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伊洛中学 焦海霞
多文本读写结合是常规单篇文本读写结合的升级,即教师以多篇文本为载体组织学生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这是一种创新,也是语文教学的一次变革。教学结果表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协调发展。一方面,多文本阅读需要学生将多篇文本放在一起阅读,相对于单篇文本阅读,这可以显著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基于多文本阅读进行写作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多篇文本中同样的表达主题、写作方法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借鉴。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共同提升,发挥的效果是“1+1>2”。除此之外,纵观最新的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教材采取“双线组元”编排形式,即一个单元下面编排若干篇文本和一个写作任务。这些文本有相同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因此,基于多文本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是教师必须跟上的教育改革趋势,而且有新教材的支撑,这项创新之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立意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模仿单元教学方式,从某个单元中挑选出一组文本。由于每个单元下的所有文本都是同一个人文主题,有共同的语文要素,这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在挑选出一组文本后,要求学生阅读这组文本,寻找其中的共性;还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加入有着同样主题的其他文本。这样的指导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捕捉多文本主题的能力,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根据主题立意挑选素材的能力也会极大地提升。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教师可以挑选出《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这几篇课文,让学生阅读并从中找出共性。学生发现这几篇课文中都明显出现了“母亲”字样,所以可以将主题总结为“母亲”。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推荐一些同一主题的文本。这样的教学指导既可以提升学生阅读梳理能力,又能提升学生主题立意能力以及素材组织能力。
与传统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方式相比,多文本读写结合打破了以单一文本为载体指导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模式,它最大的特征是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建立在多个文本之上。这样一来,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需要阅读多篇文本,不仅阅读量增加,而且能够了解并掌握同一主题的不同写作技巧、方法与风格等。在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多文本中“议题”的提炼,并围绕“议题”给学生推荐更多相同类型的优质文章。一方面,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等。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安排的课文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天净沙·秋思》等。结合这几篇文本,教师可以围绕“秋天”这个主题推荐相应的文章,如冯骥才的《秋天的音乐》、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沈从文的《秋》、罗兰的《秋颂》等。通过阅读这些有着相同议题的文本,学生从不同作家的情感表达、修辞方法、写作方向、写作风格中了解了秋天的多种写法,掌握了借景抒情、描写景物等各种写作技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秋天”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以此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
仿写是一种有效的读写结合方式,其特点是“形似质新”,即从表面上看,仿写的内容与被仿写的内容很相似,尤其是字数、结构等,但实际上仿写是完全不一样的创新。在仿写中,学生需要仔细鉴赏、品味被仿写的内容,抓住其精髓,这样才能达到有效仿写的目的。在初中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篇文本,然后让学生仿写,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信息整合能力,还能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收录的课文有《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等,是一组以“新闻”为主题的文本。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新闻类文章了解并掌握新闻各类体裁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这组文本,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总结新闻文体的特点,然后选择一个最新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仿写一则新闻,做到融会贯通。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改写是读写结合中的一种,包括缩写、扩写等多种形式。在初中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改写,这可以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究其根源,改写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多篇文本,是学生在掌握文本修辞手法、谋篇布局、思想意境等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合理、创新写作的过程。如改写文言文、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多维度解读文本,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等。以缩写为例,指导学生阅读多文本之后进行缩写,可以提升学生把握文章思路、要点的能力,还能培养其概括与综合能力。在缩写时,学生需要通读文本,然后在保证文章主旨不变的基础上去掉枝叶,留下主要脉络,用自己的话写出文本,前面一部分对学生阅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后面一部分对学生写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再以扩写为例,扩写需要学生忠于原文,在遵循原文人物性格、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写作点,即在合适的位置适当地增加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次小立意。而且扩写暗含了写作者对谋篇布局和立意的自主规划,接近主题分析写作。在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改写方式对学生加以训练,以此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共同提升。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下的唐诗三首教学为例,在指导学生学习《石壕吏》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入《潼关吏》《新安吏》这两首古诗词,让学生通过多文本阅读了解杜甫的三吏三别,感受杜甫对于老百姓遭受战火摧残的同情之心以及忧国忧民情怀。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改写,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等用现代文将故事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力与想象力,在拓宽学生文本阅读广度的同时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读与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模块,缺一不可,不论是缺少写作还是缺少阅读,语文教学都不完整。只有科学地结合两者,才能让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综合性、高效性得到极大提升,进一步达到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依据语文教材编写规律,从多文本视角出发加强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追求一蹴而就。教师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对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