编曲中多处运用了“节奏渲染”这类技法。
第一首《牧羊歌》的原型是一首山西晋东南地区民歌,名为《放羊歌》,是一首D 羽五声调式的民歌小曲,歌曲的三段歌词所描写的是乡村牧童每日的放羊生活,表现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黑暗,音乐情绪比较沉重且伤感。
《牧羊歌》在保留民歌音乐调性的基础上,重新编创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在开头加上一个引子,将原民歌三句式的单声部结构改编为多声部四句式结构。编创曲目中将原民歌的主题旋律进行了两次展现,第一次是完全再现,第二次做出一些变化,为了让两段旋律可以完美衔接,中间插入了两句下行走向的旋律,改编后乐曲整体的音乐基调相对平静,主要采用大线条旋律的乐句进行连接,也为了展现在苦难生活中仍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在力度上保持稳定,音乐情绪也逐渐转向明朗。
第二首《卖菜歌》的原民歌名为《挑菜(一)》,在山西宁武地区广泛流传,是一首C 徵五声调式民歌小调,整体篇幅较长,共有十段歌词,通常以男女对唱的形式进行表演,讲的是改革开放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曲调和歌词都具有较强的戏剧性。
这首民歌的改编在简省了一些与原民歌相似的旋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音乐符号,同时保留了原本轻松愉快的音乐曲调。钢琴曲中一共出现两次民歌中的主题旋律,在中间部分加入一个全新的音乐结构,形成明显对比,将原来的十六分音符改用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进行演奏,在延长了整体节奏时值的同时,又将乐曲的速度改为小快板,紧紧围绕原民歌的音乐风格,展现出一片祥和欢快的景象同时还带有浓浓的乡村烟火气。
第三首《悲歌》的原型是一首在山西兴县附近广泛传唱的民歌,名为《小寡妇上坟(二)》,歌词共有五段,描述的是一位女子在短期内成婚又丧夫,成为寡妇后独自一人祭奠亡夫,无依无靠,内心充满悲痛。原曲是D 徵五声调式,为了更好地烘托乐曲的伤痛之情,钢琴曲中高声部的旋律与原民歌的主题旋律保持一致,同时低声部运用了重复统一的“下沉式”节奏型,形成与原民歌统一的情绪特征,而全曲运用复调的方式也映照出歌中女子失去丈夫后的孤苦无依,内心的思绪交错万千。
第四首《对歌》的原型是一首传唱于山西雁北地区的民歌,名为《闹饥荒》,结构篇幅短小,只用一段歌词、两个乐句便交代出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音乐背景,这里的“闹饥荒”指的是生活困苦,暗讽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极低并且生活非常艰苦。改编后的乐曲风格轻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乐曲为降B 徵五声调式,改编中多次运用原民歌主题旋律,将原民歌的节奏进行巧妙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旋律内容,只是变化重复。将原民歌的两个乐句扩展为四个乐段进行表达,前两个乐段充分体现了民歌对唱的特点,第一乐段的音乐基调比较低沉,表现女子生活的艰难;第二乐段音响效果逐渐明亮,仿佛女子的生活又有了新的转机;第三乐段出现新的旋律,轻松流畅,像是映射女子遇到男子后开始了新的生活;最后第四段回归主题旋律,音响效果转向愉快、悠扬。
第五首《悼歌》的原型是一首E 徵五声调式民歌,主要流传于山西晋中地区,名为《交城山》,这首民歌传唱比较广泛,在许多山西民歌相关的书籍中都能找到。改编后乐曲的调式转为降A 徵六声调式,乐曲速度比较缓慢,旋律以长线条为主,增强乐曲气氛,表现出民歌中的哀悼之情。改编后的钢琴曲中的每个声部都灵活运用了民歌原来的旋律,同时加入多个变化音,增强旋律矛盾冲突的戏剧性,音乐整体比较沉重,旋律以下行为主,最终以弱音结束,延续了乐思的悲凉之感。
第六首《纺线歌》的原型是一首E 徵五声调式民歌,主要流传于山西左权地区,名为《纺线好》,这是一首比较欢快的歌曲,共有三段歌词,内容是呼吁广大妇女面对生活应积极向上、勤劳乐观,展现新时期的社会景象。改编曲由原来的E 徵五声调式转为B 徵五声调式,两小节引子部分带出主题旋律,改编曲中分别用三个乐段将原民歌旋律进行完整展现,刚好对应原民歌的三段歌词,整体乐曲轻快而富有活力,保留了原民歌的情感特征。
第七首《恋歌》的原型是一首A 羽五声调式的民歌小曲,主要流传于山西河曲地区,名为《山歌(二)》,仅用一段歌词讲述了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以及情窦初开的爱情。乐曲共有三段,都是以原民歌的主题旋律为主,为了形成戏剧冲突,在乐曲的中段部分切换到了新的调性上并且加入新的音乐材料,精准地表述出主人公思念心上人以及想见却见不到的纠结心情。这首《恋歌》结构篇幅较小,整体力度柔和,节奏轻盈优美,改编时采用了民歌常用的写作手法,与原民歌的音乐思想相统一,讲述男女间单纯美好的爱情故事。
第八首《大生产》的原型是一首C 羽五声调式民歌,主要流传于山西左权地区,名为《展开大生产》,歌曲用三段歌词唱出了积极向上的音乐情绪,振奋人心。改编后全曲气氛慷慨激昂,充满激情,偏向于进行曲风格,主要运用变奏手法,将原民歌的主题旋律用不同的方法改编为四个乐段,伴奏织体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整体音乐风格比较简洁,其中加入八度旋律,增强了音乐旋律的气势。
最后一首《山歌》是根据流传于山西崞县地区的民歌改编的,原名为《从前晌瞭至后半晌》,意思是从上午望至下午,这最后一首改编曲相较于前几首作品更加精彩,灵活运用了各种创作手法,大大增加了钢琴曲的创作篇幅。这首C 徵五声调式民歌在改编时主要采用变奏曲式,除主题外进行了六次变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第五次变奏。第五次变奏是用原民歌改编成的一段新旋律,与整体音乐形成鲜明对比,使乐曲整体更加丰富,推动音乐走向高潮。《山歌》中的六次变奏将原本简短的民歌主题旋律进行不断变化发展,改编后的乐曲涵盖了多种节奏型,如四十六节奏、三连音、八度音程、连续八分休止等。最后一首乐曲经过多次变化,层次更加丰盈,为套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民歌在中华民歌音乐库中居于首要地位,数量极多,创作风格多元化。根据民歌音乐改编钢琴作品,将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以及西洋乐器与民族音乐相融合的同时,又完整保留了山西民歌的原始韵味。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能实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
杨立青作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九首山西民歌钢琴改编曲》根据山西省流传的民歌进行编创,是最早尝试将西方的音乐理论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调式相结合而创作的,不仅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推动了当代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发展,更展现了我国开放和包容的民族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