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中心校 孙成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做出明确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维度。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也要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让阅读教学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价值,有效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问题较多,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就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有效开展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阅读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也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传统教育理念中,阅读教学致力于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阅读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在阅读课上仍然采取讲授法,很少主动去创设教学情境,或者创设的情境流于形式。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没有经过语言情境的渲染,在读完一篇课文后没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也不会尝试去学习这种表达方式。在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重文轻语”问题,即专注讲解文章内容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就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独揽一切”的问题。阅读课堂呈现出来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原本作为主体的学生却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后面。从理论上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家庭教育、生活经历、思维方式,所以对同一篇文章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现如今,教师过度讲解文章,将自己的想法或者教参上所谓的标准答案直接教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千人一面。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与文本对话,教师也没有与学生对话,几个重要的元素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没有形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时间一长,学生的思维就会“生锈”。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缺乏美,如散文中充满了语言美,古诗词中充满了意境美等,还有很多关于介绍人物的文章中蕴含了精神美等。作为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然而,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唯分数论、唯成绩论,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是要求学生记住并掌握文本知识、解题技巧等。此外,虽然一些教师设置了多重性的既定目标,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却存在“抓大放小”的功利思想,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和理解语文基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情感。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入选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的慎重考虑,或是蕴藏着传统文化,或是蕴藏着革命文化等,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这些文本的指导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了解文章历史意义,感受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等。然而,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只关注知识性目标的落地情况,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流畅地朗读课文、认识各种修辞手法等,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领悟文本中透露的文化意义与思想主题等。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借助这个平台帮助学生在语言表达、语言运用方面获取进步。适宜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多媒体情境、表演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师应视情况而定,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以导入新课,如:“我们祖国地大物博,而且不同季节的景色也不一样。春天,有万紫千红的鲜花;夏天,有愉快的虫鸣鸟叫……”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即展示小兴安岭景色的图片、视频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由此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教师带领学生揣摩文本中的重点文字、词语,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以此帮助学生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在这样的铺垫下,教师再组织学生第二次细读文本,圈出关于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或句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实现最大化,还能达到积累语言这一目标。以《将相和》一课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三个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教师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梳理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去概括三个故事。接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随机抽取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故事去讲解,一定要将故事讲清楚、讲明白,包括人物、地点、时间等要素。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预习动机,又能在课上交还给学生主动权,驱使学生自主阅读、体验,这不仅可以拓宽其阅读广度,还能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过程,而有效的教育教学也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应立足实际加强多种对话训练,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拓宽学生阅读深度的基础上提升其思维能力。如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这是必不可少的对话形式,主要是以教师提问而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尽量具有趣味性、开放性,不能太过封闭,要能够启发学生,尽可能让学生在看到问题后有意愿、有兴趣、有能力去回答,而且提出的问题难度适宜,避免学生知难而退。此外,不管学生回答情况如何,教师都要及时点评,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以《陶罐和铁罐》一课为例,笔者问学生想成为陶罐还是铁罐,学生给出的答案不一,有的学生说自己想成为陶罐,即使过了几百甚至几千年自己都还有价值,而且成为文物、古董,越来越值钱。但是也有的学生说自己想成为铁罐,虽然生命比较短暂,但是身体坚硬,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绽放光芒。对于学生给出的不同答案,笔者并未说哪一种更好,而是表扬了每一个主动回答的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自身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锻炼。又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是一种重要的对话形式,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组时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而且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空间,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阅读广度,又能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发散思维等。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却花了大量篇幅去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你觉得合适吗?”然后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小组内部畅所欲言,一边聆听他人的观点一边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等,最后整合提炼问题的答案,并派一个代表说出讨论结果。这样的对话既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还能培养学生发散、批判思维。
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很多有时代意义的经典文学作品,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进行阅读教学,教师要注重审美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朗读、体验等方法均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美、感受美。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到其中的韵律美、气势美、意境美等。古诗词是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应重点讲解,让学生在清楚其意的基础上去读,这样才能感知其中的美。如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很多学生不理解“初晴后雨”的意思,实际上它就是“雨后初晴”的意思,而“饮”是喝酒的意思。若是按照现在的语言表达方式,则是“雨后初晴湖上饮”,学生通过不同的词序感受到古文的魅力,而且这也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奠定基础。此外,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上意境相通的背景音乐如优美、舒缓的古筝曲,学生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与优美的图片中朗读。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他们把握好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更好地感知其中的美。如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要使用伤感的基调,朗读《示儿》要使用悲壮的基调,朗读《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要使用豪迈的语气,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语速要舒缓一些,使用低沉一些的语调,表现出思乡的情感。除了朗读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角色演绎,这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演绎角色过程中,学生需要揣摩角色的性格、形象等,从中感知到真善美与假丑恶,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如阅读《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创作舞台剧,将这个故事以生动、立体的情景剧形式呈现出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梳理了文本内容,也从中感受到老班长的精神品质,体验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进行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文化资源,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都蕴含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但是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了这些,专注落实知识性目标。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等,以此丰富课文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例,教师先结合一些历史资料给学生讲解“中华不振”“租界”等词语的意思,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年仅十二三岁的周总理就有着成年人都不曾有的理想与心胸,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结合“中华不振”“租界”等词语,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周总理的抱负,教师也趁机教育学生不要忘记这一段屈辱的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通过挖掘文本中的时代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此增强他们的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也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凸显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转变教学模式,将自主性、互动性、趣味性等元素融入语文课堂,真正解放学生的手、脑、嘴等,通过以读促悟、以问引思等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发展,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